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576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和车辆,旨在解决现有热管散热控制器表面被腐蚀造成电路板短路和散热管效能降低,增加维修成本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载热管散热控制器包括散热铝基板、散热铝块、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布置于散热铝基板上,散热铝块固定于散热铝基板上,且置于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的一端的上方;散热铝基板、散热铝块、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的表面均镀有耐腐蚀材料层,用于抗氧化。通过镀敷耐腐蚀材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避免散热铝基板、散热铝块、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的表面被腐蚀,进而避免电路板短路和热管效能降低,降低维修成本,有效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有效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有效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控制器
,具体提供一种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热管散热控制器中的散热铝基板、散热铝块和散热管具有较多的结构。例如,散热铝基板上开槽,该槽很难被皮膜覆盖到,所以会导致在盐雾测试中镀有普通镍层的散热铝基板会被腐蚀,然后起皮,脱落,进而造成电路板短路。散热管是铜材质,可以不镀镍层就进行锡焊,但是对散热管高温高湿测试时,会导致散热管表面氧化,造成短路和效能降低,因此增加维修成本,进而降低用户使用体验。
[0003]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热管散热控制器表面被腐蚀造成电路板短路和散热管效能降低,增加维修成本的问题。
[0005]在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散热铝基板、散热铝块、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布置于所述散热铝基板上,所述散热铝块固定于所述散热铝基板上,且置于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的一端上方;所述散热铝基板、所述散热铝块、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的表面均镀有耐腐蚀材料层,用于抗氧化。
[0006]在上述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耐腐蚀材料层为氨基磺酸镍。
[0007]在上述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均为U型管,两个所述U型管以两端对出的形式布置于所述散热铝基板上,并且两个所述U型管的位于所述散热铝块下方的一端彼此抵接。
[0008]在上述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铝块的下面开有第三凹槽,用于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的彼此抵接的一端嵌入。
[0009]在上述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铝基板的中部开有镂空结构,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的彼此抵接的一端均位于所述镂空结构内,且所述散热铝块固定于所述镂空结构。
[0010]在上述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铝块的下面两侧对称设有凸片,所述镂空结构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安装槽,且所述凸片抵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以使得所述散热铝块限位。
[0011]在上述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镂空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所述第二热管插设、并回转于所述散热铝基板的上部一侧,所述第二开口用于所述第一热管插设、并回转于所述散热铝基板的上部另一侧,且所述第二热管和所述第一热管的回转方向相反,以使得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形成
两端对出的形式。
[0012]在上述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铝基板的上部对称开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所述第一热管嵌入;所述第二凹槽用于所述第二热管嵌入;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开口贯通,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一开口贯通,以使得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的彼此抵接的一端均位于所述镂空结构内。
[0013]在上述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器还包括多个弹性件,多个所述弹性件等距安装于所述散热铝块的下面,以使得所述散热铝块形成水平状态;其中,所述散热铝块的下面对称开有多个第二安装槽,多个所述第二安装槽和多个所述弹性件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弹性件的上端插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0014]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技术的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包括散热铝基板、散热铝块、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布置于所述散热铝基板上,所述散热铝块固定于所述散热铝基板上,且置于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的一端上方、并抵接;所述散热铝基板、所述散热铝块、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的表面均镀有耐腐蚀材料层,用于抗氧化。通过镀敷耐腐蚀材料层,本技术能避免散热铝基板、散热铝块、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的表面被腐蚀,进而避免电路板短路和热管效能降低,降低维修成本,有效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0015]在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
[0016]本技术方案的车辆包括如本技术任一技术方案的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因而其具有如本技术任一技术方案的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的全部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的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的结构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的零件爆炸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的仰视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散热铝基板;11、镂空结构;12、第一安装槽;13、第一开口;14、第二开口;15、第一凹槽;16、第二凹槽;2、散热铝块;21、第三凹槽;22、第二安装槽;23、凸片;3、第一热管;31、第一端口;32、第三端口;33、第一热管的前部;34、第一热管的中部;35、第一热管的后部;4、第二热管;41、第二端口;42、第四端口;43、第二热管的前部;44、第二热管的中部;45、第二热管的后部;5、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图1是本技术的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的结构图;图2是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的零件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的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的仰视图。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一般性可包括散热铝基板1、散热铝块2、第一热管3和第二热管4。其中,第一热管3和第二热管4布置于散热铝基板1上,散热铝块2固定于散热铝基板1上,且散热铝块2置于第一热管3和第二热管4的前一端上方。散热铝基板1、散热铝块2、第一
热管3和第二热管4的表面均镀有耐腐蚀材料层,用于抗氧化。通过在散热铝基板1、散热铝块2、第一热管3和第二热管4的表面均镀有耐腐蚀材料层,用于抗氧化,从而避免散热铝基板1、散热铝块2、第一热管3和第二热管4的表面被腐蚀,进而避免电路板短路和热管效能降低,降低维修成本,有效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0024]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铝基板1、散热铝块2、第一热管3和第二热管4以锡焊的方式进行连接,使散热铝基板1、散热铝块2、第一热管3和第二热管4形成一个整体。
[0025]其中,耐腐蚀材料层为氨基磺酸镍材质,该耐腐蚀材料层还可以是其他耐腐蚀材料,不局限于氨基磺酸镍材质。
[0026]在本实施例中,耐腐蚀材料层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两层或是三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002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不对耐腐蚀材料层的厚度做具体限制,例如,耐腐蚀材料层的厚度为0.2毫米

1.5毫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热管3和第二热管4均为U型管,两个U型管以两端对出的形式,即,第一热管3的第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散热铝基板、散热铝块、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布置于所述散热铝基板上,所述散热铝块固定于所述散热铝基板上、且置于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的一端上方;所述散热铝基板、所述散热铝块、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的表面均镀有耐腐蚀材料层,用于抗氧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蚀材料层为氨基磺酸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均为U型管,两个所述U型管以两端对出的形式布置于所述散热铝基板上,并且两个所述U型管的位于所述散热铝块下方的一端彼此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铝块的下面开有第三凹槽,用于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的彼此抵接的一端嵌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铝基板的中部开有镂空结构,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的彼此抵接的一端均位于所述镂空结构内,且所述散热铝块固定于所述镂空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热管散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铝块的下面两侧对称设有凸片,所述镂空结构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安装槽,且所述凸片抵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以使得所述散热铝块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炜施皆佩刘帅杰王飞曾勇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