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频阻抗的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方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28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高频阻抗的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方案,包括采集直流输电线路两端的电压电流信号,判断电压信号是否满足启动判据;在电压信号满足启动判据的情况下,依据电压电流信号,计算双端线模电压分量、线模电流分量;依据双端线模电压分量、线模电流分量,计算直流输电线路两端测量波阻抗,提取出高频等效阻抗;比较直流输电线路区内外故障线路两端高频等效阻抗差值的绝对值来进行直流线路区内外保护方案的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耐受过渡电阻和抗干扰的能力强,不仅能准确实现直流线路区内外故障的判别,且能在已知区外故障的前提下,区分出故障发生在整流侧还是逆变侧,及时排除故障,有很好的实用性。有很好的实用性。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频阻抗的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方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高频阻抗的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方案,属于特高压直流输电领域线路保护


技术介绍

[0002]在直流输电工程中,直流输电线路的主保护由电压行波保护、极波行波保护和微分欠压保护。其中应用最多的是SIMENS和ABB行波保护方案,其耐受过渡电阻的能力不强,故障区分度不高。当发生高阻接地故障时无法可靠保护线路,需要配置电流差动保护作为后备保护,但往往需要较长的动作时间,导致故障长时间存在,将造成直流输电系统保护的可靠性降低。比如,位于凉山州布拖县,采用混合级联的白鹤滩水电站通过
±
800kV的直流输电线路输送电能,其线路长度达2140.2km,途经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安徽省和浙江省,运行环境复杂,运行环境恶劣,发生故障概率大,占直流输电系统故障的50%以上。在上述背景下,正确识别线路区内外故障对于保障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十分重要,主要是提高保护耐受过渡电阻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频阻抗的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直流输电线路两端的电压电流信号,判断电压信号是否满足启动判据;在电压信号满足启动判据的情况下,依据电压电流信号,计算双端线模电压分量、线模电流分量;依据双端线模电压分量、线模电流分量,计算直流输电线路两端测量波阻抗,提取出高频等效阻抗;比较直流输电线路区内外故障线路两端高频等效阻抗差值的绝对值来进行直流线路区内外保护方案的设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频阻抗的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直流输电线路两端的电压电流信号,判断电压信号是否满足启动判据,具体为:依据两端的电压信号,判断两端或者任意一端是否满足启动判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频阻抗的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判据为:电压变化率大于电压变化率判据整定值,且电压值小于低电压整定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频阻抗的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电压信号满足启动判据的情况下,依据电压电流信号,计算双端线模电压分量、线模电流分量,具体为:在电压信号满足启动判据的情况下,依据电压电流信号,再由科伦贝尔变换分别计算双端线模电压分量、线模电流分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频阻抗的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双端线模电压分量、线模电流分量,计算直流输电线路两端测量波阻抗,提取出高频等效阻抗,具体为:依据双端线模电压分量、线模电流分量,利用S变换方法计算直流输电线路两端测量波阻抗,提取出10kHz高频等效阻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频阻抗的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直流输电线路区内外故障线路两端高频等效阻抗差值的绝对值Z
d
来进行直流线路区内外保护方案的设计,具体为:当Z
d
<Z
set4
保护不启动,继续读取电压、电流信号;否则,保护启动;保护启动后,进行区内外故障判断:当Z
d
>Z
set1
时,可判断故障为区外故障,进入下一步判据,在Z
set2
<Z
d
<Z
set3
,判断为整流侧区外故障,Z
set1
<Z
d
≤Z
set2
,判断为逆变侧区外故障;当Z
d
≤Z
set1
时,判断为区内故障;其中,Z
set1
为识别线路区内外故障的保护判据整定值;Z
set2
为逆变侧区外故障判据整定值;Z
set3
为整流侧区外故障判据整定值;Z
set4
为返回阻抗值,当两端高频等效阻抗差值小于Z
set4
,保护不启动,继续读取电压、电流信号。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高频阻抗的混合级联直流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Z
set1
、Z
set2
、Z
set3
、Z
set4
具体表达式如下:Z
set1
=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鑫萃李涛任敏束洪春刘自骞刘景刚朱拓基胡建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