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废气与废水同时余热回收的系统,由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废气与废水同时余热回收的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热回收系统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废气与废水同时余热回收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在能源利用方面,更多的新型环保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关注。在一些温泉、泳池或浴室等休闲娱乐场所和一些不断排放高温废气及高温废水的工艺场合,大量的余热通过废气和废水排到自然界,一方面造成大量能源的浪费,同时也造成严重的热岛效应。如果这些被排放的余热资源被很好的回收利用,将进一步提高社会能源利用率,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碳排放。
[0003]目前,大部分热回收项目仅限于风系统或水系统单一热回收系统,对于同时存在废气和废水余热的项目来讲,冬天与夏天废气和废水中的余热量变化较大,很难满足单一热回收系统全年正常使用,必须通过辅助热来维持系统运行,这样整体项目造价将大大增加,同时能源利用效率方面也大幅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进一步提高同时存在废气和废水项目的综合余热回收效率,同时解决目前余热回收项目难以克服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废气与废水同时余热回收的系统。该系统仅针对同时回收废气和废水余热的项目,能最大限度回收系统中的余热,制取用户端所需要的高温热水。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对废气与废水同时余热回收的系统,由空
‑
水换热机组、三通比例调节阀、余热回收循环泵、压缩式热泵机组、使用侧热水循环泵、用户端、用户排风管道、使用侧热水管道、废水管道、废水循环泵、废水换热器及热回收管道通过相关连接管路组成。其中,空
‑
水换热机组由空
‑
水换热器与离心排风机组组成,并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压缩式热泵机组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组成。
[0006]整个系统以用户端为源头,排风管道由用户端上部接出,与空
‑
水换热机组进风口相接,用户侧废气进入空
‑
水换热机组内,与空
‑
水换热器中的净水进行换热,净水吸收废气中的热量后温度提高,废气降温后被离心排风机通过空
‑
水换热机组出风口排入大气中;废水通过废水循环泵由从用户端送至废水换热器,与废水换热器中的低温净水进行换热,净水吸收废水中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废水降温后送回用户端处理;空
‑
水换热器中升温后的净水与废水换热器提温后的净水在三通比例调节阀处汇入主管,通过余热回收循环泵送入压缩式热泵机组的蒸发器内,将从废气与废水中回收的余热量带给蒸发器,蒸发器内部的低压饱和制冷剂液体吸收水中的热量后进行蒸发变为制冷剂气体,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为高温高压气体,再进入冷凝器冷凝放热变为高压液体,同时将热量释放到使用侧循环水中,使用侧循环水吸热升温后通过使用侧热水循环泵送入用户侧使用。而制冷剂液
体从冷凝器流经膨胀阀节流降压后再次进入蒸发器进行蒸发吸热,也正是通过制冷剂系统的往复循环,不断将系统回收的热量传送到使用侧循环水中。机组运行时,三通比例调节阀根据废气及废水热量回收后两路水温变化自动调节汇入主路的水量,达到气
‑
水余热平衡的目的,进一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0007]本技术空
‑
水换热机组由箱体、空
‑
水换热器与离心排风机构成,箱体上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
[0008]本技术用户排风管道连接空
‑
水换热机组进风口与空
‑
水换热器、离心排风机、空
‑
水换热机组出风口构成废气余热回收空气循环系统。
[0009]本技术压缩式热泵机组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顺次连接构成制冷剂回路,通过压缩制冷原理,即逆卡诺循环方式不断进行着热量的传递。
[0010]本技术压缩式热泵机组冷凝器、使用侧热水循环泵及相关管路构成使用侧热水循环回路,为用户端提供满足要求的热水。
[0011]本技术空
‑
水换热机组空
‑
水换热器和废水换热器分别与余热回收循环泵、压缩式热泵机组蒸发器、三通比例调节阀通过热回收管道顺次连接构成废热回收循环回路,该回路由空
‑
水换热器和废水换热器两个支路构成,在三通比例调节阀处汇入主路,可通过三通比例调节阀自动调整两路余热回收的水量大小。
[0012]本技术用户端、废水换热器、废水循环泵及废水管道构成废水循环回路。
[0013]本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用户端需要预留废水进水管、废水出水管、使用侧热水进水管、使用侧热水出水管及用户出风管道的接口,与系统相接,即可使用。系统运行中,即使废气与废水中余热量波动变化,系统通过自动调整三通比例调节阀的三通开度,合理控制废气与废水余热回收的平衡,能确保最大限度回收热量及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对废气与废水同时余热回收的系统,可以同时对用户废气和废水中的余热进行充分回收,为用户端提供满足要求的热水,提高社会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有着比较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运行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空
‑
水换热机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压缩式热泵机组示意图。
[0018]图中:1
‑
空
‑
水换热机组,2
‑
三通比例调节阀,3
‑
余热回收循环泵,4
‑
压缩式热泵机组,5
‑
使用侧热水循环泵,6
‑
用户端,7
‑
用户排风管道,8
‑
使用侧热水管道,9
‑
废水管道,10
‑
废水循环泵,11
‑
废水换热器,12
‑
热回收管道,101
‑
进风口,102
‑
空
‑
水换热器,103
‑
离心排风机,104
‑
出风口,401
‑
蒸发器,402
‑
压缩机,403
‑
冷凝器,404
‑
膨胀阀。
实施方式
[0019]如图1所示,该系统由空
‑
水换热机组、三通比例调节阀、余热回收循环泵、压缩式热泵机组、使用侧热水循环泵、用户端、用户排风管道、使用侧热水管道、废水管道、废水循环泵、废水换热器及热回收管道通过相关连接管路组成。该系统中压缩式热泵机组冷凝器、使用侧热水循环泵及用户端由使用侧热水管道顺次连接构成使用侧热水循环回路;该系统
中用户排风管道连接空
‑
水换热机组进风口并与空
‑
水换热器、离心排风机、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废气与废水同时余热回收的系统,其特征是:由空
‑
水换热机组、三通比例调节阀、余热回收循环泵、压缩式热泵机组、使用侧热水循环泵、用户端、用户排风管道、使用侧热水管道、废水管道、废水循环泵、废水换热器及热回收管道通过相关连接管路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废气与废水同时余热回收的系统,其特征是:压缩式热泵机组冷凝器、使用侧热水循环泵及用户端由使用侧热水管道顺次连接构成使用侧热水循环回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废气与废水同时余热回收的系统,其特征是:用户排风管道连接空
‑
水换热机组进风口并与空
‑
水换热器、离心排风机、空
‑
水换热机组出风口构成废气余热回收空气循环系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废气与废水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赵大户,杨金友,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亚太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