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染沉积物原位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环境生态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污染沉积物原位修复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磁铁矿作为微生物胞外呼吸的电子受体/供体,或者电子传递介质促进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水体沉积物中复合污染的控制,主要采用疏浚、原位覆盖以及强化生物修复方式。疏浚虽见效快,但成本高,且存在对污染沉积物后续异地处置等二次污染问题。原位覆盖是指投放惰性或活性材料覆盖于污染沉积物表面,能快速控制污染,但是存在污染物随环境条件变化向水体释放的风险。
[0003]铁氧化物、硝酸盐和硫酸盐是水体沉积物中微生物厌氧呼吸与代谢最常用的三类电子受体。硝酸盐和硫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常用作溶解态形式添加到污染沉积物中。已有研究表明投加硝酸盐或硫酸盐作为末端电子受体可以促进PAHs的厌氧生物降解,其在沉积物有机污染物的治理与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硝酸盐和硫酸盐作为溶解态电子受体,易于受到沉积物孔隙水流的影响,随孔隙水流流失其作用效果会降低,且对水生态系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污染沉积物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富集培养PAHs降解菌:将新鲜的湿沉积物于水中恒温振荡培养,之后将浓缩的培养液转接入液体培养基中,于pH7.2~7.4条件下加入菲溶液,厌氧振荡培养5~7d;将得到的培养液富集后重复所述转接、所述厌氧振荡培养的操作,且每次转接后加入比前一次浓度更高的菲溶液,共转接、厌氧培养三次,最终得到悬浮菌液;(2)电子受体的选择:调查待修复沉积物中硫酸盐和硝酸盐的总浓度,当所述总浓度在20mmol/L以上时,选择Fe3O4胶体作为电子受体,当所述总浓度低于20mmol/L时,选择Fe3O4固体颗粒作为电子受体;(3)污染沉积物的原位修复:将步骤(2)选择的电子受体按照Fe元素终浓度10~20mmol/L的量投加至所述待修复沉积物中,并接种步骤(1)得到的所述悬浮菌液,于自然条件下降解修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恒温振荡培养的条件为:25℃,120rpm培养12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新鲜的湿沉积物和水的比例为10:200g/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初次加入的菲溶液的浓度为2mg/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每1L所述的液体培养基含有如下组分:K2HPO40.2~0.3g、KH2PO40.3~0.4g、NH4Cl1.0~1.5g、CaCl2·
2H2O0.05~0.10g、MgCl2·
技术研发人员:晏再生,江和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