一种普通热轧产线薄板坯生产1.5mm规格花纹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6725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普通热轧产线薄板坯生产1.5mm规格花纹板的方法,属于钢铁生产领域,采用低碳低硅低锰组分,使用普通热轧带钢产线生产,工序包括板坯加热、粗轧、精轧、层流冷却、卷取,所述的板坯加热中,板坯厚度选用90~105mm,在炉时间整体控制在70~140min;控制一加炉温在750~900℃;二加炉温控制在1050~1130℃,一加、二加总在炉时间控制在35~70min;以及结合在炉时间控制三加、均热炉段的温度。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利用薄板坯在普通热轧产线上连续批量稳定生产1.5mm规格花纹板。格花纹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通热轧产线薄板坯生产1.5mm规格花纹板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为专利技术专利《一种薄板坯轧制极限薄规格花纹板的生产工艺》(2021112784715)的分案申请,涉及轧钢领域,提供一种普通热轧带钢产线使用薄板坯轧制1.5mm极限规格花纹板的生产工艺,能在常规热轧生产线使用90~105mm厚度薄板坯生产1.5mm极限规格花纹板。

技术介绍

[0002]花纹板具有外形美观、能防滑、强化性能、节约钢材等诸多优点。在交通、建筑、装饰装潢、设备周围底板、机械、造船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市面上常用的厚度从1.5

12mm不等,宽度常见的有1010

1500mm。
[0003]伴随着国内连铸连轧轧制生产技术兴起。这些连铸连轧产线在开浇或现场异常时,粗轧伴随着生产薄板坯,剪切后通过推废机构推出并下线入库。薄板坯市场销量有限且利润较低,库存压力大。薄板坯厚度一般在45~105mm,单重小,为正常板坯(210mm)的20%~50%,使用常规热轧线轧制,除去加热过程中容易存在扣头弯曲、轧制过程中温降大容易轧烂废钢等问题外,还存在小时产量低、吨钢煤耗高、吨钢煤耗高等问题,加工成本较普通板坯高30~50%,极大了限制了该项技术的应用。
[0004]因此,我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薄板坯轧制花纹板的方法》(申请号CN201910939710.3)可以利用75~90mm厚度薄板坯主轧厚度≤3.0mm规格,目前最薄可生产至2.5mm的花纹板。但采用该技术轧制1.5mm花纹板时,则轧制稳定性严重降低,极易出现轧烂轧废,因此该规格加价较高,对比2.3mm规格加价在120元/吨。因此,我公司的对于1.2

1.5mm的花纹板轧制就只能采用《一种极限薄规格花纹板的制造方法》(申请号CN202011063401.3),应用厚度210mm板坯,无法利用75~90mm厚度薄板坯。
[0005]故,急需开发一种普通热轧带钢产线使用75~90mm厚度薄板坯轧制1.5mm极限规格花纹板的生产工艺,来极大提高使用连铸连轧产线薄板坯生产花纹板的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薄板坯生产极限薄规格花纹板的制造方法,从而提高在普通热轧带钢产线利用薄板坯生产花纹板经济效益,获得具有高成材率、批量稳定生产及板形、表面质量良好的极限薄规格花纹板。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普通热轧产线薄板坯生产1.5mm规格花纹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低碳低硅低锰组分,其化学成份中C:0.03~0.09%、Si:0.02%~0.08%、Mn:0.08~0.15%;使用普通热轧带钢产线生产,工序包括板坯加热、粗轧、精轧、层流冷却、卷取,所述的板坯加热中,板坯厚度选用90~105mm,板坯居中装炉,控制板坯两端悬臂量≤700mm;板坯长度控制在6800~7200mm之间;在炉时间整体控制在70~140min;控制一加炉温在750~900℃;二加炉温控制在1050~1130℃,一加、二加总在炉时间控制在35~70min;以及结合在炉时间控制三加、均热炉段的温度;若预估三加、均热炉段
在炉时间35≤T<50min,则三加、均热炉段炉温控制在1250~1300℃;若预估三加、均热炉段在炉时间50≤T<60min,三加、均热炉段炉温控制在1240~1280℃;若预估三加、均热炉段在炉时间60≤T≤70min,三加、均热炉段炉温控制在1220~1270℃;所述的粗轧中,除鳞模式为炉后1组,炉后除鳞温度控制在1050~1080℃;粗轧机前机后除鳞全不投用;所述的精轧中,精轧F7压下率控制在17~19%。
[0008]进一步的,上述的粗轧中,中间坯厚度给定32~34mm。
[0009]进一步的,上述的粗轧中,粗轧区域采用三道次轧制。
[0010]进一步的,上述的粗轧中,粗轧区域温降控制在20℃以内。
[0011]进一步的,上述的精轧中,终轧温度控制在820~860℃。
[0012]进一步的,上述的层冷卷取中,卷取温度控制在600~640℃。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优化化学成份配比,采用低碳低锰低合金独特成分设计,降低轧制过程中变形抗力,进而达到降低轧制负荷的目的,提高轧制稳定性;
[0015]2、板坯厚度选用90~105mm,通过对板坯、热轧的工艺控制,防止轧制过程中出现变形、扣头扣尾的板型缺陷,减少切损,保证产品质量;
[0016]3、实现了薄板坯连续批量稳定生产极限薄规格花纹板,最薄厚度达到1.5mm,成材率在98.5%以上,提升了在普通热轧带钢产线使用薄板坯生产花纹板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其中未提及的参数和操作均为花纹板轧制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累述。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普通热轧带钢产线使用薄板坯轧制1.5mm极限规格花纹板的生产工艺,能在常规热轧生产线使用90~105mm厚度薄板坯生产1.5mm极限规格花纹板,采用低碳低锰低合金独特成分设计,其化学成份及质量百分比为:C:0.03~0.09%,P≤0.03%,S≤0.010%,余量为Fe和杂质。较普碳材质花纹板,采用低碳低硅低锰组分轧制1.5mm极限规格花纹板,降低轧制过程中变形抗力,进而达到降低轧制负荷的目的,提高轧制稳定性。
[0019]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工序包含板坯加热

粗轧

精轧

层流冷却

卷取。
[0020]S1、板坯加热
[0021]板坯厚度选用90~105mm,板坯居中装炉,根据加热步进梁间距确定入炉板坯长度,控制板坯两端悬臂量≤700mm。加热炉因1.5mm规格需高温烧钢,如悬臂量过大,容易在加热过程中出现变形,出现扣头扣尾,导致无法出炉。
[0022]具体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普通热轧带钢产线的加热区域采用两座双蓄热步进梁式加热炉,炉体长度39m,宽12m,分一加、二加、三加、均热四个炉段。设计采用板坯规格为210/230
×
(960

1520)
×
11800mm,采用燃料主要为高炉煤气。其中,加热炉包含6根固定梁,4根活动梁,其中三加、均热段第二及五根(由加热炉一侧往另一侧计数)固定梁间距为5800mm,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选择板坯长度控制在6800~7200mm之间。
[0023]本技术中,烧钢过程中控制一加、二加的温度,以及结合在炉时间控制三加、均热炉段的温度。具体为:
[0024](1)在炉时间控制
[0025]在炉时间整体控制在70~140min。
[0026](2)一加、二加炉段炉温控制
[0027]一加炉段炉温控制在750~900℃;二加炉段炉温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通热轧产线薄板坯生产1.5mm规格花纹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低碳低硅低锰组分,其化学成份中C:0.03~0.09%、Si:0.02%~0.08%、Mn:0.08~0.15%;使用普通热轧带钢产线生产,工序包括板坯加热、粗轧、精轧、层流冷却、卷取,所述的板坯加热中,板坯厚度选用90~105mm,板坯居中装炉,控制板坯两端悬臂量≤700mm;板坯长度控制在6800~7200mm之间;在炉时间整体控制在70~140min;控制一加炉温在750~900℃;二加炉温控制在1050~1130℃,一加、二加总在炉时间控制在35~70min;以及结合在炉时间控制三加、均热炉段的温度;若预估三加、均热炉段在炉时间35≤T<50min,则三加、均热炉段炉温控制在1250~1300℃;若预估三加、均热炉段在炉时间50≤T<60min,三加、均热炉段炉温控制在1240~1280℃;若预估三加、均热炉段在炉时间60≤T≤70min,三加、均热炉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盛攀刘小凯郭万胜刘家顺代玖林王苏洲姜昂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