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屋面用排水防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375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屋面用排水防渗结构,涉及排水结构技术领域。一种建筑屋面用排水防渗结构,包括平台和挡口,平台上设置有三角形的挡口,挡口上转动设有螺杆,螺杆上螺纹连接着螺纹座,螺纹座的两侧侧缘上连接着拉杆,每个拉杆的另一侧端头分别铰接着滑动座,每个滑动座分别设置在钢圈上,钢圈对应的平台边缘设有橡胶垫,平台的下方连接着筛桶,筛桶的一侧连接着沉淀桶。通过螺纹座下移时就可通过拉杆带动钢圈下移,钢圈上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紧贴在平台的边缘时就可实现对平台边缘的密封,从而防止渗透,平台下方连接着筛桶,筛桶连接着沉淀桶,通过设置就可实现雨水的收集处理,从而使雨水更加的洁净,从而可以进行二次利用。次利用。次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屋面用排水防渗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排水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屋面用排水防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屋面即建筑物屋顶的表面,主要是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屋面占据了屋顶的较大部分,屋面一般包含砼现浇楼面、水泥砂浆找平层、保温隔热层、防水层、水泥砂浆保护层等,屋面是呈一定坡度进行设计,屋面的底端连接着排水管,排水管就可实现排水,防止雨水存留造成渗透。
[0003]但是本专利技术人在实践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排水管安装在屋面时若漏口位置密封不好就会导致雨水经过缝隙位置慢慢渗透,从而造成屋面的漏水,而且在排水过程中雨水直接外排,不能二次利用,从而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建筑屋面用排水防渗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建筑屋面用排水防渗结构。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建筑屋面用排水防渗结构,包括平台和挡口,所述平台上设置有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屋面用排水防渗结构,包括平台(9)和挡口(19),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9)上设置有三角形的挡口(19),所述挡口(19)上转动设有螺杆(16),所述螺杆(16)上螺纹连接着螺纹座(15),所述螺纹座(15)的两侧侧缘上连接着拉杆(14),每个所述拉杆(14)的另一侧端头分别铰接着滑动座(10),每个所述滑动座(10)分别设置在钢圈(11)上,所述钢圈(11)对应的平台(9)边缘设有橡胶垫(28),所述平台(9)的下方连接着筛桶(1),所述筛桶(1)的一侧连接着沉淀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用排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口(19)的顶端设置有内管(20),所述内管(20)呈圆柱设置,所述内管(20)的上方端头位置设置有挡板(18),所述挡板(18)的直径大于内管(20)的直径,所述挡板(18)与挡口(19)之间的内管(20)上转动连接着转动座(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用排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17)的顶端连接着螺杆(16),所述转动座(17)呈圆形设置,所述转动座(17)的侧缘上铰接着拉杆(14)的一端,所述拉杆(14)另一端对应的滑动座(10)上设置有斜杆(12),所述拉杆(14)铰接着斜杆(12),所述滑动座(10)一侧的平台(9)上设置有导杆(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用排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13)呈U型设置,所述导杆(13)中部的空位内卡接着拉杆(14),所述导杆(13)上滑动连接着滑动座(10),所述滑动座(10)整体呈倾斜设置,所述滑动座(10)的上方端头连接着导杆(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用排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圈(11)的形状与平台(9)形状相同,所述钢圈(11)位于平台(9)的边缘上方,所述钢圈(11)下方的橡胶垫(28)与平台(9)的边缘位置对应,所述橡胶垫(28)与钢圈(11)的形状相同,所述橡胶垫(28)环绕钢圈(11)一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林金言宋晓南肖纬光蒋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