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权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理疗用针灸推拿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5707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理疗用针灸推拿床,涉及针灸推拿床技术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主体底座和设置在主体底座顶端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组件、胸部调节组件和脚部调节组件;通过设置胸部连杆和腿部连杆,两组连接滑块滑动带动两组胸部连杆以第一连接柱为圆心相对旋转,两组胸部连杆相对转动通过胸部孔板带动胸部调节底座顶端的胸部垫片沿胸部调节槽的内壁滑动,与此同时,两组胸部连杆相对转动带动两组腿部连杆以第二连接柱为圆心相对转动,两组腿部连杆相对转动通过腿部孔板带动腿部调节底座顶端的腿部垫片沿腿部调节槽内壁滑动,实现对胸部垫片和腿部垫片滑动的控制操作,便于对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舒适的趴姿针灸。舒适的趴姿针灸。舒适的趴姿针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理疗用针灸推拿床


[0001]本技术涉及针灸推拿床
,尤其涉及一种中医理疗用针灸推拿床。

技术介绍

[0002]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在给患者背部进行针灸时,患者趴在针灸推拿床。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针灸推拿床在使用时,患者长时间处于趴姿,出现胸闷以及脚踝血液循环不畅现象,一般的针灸推拿床会在中间开槽以减少胸闷和血液循环不畅现象,由于每个人的身高不同,导致针灸推拿床中间开槽与患者胸部不贴合,不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为此需要一种中医理疗用针灸推拿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理疗用针灸推拿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对不同身高的患者减少胸闷和血液循环不畅现象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理疗用针灸推拿床,包括主体底座和设置在主体底座顶端的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理疗用针灸推拿床,包括主体底座(1)和设置在主体底座(1)顶端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组件、胸部调节组件和脚部调节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调节框架(2)、螺纹杆(3)、手轮(4)、螺纹滑块(5)、滑动导杆(6)、连接滑块(7)和限位滑槽(8),所述主体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框架(2),所述调节框架(2)内壁贯穿有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4),所述螺纹杆(3)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滑块(5),所述螺纹滑块(5)的外壁旋接有滑动导杆(6),所述滑动导杆(6)的一端旋接有与调节框架(2)内壁滑动连接的连接滑块(7),所述连接滑块(7)与主体底座(1)的连接部位开设有限位滑槽(8);所述胸部调节组件包括胸部连杆(9)、第一连接柱(10)、胸部孔板(11)和胸部调节底座(12),所述连接滑块(7)的外壁旋接有胸部连杆(9),所述胸部连杆(9)的外壁设置有第一连接柱(10),所述胸部连杆(9)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与调节框架(2)内壁滑动连接的胸部孔板(11),所述胸部孔板(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胸部调节底座(12);所述脚部调节组件包括腿部连杆(13)、第二连接柱(14)、腿部孔板(15)和腿部调节底座(16),所述胸部孔板(11)与胸部连杆(9)的连接部位旋接有腿部连杆(13),所述腿部连杆(13)的外壁设置有第二连接柱(14),所述腿部连杆(1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与调节框架(2)内壁滑动连接的腿部孔板(15),所述腿部孔板(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腿部调节底座(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理疗用针灸推拿床,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权
申请(专利权)人:罗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