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噪听诊头及听诊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63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心肺音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噪听诊头及听诊器,包括收音部件、导音管道、振动膜。收音部件为喇叭口状,导音管道是收音部件的小口一端向外突出,收音部件的大口一端的端面为圆形。该降噪听诊头还包括降噪环,降噪环固定地设置在收音部件大口一端的端面上,振动膜固定地设置在降噪环的内壁上,振动膜与收音部件不接触,降噪环为贯通的环形空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核心构思是利用降噪环消减从皮肤和环境传递到振动膜上的噪声,在心肺音探测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噪听诊头及听诊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心肺音探测
,具体涉及一种降噪听诊头及听诊器。

技术介绍

[0002]1816年,法国医生Rene Laennec利用卷纸筒连接患者的胸部和医生的耳部,收听心肺音,形成世界上最早的听诊器。该听诊器利用卷纸筒形成的管道传递心肺音,虽然该听诊器能够收听到人类的心肺音,但是在收音和声音传递方面的存在较多的不足。随着科技的进步,听诊器和心音信号的研究得到大幅度进步,心肺音采集技术和装置不断更新换代。现在听诊器已经成为医生最常用的诊断工具。
[0003]由于心肺音属于人类生理信号,是一种微弱的低频信号,所以心肺音容易被皮肤和环境噪声干扰,导致医生无法做出准确的诊断。研究人员通常对心肺音电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以降低心肺音中的噪声。例如,研究者利用反相降噪原理,制备主动降噪功能的听诊器(两种主动降噪听诊器的比较,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年第14期);研究者提出了时域自适应加窗的胎心音降噪技术(一种时域自适应加窗的胎心音降噪技术,授权公告号CN106798553B)降低噪音。虽然基于心肺音电信号的降噪处理技术能够较好地降低皮肤和环境噪音,但是如果皮肤和环境噪音过大,获取真实心肺音信号存在较高难度。这就需要在硬件环境消减皮肤和环境噪音。例如,专利CN110868934A公开了一种膜片和其听诊头组件,薄膜部与密封部共同形成一凹形传导空间,用以隔绝听诊过程的环境噪音。但是,薄膜部和密封部一体成形,采用相同的材料,皮肤噪音容易在其中传输,即薄膜部容易接收到噪音信号,致使最终的心肺音信号受到环境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降噪听诊头,包括收音部件、导音管道、振动膜。收音部件为喇叭口状,导音管道是收音部件的小口一端向外突出,收音部件的大口一端的端面为圆形。该降噪听诊头还包括降噪环,降噪环固定地设置在收音部件大口一端的端面上,振动膜固定地设置在降噪环的内壁上,振动膜与收音部件不接触,降噪环为贯通的环形空腔。
[0005]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构思是利用降噪环消减从皮肤传递到振动膜上的噪声:当噪音沿皮肤向振动膜传递时,被耦合进入降噪环。由于降噪环为环形空腔,耦合进入降噪环的噪音振动能够沿环形路径传输,在环形空腔内耗散,减少了耦合到振动膜上的噪音能量,从而实现降噪目的。
[0006]更进一步地,降噪环内填充满液体,以便于皮肤上的噪音更容易地耦合进入降噪环内部,并在降噪环内部被耗散。
[0007]更进一步地,液体内设有吸音颗粒。在本专利技术中吸音颗粒的尺寸为微米量级。在噪音振动的作用下,吸音颗粒运动吸收噪音振动的能量,实现更好的降噪效果。
[0008]更进一步地,降噪环包括皮肤接触层和收音部件接触层,皮肤接触层的材料和收
音部件接触层的材料为柔性材料,皮肤接触层的柔性大于收音部件接触层的柔性。柔性的皮肤接触层有助于皮肤上的噪音信号耦合进入降噪环;柔性的收音部件接触层有助于收音部件上的环境噪音信号耦合进入降噪环。这样设置的皮肤接触层和收音部件接触层更有利于降低皮肤和环境噪声。
[0009]更进一步地,在降噪环内的皮肤接触层上设有第一凸起,第一凸起无规则排布,所述第一凸起为柔性材料。在降噪环的收音部件接触层上设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无规则排布,第二凸起为柔性材料。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增强了皮肤接触层、收音部件接触层与降噪环内流体之间的振动耦合,能够将皮肤接触层、收音部件接触层中的噪音信号更多地耦合进入降噪环,实现更优的降噪效果。
[0010]更进一步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不接触降噪环的侧壁。
[0011]更进一步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为圆柱状,圆柱的高度大于圆柱的半径。第一凸起的高度大于第二凸起的高度。
[0012]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听诊器,该听诊器包括上述降噪听诊头。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利用降噪环消减从皮肤传递到振动膜上的噪声:当噪音沿皮肤向振动膜传递时,被耦合进入降噪环。由于降噪环为环形空腔,耦合进入降噪环的噪音振动能够沿环形路径传输,在环形空腔内耗散,减少了耦合到振动膜上的噪音能量,从而实现降噪目的。
[0015](2)本专利技术在降噪环内设置液体,皮肤上的噪音能够更容易地在降噪环内耗散,从而实现降噪的目的。更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在液体内设置吸音颗粒,帮助降噪环更好地吸收皮肤噪音。
[0016](3)本专利技术在降噪环顶部的收音部件接触层为柔性材料,将收音部件接收的环境噪声传递到降噪环,降低了环境噪声。
[0017](4)本专利技术在皮肤接触层和收音部件接触层上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增强了皮肤接触层、收音部件接触层与降噪腔内流体的耦合,更有利于降低皮肤和环境噪声。
[0018]综合以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心肺音探测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19]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一种降噪听诊头的示意图。
[0021]图2是又一种降噪听诊头的示意图。
[0022]图3是一种降噪环的示意图。
[0023]图4是第一凸起与振动膜的相对角度关系示意图。
[0024]图中:1、收音部件;2、导音管道;3、降噪环;4、振动膜;31、皮肤接触层;32、收音部件接触层;311、第一凸起;321、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噪听诊头,如图1所示,包括收音部件1、导音管道2、振动膜。收音部件1为喇叭口状,导音管道2是收音部件的小口一端向外突出。导音管道2的直径约为喇叭口大口一端直径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导音管道2的材料与收音部件1的材料相同,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应用时,导音管道2可以连接导音管,也可以在导音管道2处设置传声器,以构建整套听诊系统。其中,传声器可以为电容式传声器,也可以为驻极体传声器等其他形式的传声器。收音部件1的大口一端的端面为圆形。振动膜4为弹性材料,振动膜4的硬度在40至70之间。具体地,振动膜4的材料可以为热塑性橡胶或硅胶。当皮肤中的心肺音振动传递到振动膜4时,振动膜4能够产生较宽频率的振动。具体地,振动膜4能够对心音信号(1Hz

800Hz)和肺音信号(100Hz

2000Hz)频带产生明显的响应。该降噪听诊头还包括降噪环3。如图1所示,降噪环3固定地设置在收音部件1大口一端的端面上,具体可以采用粘附方式固定。在图1中,降噪环3的截面为矩形,收音部件1固定连接降噪环3的顶部。振动膜4固定地设置在降噪环3的内壁上,也就是振动膜4固定连接在矩形的内侧壁上。振动膜4与收音部件1不接触,以免环境中的噪声直接传递到振动膜4。当收音部件1的厚度小于降噪环3顶部的面积时,收音部件1靠外侧设置,减少了噪音通过降噪环3的壁向振动膜4传播的量,实现较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听诊头,包括收音部件、导音管道、振动膜,所述收音部件为喇叭口状,所述导音管道是所述收音部件的小口一端向外突出,所述收音部件的大口一端的端面为圆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降噪环,所述降噪环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收音部件大口一端的端面上,所述振动膜固定地设置在所述降噪环的内壁上,所述振动膜与所述收音部件不接触,所述降噪环为贯通的环形空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听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环内填充满液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听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内设有吸音颗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听诊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环包括皮肤接触层和收音部件接触层,所述皮肤接触层的材料和所述收音部件接触层的材料为柔性材料,所述皮肤接触层的柔性大于所述收音部件接触层的柔性。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晨阳臧俊斌张志东任永林王建民王帅
申请(专利权)人: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