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电池充电的托盘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583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便于电池充电的托盘夹具,包括:用于纳置电池且便于电池周转用的电池托盘、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用于与电池正极导通的第一电极组件、用于与电池负极导通的第二电极组件;所述电池托盘的一端活动抵接所述第一导轨,另一端活动抵接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平行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同时更换多个电池进行充电,降低人工时效,而且能够降低混料的风险。的风险。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电池充电的托盘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治具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电池充电的托盘夹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电池,如片式锂电池在制造过程中涉及到充电工序,在这一工序需要用到托盘夹具,所谓托盘夹具是一种固定半成品电池,并与半成品电池导通的治具;托盘夹具通常固定在充电机柜上,一个充电机柜可以安装多层托盘夹具,每层托盘夹具中安装有多个托盘夹具。但现有的托盘夹具与半成品电池之间通常采用金手指插拔形式连接(类似计算机显卡插在显卡底座上的形式),当托盘夹具上的半成品电池充满电后,需要单个逐一拔下来,然后单个逐一插拔上待充电的电池。对于电池制造商来说,同一型号的电池通常是上万计的,若用现有的托盘夹具固定电池充电,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工更换待充电的电池,而且在更换电池充电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混料(已充电的电池与待充电的电池混在一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电池充电的托盘夹具,此托盘夹具能够同时更换多个电池进行充电,降低人工时效,而且能够降低混料的风险。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便于电池充电的托盘夹具,包括:用于纳置电池且便于电池周转用的电池托盘、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用于与电池正极导通的第一电极组件、用于与电池负极导通的第二电极组件;所述电池托盘的一端活动抵接所述第一导轨,另一端活动抵接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平行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
[0006]可选的,所述电池托盘包括:用于承载电池的第一托板、及用于承载电池的第二托板;在所述第一托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与所述第二托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托板的一端、第二托板的一端均活动抵接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一托板的另一端、第二托板的另一端均活动抵接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一托板与所述第二托板相互平行,且均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之间;在所述第一托板上开设有若干内正电极片槽;在所述第二托板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正电极片槽一一对应的内负电极片槽。
[0007]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底座、第一电极拉杆、第一弧形拉杆、及第一手柄;所述第一电极拉杆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底座内部,且与所述第一电极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第一电极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手柄的中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拉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底座的一端与所
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底座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内正电极片槽一一对应的外正电极片槽;在所述第一电极拉杆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外正电极片槽一一对应的第一正电极片。
[0008]可选的,在所述第一电极底座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外正电极片槽一一对应的第一硅胶块;在所述第一硅胶块上设置有第二正电极片。
[0009]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极组件包括:第二电极底座、第二电极拉杆、第二弧形拉杆、及第二手柄;所述第二电极拉杆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底座内部,且与所述第二电极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手柄与所述第二电极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手柄的中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拉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底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极底座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内负电极片槽一一对应的外负电极片槽;在所述第二电极拉杆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外负电极片槽一一对应的第一负电极片。
[0010]可选的,在所述第二电极底座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外负电极片槽一一对应的第二硅胶块;在所述第二硅胶块上设置有第二负电极片。
[0011]可选的,在所述第一电极底座的两端均滑动设置有T型插销;在所述第一导轨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插销槽;在所述第二导轨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插销槽一一对应的第二插销槽;位于第一电极底座一端的所述T型插销插入任一所述第一插销槽内;位于第一电极底座另一端的所述T型插销插入与所述第一插销槽对应的所述第二插销槽内。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同时更换多个电池,降低人工时效,而且能够降低混料的风险;2)电池托盘宽度可调,能兼容多种宽度的电池;3)通过第一电极组件、第二电极组件快速与电池的正负电极导通,进而固定电池,为快速更换整托电池提供基础;4)通过在第一硅胶块上设置第二正电极片,使得第一正电极片及第二正电极片既能稳固地夹持住电池的正电极,又不会使电池的正电极产生严重变形;5)通过在第二硅胶块上设置第二负电极片,使得第一负电极片及第二负电极片既能稳固地夹持住电池的负电极,又不会使电池的负电极产生严重变形;6)通过T型插销分别与第一插销槽、第二插销槽的配合,使得第一电极底座与第二电极底座均可贴合电池托盘,便于电池托盘的放置定位。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更换电池时的状态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中电池托盘的爆炸图;
[0016]图4是本技术中第一电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图4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18]图6是本技术中第一电极组件的爆炸图;
[0019]图7是图6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8是本技术中第二电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9是是图8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10是本技术中第二电极组件的爆炸图。
[0023]其中:1、电池托盘;11、第一托板;111、调节块;112、内正电极片槽;12、第二托板;
121、内负电极片槽;2、第一导轨;21、第一插销槽;3、第二导轨;31、第二插销槽;4、第一电极组件;41、第一电极底座;411、外正电极片槽;412、第一硅胶块;4121、第二正电极片;413、T型插销;42、第一电极拉杆;421、第一正电极片;43、第一弧形拉杆;44、第一手柄;5、第二电极组件;51、第二电极底座;511、外负电极片槽;512、第二硅胶块;5121、第二负电极片;52、第二电极拉杆;521、第二负电极片;53、第二弧形拉杆;54、第二手柄;6、电池;7、机柜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002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电池充电的托盘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纳置电池且便于电池周转用的电池托盘、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用于与电池正极导通的第一电极组件、用于与电池负极导通的第二电极组件;所述电池托盘的一端活动抵接所述第一导轨,另一端活动抵接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一电极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平行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电池充电的托盘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托盘包括:用于承载电池的第一托板、及用于承载电池的第二托板;在所述第一托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与所述第二托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托板的一端、第二托板的一端均活动抵接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一托板的另一端、第二托板的另一端均活动抵接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一托板与所述第二托板相互平行,且均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与所述第二电极组件之间;在所述第一托板上开设有若干内正电极片槽;在所述第二托板上开设有若干与所述正电极片槽一一对应的内负电极片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电池充电的托盘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底座、第一电极拉杆、第一弧形拉杆、及第一手柄;所述第一电极拉杆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底座内部,且与所述第一电极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第一电极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手柄的中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拉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底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极底座上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广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