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埋模具辅助取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638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埋模具辅助取用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提高取用包埋模具的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包埋模具辅助取用装置,包括:导向筒固定设置于底座的上方,两个承载板端部的枢轴分别转动连接于导向筒的下端相对内侧面,枢轴设有第一扭簧,导向筒的下半部分筒壁设有轴向敞开口,套管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按压柄,套管的下端插接于导向筒的上端,套管的下端相对内侧面分别转动连接于棘齿一端的固定轴,重力柱的相对轴侧分别设有齿面,重力柱的上端插接于套管的下端,固定轴设有第二扭簧,用于使棘齿的另一端向靠近齿面的方向转动并顶接齿面,以避免重力柱相对于套管向上移动。力柱相对于套管向上移动。力柱相对于套管向上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埋模具辅助取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包埋模具辅助取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通常将病变组织包埋在蜡块中制作病理切片。在制备蜡块时,一般是将熔融的石蜡注入金属模具内,再用顶盖盖住模具,等石蜡冷却后,将蜡块和金属模具分离,得到粘附在顶盖上的蜡块。
[0003]石蜡包埋时,所用的包埋模具是由外部尺寸为56*37*12mm,孔尺寸为24*24*7mm或15*15*7mm大小的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包埋盒底模。包埋模具堆叠在包埋机的加热箱内,在包埋时,需要将堆叠起来的包埋模具用镊子或尖锐物品分开,此过程十分的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包埋模具辅助取用装置,主要目的是提高取用包埋模具的效率。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包埋模具辅助取用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和分离部;
[0007]所述分离部包括导向筒、按压机构和两个承载板,所述导向筒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两个所述承载板端部的枢轴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导向筒的下端相对内侧面,所述枢轴设有第一扭簧,用于带动所述承载板转动至水平状态,所述导向筒的下半部分筒壁设有轴向敞开口,用于将堆叠的多个包埋模具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方的所述导向筒内,所述按压机构包括套管和重力柱,所述套管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按压柄,所述套管的下端插接于所述导向筒的上端,所述套管的下端相对内侧面分别转动连接于棘齿一端的固定轴,所述重力柱的相对轴侧分别设有齿面,所述重力柱的上端插接于所述套管的下端,所述固定轴设有第二扭簧,用于使所述棘齿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齿面的方向转动并顶接所述齿面,以避免所述重力柱相对于所述套管向上移动。
[0008]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09]可选的,所述套管的轴侧设有环向标线。
[0010]可选的,所述套管的轴侧固定连接于第一环向挡板,所述导向筒的上端内侧固定连接于第二环向挡板,所述第一环向挡板的上表面对应于所述第二环向挡板的下表面。
[0011]可选的,所述导向筒的下端相对内侧面分别设有第一轴向凹槽,所述枢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轴向凹槽的上端内侧壁。
[0012]可选的,所述套管的下端相对内侧面分别设有第二轴向凹槽,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轴向凹槽的上端内侧壁。
[0013]可选的,所述第二轴向凹槽的上端边缘呈圆角状。
[0014]可选的,还包括多个地脚吸盘,多个所述地脚吸盘固定均布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
[0015]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0016]重力柱、套管和导向筒的径向截面均呈矩形,其中导向筒的径向截面内轮廓大于包埋模具的轮廓,便于导向筒容纳堆叠的一摞包埋模具。
[0017]在制作石蜡切片之前,人为使用镊子的端部拨动棘齿,克服第二扭簧的扭力,使两个棘齿向远离重力柱的方向转动,然后将重立柱完全插入套管,齿面最下端的齿间隙对应于棘齿的另一端时,释放棘齿,棘齿在第二扭簧的扭力作用下,向靠近齿面方向转动,棘齿的另一端顶接于齿面最下端的齿间隙,这时用手指托住重力柱,同时,按压柄贴合于导向筒的上端,维持重力柱和套管在导向筒内的位置不变,然后将一叠包埋模具通过轴向敞开口放置于承载板上方的导向筒内。然后松开重力柱,重力柱向下落体并接触于该叠包埋模具,这时向上提升套管至确定高度,重力柱由于其重力在导向筒内的位置不变,套管下端的棘齿依次略过齿面的多个齿,棘齿的另一端顶接齿面上新的齿间隙。只要使套管被提升的确定高度等于最下端的包埋模具脱离承载板所需向下移动的距离即可。
[0018]这时,人为下压按压柄,当按压柄再次贴合导向筒的上端时,套管和重力柱下移,最下端的包埋模具撑开两个承载板,导向筒的下端口变大,最下端的包埋模具脱离两个承载板,最下端的包埋模具下落至底座,便于取用,同时,松开按压柄,两个承载板向上托起次下端的包埋模具。
[0019]在此基础上,再次提升套管至确定高度,重力柱由于其重力在导向筒内的位置不变,棘齿的另一端再次顶接齿面上新的齿间隙,便于再次人为下压按压柄。
[0020]重复上述过程,每次只有一个包埋模具下落至底座上,便于操作人员取用,制作蜡块。相对于使用镊子依次分开堆叠的包埋模具,使用本装置节省时间,提高了取用包埋模具的效率,提高了蜡块的制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埋模具辅助取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包埋模具辅助取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4]图4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25]图5为图1中C部分的放大图。
[0026]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导向筒2、承载板3、枢轴4、轴向敞开口5、包埋模具6、套管7、重力柱8、按压柄9、棘齿10、固定轴11、支架12、环向标线13、第一环向挡板14、第二环向挡板15、地脚吸盘16。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9]如图1、图3、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埋模具辅助取用装置,其包括:底座1和分离部;
[0030]所述分离部包括导向筒2、按压机构和两个承载板3,所述导向筒2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两个所述承载板3端部的枢轴4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导向筒2的下端相对内侧面,所述枢轴4设有第一扭簧,用于带动所述承载板3转动至水平状态,所述导向筒2的下半部分筒壁设有轴向敞开口5,用于将堆叠的多个包埋模具6放置于所述承载板3上方的所述导向筒2内,所述按压机构包括套管7和重力柱8,所述套管7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按压柄9,所述套管7的下端插接于所述导向筒2的上端,所述套管7的下端相对内侧面分别转动连接于棘齿10一端的固定轴11,所述重力柱8的相对轴侧分别设有齿面,所述重力柱8的上端插接于所述套管7的下端,所述固定轴11设有第二扭簧,用于使所述棘齿10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齿面的方向转动并顶接所述齿面,以避免所述重力柱8相对于所述套管7向上移动。
[0031]一种包埋模具辅助取用装置工作过程如下:
[0032]重力柱8、套管7和导向筒2的径向截面均呈矩形,其中导向筒2的径向截面内轮廓大于包埋模具6的轮廓,便于导向筒2容纳堆叠的一摞包埋模具6。
[0033]在制作石蜡切片之前,人为使用镊子的端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埋模具辅助取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分离部,所述分离部包括导向筒、按压机构和两个承载板,所述导向筒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两个所述承载板端部的枢轴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导向筒的下端相对内侧面,所述枢轴设有第一扭簧,用于带动所述承载板转动至水平状态,所述导向筒的下半部分筒壁设有轴向敞开口,用于将堆叠的多个包埋模具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方的所述导向筒内,所述按压机构包括套管和重力柱,所述套管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按压柄,所述套管的下端插接于所述导向筒的上端,所述套管的下端相对内侧面分别转动连接于棘齿一端的固定轴,所述重力柱的相对轴侧分别设有齿面,所述重力柱的上端插接于所述套管的下端,所述固定轴设有第二扭簧,用于使所述棘齿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齿面的方向转动并顶接所述齿面,以避免所述重力柱相对于所述套管向上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埋模具辅助取用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晶佟晓洁刘静孙亚红贾全胜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