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组合结构梁柱节点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组合结构梁柱节点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钢
‑
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时,不仅需要如钢结构一样将型钢与型钢连接,还需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作,进行钢筋绑扎、支模、浇筑混凝土等工序,其施工工序多,工作量大,阻碍了其推广与应用。
[0003]对于型钢与混凝土的组合结构,其节点连接部分较复杂,容易存在整体性不强、产生应力集中现象,破坏节点区域结构形式。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装配式组合结构梁柱节点构造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传统的型钢与混凝土的组合结构存在节点连接部分复杂且整体性不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装配式组合结构梁柱节点构造,包括:r/>[0007]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组合结构梁柱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混凝土柱,所述预制混凝土柱的端部的外沿形成有缺口,所述缺口沿所述预制混凝土柱的周向方向设置一圈,所述端部形成有交叉设置的两个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连通于所述缺口;柱箍,箍设于相邻两段所述预制混凝土柱的端部,所述柱箍与相邻两段所述预制混凝土柱的端部之间围合形成后浇筑空间,所述预制混凝土柱的主筋延伸至所述后浇筑空间中,所述柱箍嵌设于所述缺口中,所述柱箍的内侧形成有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嵌设于下段的预制混凝土柱的容置槽的端部,所述柱箍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穿孔;支撑骨架,包括交叉设置的两钢板,两所述钢板的底部嵌设于所述容置槽中,所述支撑板支撑于所述钢板的底部,所述钢板的顶部支撑于上段的所述预制混凝土柱,所述钢板的侧部支撑于所述柱箍的内侧,所述钢板开设有多个导流孔洞和多个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第一穿孔的位置相对应;多个钢梁,所述柱箍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钢梁,所述钢梁的端板贴合于所述柱箍的外侧,所述端板的相对两侧分别伸至相邻两段所述预制混凝土柱的外部,两所述钢梁的端板连接有预应力筋,所述预应力筋穿设于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中;灌浆料,灌注于所述后浇筑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组合结构梁柱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容置槽垂直交叉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组合结构梁柱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包括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腹板,所述腹板连接于所述上翼缘板和所述下翼缘板之间,所述上翼缘板和所述下翼缘板的端部之间连接有加劲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组合结构梁柱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底部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斜坡面,所述支撑板呈楔形且支撑于所述斜坡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组合结构梁柱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一所述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伟,苗争,王龙,陈长青,汪爽,韩旭,李朝阳,吴连吉,陈俊杰,欧亚洲,李义全,王来标,谢靖,强梦芸,徐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