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无线通信模块、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562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50
本申请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在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的情况下,向第一设备发送请求信息;其中,请求信息用于使第一设备将传输的数据进行分解;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一段或多段分解数据;将一段或多段分解数据发送至第二设备。在设备和无线通信模块的自身内存和处理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将较大的数据分解发送,降低每次发送的数据长度。在串口设备联网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可以减少数据堵塞的出现。从而,能够提高传输数据的响应速度。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装置及无线通信模块、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存储介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无线通信模块、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
,例如涉及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无线通信模块、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子设备联网进行数据传输一般是通过直接将无线通信模块或网络芯片集成在设备底板上,通过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或IIC(Inter

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总线)等高速接口进行数据的交互,在设备底板不具备联网功能且只有TTL(Transistor

Transistor Logic,晶体管到晶体管逻辑)等低速传输接口对外开放的情况下,上述进行联网传输数据的方案无法应用,需要重新进行硬件电路设计,且成本高。
[0003]相关技术公开了一种WiFi(无线网络通信技术)模块,可以将串口或TTL电平转为符合WiFi无线网络通信标准的嵌入式模块,内置无线网络协议IEEE802.11b.g.n协议栈以及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 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协议栈。传统的硬件设备嵌入WiFi模块可以直接利用WiFi联入互联网,是实现无线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4]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5]该技术虽然能够实现将设备的串口转换为连接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但是由于设备和无线通信模块的自身内存和处理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在进行联网数据传输过程中容易出现数据堵塞,使传输数据响应速度变慢。
[0006]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无线通信模块、存储介质,在串口设备联网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能够提高传输数据的响应速度。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应用于无线通信模块,前述方法包括:在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的情况下,向第一设备发送请求信息;其中,请求信息用于使第一设备将传输的数据进行分解;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一段或多段分解数据;将一段或多段分解数据发送至第二设备。
[0010]可选地,每段分解数据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数据长度阈值。
[0011]可选地,在第一设备与无线通信模块有线连接,第二设备与无线通信模块无线连接的情况下,请求信息包括用于确定分解数据起始位置的请求起始位置和用于确定分解数
据长度的请求长度。
[0012]可选地,在向第一设备发送请求信息前,前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接收的前一段分解数据的请求起始位置和请求长度,确定本次发送的请求信息中的请求起始位置。
[0013]可选地,根据接收的前一段分解数据的请求起始位置和请求长度,确定本次发送的请求信息中的请求起始位置,包括:将接收的前一段分解数据的请求起始位置和请求长度相加,获得结束位置值;将结束位置值的后一位置确定为本次发送的请求信息中的请求起始位置。
[0014]可选地,在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分解数据时,前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每段分解数据的实际起始位置和实际长度。
[0015]可选地,在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每段分解数据后,前述方法还包括:对接收的分解数据的实际起始位置和请求起始位置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后一次发送的请求信息中的请求起始位置。
[0016]可选地,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后一次发送的请求信息中的请求起始位置,包括:在接收的分解数据的实际起始位置大于请求起始位置的情况下,将本次发送的请求信息中的请求起始位置确定为后一次发送的请求信息中的请求起始位置;在接收的分解数据的实际起始位置小于或等于请求起始位置的情况下,将本次发送的请求信息中的请求起始位置和接收的分解数据的结束位置的后一位置中的最大值确定为后一次发送的请求信息中的请求起始位置。
[0017]可选地,将一段或多段分解数据发送至第二设备,包括:在接收保存的分解数据的总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数据长度阈值的情况下,将分解数据进行合并处理,获得合并数据;将合并数据发送至第二设备;删除已发送的合并数据。
[0018]可选地,在向第一设备发送请求信息前,前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联网请求;其中,联网请求包括联网信息的参数数量;按参数数量向第一设备发送获取联网信息的请求,获得一个或多个联网子信息;将一个或多个联网子信息重组,获得完整的联网信息;通过完整的联网信息与第二设备建立无线连接。
[0019]可选地,前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新的分解数据且数据长度接收不完整的情况下,向第一设备发送错误通知;和/或,在数据长度接收完整的情况下,向第一设备发送完成通知;和/或,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完成通知或错误通知。
[0020]可选地,在第一设备与无线通信模块无线连接,第二设备与无线通信模块有线连接的情况下,请求信息包括用于确定分解数据起始位置的请求起始位置和用于确定分解数据长度的请求长度。
[0021]可选地,在向第一设备发送请求信息前,前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接收的前一段分解数据的请求起始位置和请求长度,确定本次发送的请求信息中的请求起始位置。
[0022]可选地,根据接收的前一段分解数据的请求起始位置和请求长度,确定本次发送的请求信息中的请求起始位置,包括:将接收的前一段分解数据的请求起始位置和请求长度相加,获得结束位置值;将结束位置值的后一位置确定为本次发送的请求信息中的请求起始位置。
[0023]可选地,将一段或多段分解数据发送至第二设备,包括:在每接收到一段分解数据的情况下,将分解数据进行二次分解,获得二次分解数据;依次将二次分解数据发送至第二
设备。
[0024]可选地,每段二次分解数据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二数据长度阈值。
[0025]可选地,在每次将一段二次分解数据发送至第二设备后,前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应答信息;根据已发送的本段二次分解数据和应答信息,确定后一次发送的二次分解数据。
[0026]可选地,应答信息包括二次分解数据的接收起始位置和二次分解数据的接收长度。
[0027]可选地,根据已发送的本段二次分解数据和应答信息,确定后一次发送的二次分解数据,包括:在二次分解数据的接收起始位置大于发送起始位置的情况下,将发送起始位置确定为后一次发送的二次分解数据的发送起始位置;在二次分解数据的接收起始位置小于或等于发送起始位置的情况下,将发送起始位置和第二设备接收的二次分解数据的结束位置的后一位置中的最大值确定为后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传输数据的情况下,向第一设备发送请求信息;其中,所述请求信息用于使第一设备将传输的数据进行分解;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一段或多段分解数据;将所述一段或多段分解数据发送至第二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段分解数据的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数据长度阈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设备与无线通信模块有线连接,第二设备与无线通信模块无线连接的情况下,所述请求信息包括用于确定分解数据起始位置的请求起始位置和用于确定分解数据长度的请求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第一设备发送请求信息前,还包括:根据接收的前一段分解数据的请求起始位置和请求长度,确定本次发送的请求信息中的请求起始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接收的前一段分解数据的请求起始位置和请求长度,确定本次发送的请求信息中的请求起始位置,包括:将接收的前一段分解数据的请求起始位置和请求长度相加,获得结束位置值;将所述结束位置值的后一位置确定为本次发送的请求信息中的请求起始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分解数据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每段分解数据的实际起始位置和实际长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每段分解数据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接收的分解数据的实际起始位置和请求起始位置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后一次发送的请求信息中的请求起始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后一次发送的请求信息中的请求起始位置,包括:在接收的分解数据的实际起始位置大于请求起始位置的情况下,将本次发送的请求信息中的请求起始位置确定为后一次发送的请求信息中的请求起始位置;在接收的分解数据的实际起始位置小于或等于请求起始位置的情况下,将本次发送的请求信息中的请求起始位置和接收的分解数据的结束位置的后一位置中的最大值确定为后一次发送的请求信息中的请求起始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一段或多段分解数据发送至第二设备,包括:在接收保存的分解数据的总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数据长度阈值的情况下,将分解数据进行合并处理,获得合并数据;将所述合并数据发送至第二设备;删除已发送的合并数据。10.根据权利要求3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第一设备发送请求信息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联网请求;其中,联网请求包括联网信息的参数数量;按参数数量向第一设备发送获取联网信息的请求,获得一个或多个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文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