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处理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如日本采用双氧水处理工艺,德国采用树脂交换法,但依然存在各自的缺点,未能实现地表水的零排放。我国在这方面还未见成熟的技术专利,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加大的差距。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特别是保护水体系已经上升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的今天,解决这一问题显得非常重要。目前行业的处理方式都是将废水交给废水处理企业,混在其他工业废水中再进一步处理。但是,现有技术的废水处理需要耗费比较繁琐的步骤,所耗费的处理成本比较高昂,同时处理时间也比较长,并不经济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废水处理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废水处理需要耗费比较繁琐的步骤,所耗费的处理成本比较高昂,同时处理时间也比较长,并不经济方便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废水处理机构,包括:厌氧处理罐、好氧处理罐、沉淀分离罐、第一生物膜结构、第二生物膜结构和第二电机;
[0005]厌氧处理罐,安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处理罐(3)、好氧处理罐(4)、沉淀分离罐(5)、第一生物膜结构(6)、第二生物膜结构(7)和第二电机(8);厌氧处理罐(3),安装在安装座(2)内左部,所述厌氧处理罐(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污管(30),且第一排污管(30)位于安装座(2)下端的底座(1)内左部,并且第一排污管(30)的外端设置有排污口(36);好氧处理罐(4),安装在安装座(2)内中部,所述好氧处理罐(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污管(40),且第二排污管(40)位于底座(1)内中部;沉淀分离罐(5),安装在安装座(2)内右部,所述沉淀分离罐(5)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排污管(50),且第三排污管(50)位于底座(1)内右部;第一生物膜结构(6),设置在厌氧处理罐(3)内中部;第二生物膜结构(7),设置在好氧处理罐(4)内中部;第二电机(8),安装在沉淀分离罐(5)的上端面中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处理罐(3)上连接有第一输送管(31),第一输送管(31)的上部安装有水泵,且第一输送管(31)的下端伸入厌氧处理罐(3)的内底部,并且厌氧处理罐(3)底部的第一排污管(30)的后端安装有第一电机(33),第一电机(33)上安装有第一转轴(35),同时第一转轴(35)位于第一排污管(30)内中心,第一排污管(30)上安装有电磁控制阀(32),且第一转轴(35)上设置有螺旋桨(3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处理罐(4)上连接有第二输送管(41),第二输送管(41)上安装有水泵,且第二输送管(41)的左端伸入厌氧处理罐(3)内右上部,并且第二输送管(41)的右端伸入好氧处理罐(4)内左下部,同时好氧处理罐(4)底部所设置的第二排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宏康,胡杰标,郭梦莉,范振业,王琼,王燕,黄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意旺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