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水坝渗水点的处理方法及其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78636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坝渗水点的处理方法及其设备,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水坝渗水点的位置,所述渗水点包括内渗水点和外渗水点;对内渗水点进行密封,使内渗水点和水坝内水分开;对内渗水点进行预开孔、开孔形成内孔,并确定渗水点的走向;通过注浆管向内孔内注浆进行封堵、凝固,然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将护坡砖铺设在混凝土的表面,并使护坡砖的外表面和水坝的外表面齐平;对外渗水点进行开孔形成外孔,通过注浆管向孔内注浆进行封堵、凝固,然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铺设护坡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内渗水点进行密封,对渗水点进行开孔、混凝土封堵、凝固、铺设护坡砖使渗水点完全堵塞,从根本上解决了水坝的渗水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水坝的渗水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坝渗水点的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水坝渗水点的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水坝,是拦截江河渠道水流以抬高水位或调节流量的挡水建筑物。可形成水库,太高水位、调节径流、集中水头,用于防洪、供水、灌溉、水力发电、改善航运等。由于水坝的修剪工程浩大,多是采用当地材料修建,而水坝造成的渗水漏水是困扰人们的一大问题。
[000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1622181A,一种水坝渗水点的防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防渗漏体、排水管以及混凝土层。通过水坝本体的外侧设置有防渗漏体,可以对水坝本体上的渗水位置进行修补;在防渗漏体内布设有排水管,可以将渗出的水分进行及时排出;在防渗漏体的侧面、内部以及顶面均设置有混凝土层,对防渗漏体进行封装固定,整体结构牢固,避免进一步渗水产生的安全隐患,实现较好的防渗水功能;提供的防渗水型水坝的施工方法简单,施工灵活方便,针对性强,对水坝本体上出现渗水的位置进行及时修补并且具有较强的牢固性。该专利只是在水坝渗水处增加了加固装置及排水装置,把渗出的水及时排出,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水坝的渗水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水坝渗水点的处理方法及其设备,旨在根本上解决水坝渗水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水坝渗水点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确定水坝渗水点的位置,所述渗水点包括内渗水点和外渗水点;
[0008]步骤二、对内渗水点进行密封,使内渗水点和水坝内水分开;
[0009]步骤三、对内渗水点进行预开孔、开孔形成内孔,并确定渗水点的走向;
[0010]步骤四、通过注浆管向内孔内注浆进行封堵、凝固,然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
[0011]步骤五、将护坡砖铺设在混凝土的表面,并使护坡砖的外表面和水坝的外表面齐平;
[0012]步骤六、对外渗水点进行开孔形成外孔,通过注浆管向孔内注浆进行封堵、凝固,然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铺设护坡砖,并使护坡砖的外表面和水坝的外表面齐平。
[0013]优选的,步骤三中预开孔的深度为5

30厘米。
[0014]优选的,步骤三中内孔设有若干锥形孔,各所述锥形孔沿内孔的深度方向间隔设置。
[0015]优选的,注浆管为双层注浆管。
[0016]一种水坝渗水点的设备,用于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水坝渗水点的处理方法,包括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连接施工仓,所述施工仓靠近水坝端拆卸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
转动连接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一端穿过施工仓侧壁的圆形口,所述调节管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延伸管,所述延伸管靠近水坝端与水坝相适配,所述连接板设有滑轨,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滑道,所述滑道连接所述延伸管,所述延伸管内设有封闭机构,所述调节管正旋或反旋用于驱使所述延伸管靠近或远离所述水坝。
[0017]优选的,所述延伸管与所述施工仓之间设有加固肋,所述加固肋、施工仓和延伸管之间呈三角形设置。
[0018]优选的,所述施工仓靠近水坝端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采用耐压玻璃封闭。
[0019]优选的,所述封闭机构包括滑动板和固定板,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所述延伸管,所述固定板螺纹连接延伸管,所述滑动板位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水坝之间。
[0020]优选的,所述封闭机构还包括转轴、开孔器、漏水孔和阀门,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滑动板,所述转轴靠近水坝端连接开孔器,所述滑动板设有漏水孔,所述漏水孔靠近施工仓端设有阀门,所述阀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漏水孔。
[0021]优选的,所述内孔拆卸连接堵板,所述堵板与所述水坝相适配,所述堵板设有注浆孔和漏浆孔,所述漏浆孔位于所述堵板的上方,所述堵板的厚度等于护坡砖的厚度和粘接灰层的厚度之和。
[0022]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0023](1)本专利技术的水坝渗水点的处理方法,通过对内渗水点进行密封,使内渗水点和水坝内水分开,适用于渗水点靠近水坝顶端水压力小、水坝宽度小的位置的渗水点处理,对渗水点进行开孔、混凝土封堵、凝固、铺设护坡砖使渗水点完全堵塞,从根本上解决了水坝的渗水问题;
[0024](2)本专利技术的水坝渗水点的处理方法,通过对内渗水点密封、预开孔、开孔、混凝土封堵、凝固、铺设护坡砖,避免了水坝内水继续渗透到水坝内,从根本上解决了水坝的渗水问题,对外渗水点进行开外孔、混凝土封堵、凝固、铺设护坡砖,使渗水点两端的水坝相连接,适用于渗水点靠近水坝的中下段,水压力较大、水坝宽度大的位置的渗水点的处理;
[0025](3)本专利技术的水坝渗水点的设备,可以在水下对渗水点进行处理,提高了渗水点处理的适应性。
[0026]综上,本专利技术的水坝渗水点的处理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水坝的渗水问题,水坝渗水点的设备,提高了渗水点处理的适应性,适用于水坝渗水点处理。
附图说明
[002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在附图中: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固定单元、施工仓、连接板、调节管、延伸管和封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调节管、延伸管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连接板、调节管、延伸管、滑轨和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调节管、延伸管、滑动板和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滑动板、固定板、转轴和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滑动板、固定板和开孔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延伸管和封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堵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注浆管的结构示意图。
[0040]标注部件:1

水坝,2

内渗水点,3

注浆管,4

固定单元,5

施工仓,6

连接板,7

调节管,8

延伸管,9

滑轨,10

滑道,11

封闭机构,1101

滑动板,1102

固定板,1103

转轴,1104

开孔器,1105

漏水孔,1106

阀门,12

加固肋,1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坝渗水点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水坝渗水点的位置,所述渗水点包括内渗水点(2)和外渗水点;步骤二、对内渗水点(2)进行密封,使内渗水点(2)和水坝(1)内水分开;步骤三、对内渗水点(2)进行预开孔、开孔形成内孔,并确定渗水点的走向;步骤四、通过注浆管(3)向内孔内注浆进行封堵、凝固,然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步骤五、将护坡砖铺设在混凝土的表面,并使护坡砖的外表面和水坝(1)的外表面齐平;步骤六、对外渗水点进行开孔形成外孔,通过注浆管(3)向孔内注浆进行封堵、凝固,然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铺设护坡砖,并使护坡砖的外表面和水坝的外表面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坝渗水点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预开孔的深度为5

30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坝渗水点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内孔设有若干锥形孔,各所述锥形孔沿内孔的深度方向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坝渗水点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管(3)为双层注浆管。5.一种水坝渗水点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水坝渗水点的处理方法,包括固定单元(4),所述固定单元(4)连接施工仓(5),所述施工仓(5)靠近水坝(1)端拆卸连接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转动连接调节管(7),所述调节管(7)的一端穿过施工仓(5)侧壁的圆形口,所述调节管(7)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延伸管(8),所述延伸管(8)靠近水坝(1)端与水坝(1)相适配,所述连接板(6)设有滑轨(9),所述滑轨(9)滑动连接滑道(10),所述滑道(10)连接所述延伸管(8),所述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会涛赵信峰张东锋王红陶永霞魏建森李林璐张晓盼冯钊飞方琳陈诚李梅华张亚坤赵海滨万柳明袁斌雷鸣科侯黎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