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轴封核主泵上电机支座与电机的中心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551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电站轴封核主泵上电机支座与电机的中心调整方法,通过调心装置的旋转代替了电机转子的旋转,调心装置外环的旋转即可看作是电机转子旋转,根据调心装置上测量表的读数,来确定推动电机的方向,实现调心装置的外环与轴承室内圆同轴符合要求,通过基准传递的方式即电机转子与轴承室内圆同轴,即电机的中心与核主泵上电机支座同轴,从而确定核主泵上电机支座与电机的中心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方法调整的精度高,效率高,避免了运行过程因调整位置不准确而发生研瓦等情况的发生,从而也降低了振动值,用调心装置也不会产生在调整过程中因推力盘与轴瓦干磨而导致轴瓦研伤的情况,避免了损失和隐患。避免了损失和隐患。避免了损失和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电站轴封核主泵上电机支座与电机的中心调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电站轴封核主泵上电机支座与电机的中心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核电站轴封主泵制造厂总装配轴封核主泵上电机支座与电机的中心调整方法是核电站轴封主泵正常运行的关键,如果中心调整不够准确会导致主泵振动过大及烧瓦研瓦等情况出现,从而导致核主泵不能正常运转,严重的会出现重大事故。核电站轴封主泵制造厂总装配中核主泵上电机支座与电机的中心调整是主泵装配中的关键工艺,也是核心工艺,对于轴封核主泵的国产化尤为重要。核电站轴封核主泵上电机支座与电机的中心调整的精准度一直是国际的技术难题。目前采用的方法是至少四人在电机上部,将带长杆的工具连到电机轴上,推动长杆带动电机转子旋转,这种方法有以下缺点,首先是因电机转子重约20吨,所以推动转子旋转时十分困难,并且在电机上高空作业也带来一定的危险性,第二是电机转子转动时带动电机转子上的推力盘与轴瓦产生滑动摩擦,此时供油系统无法启动,容易产生推力盘与轴瓦干磨从而导致轴瓦研伤的情况,带来损失和隐患,第三是电机转子旋转时需要在定子的中心旋转,否则测量表的读数是不准确的,因为转子重量过大,保持转子在电子定子中心是很困难的,这个过程中经常因转子位置变化导致数值不准确,影响主泵机组的整体运转,产生振动过大,因此导致的是重新拆装主泵机组,从而耗费大量时间调整,增加工人操作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公开一种精度高、调整效率高的核电站轴封核主泵上电机支座与电机的中心调整方法。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一种核电站轴封核主泵上电机支座与电机的中心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4]1)上电机支座(1)落位于工具支架(2)上,分别采用两个第一螺栓(3)将四个调节板(4)固定在上电机支座(1)上,每隔90
°
安装一个调节板(4);
[0005]2)保护套(5)装入电机转子(6)下端部,电机(7)通过调节板(4)的引导落位于上电机支座(1)上,拆下电机转子(6)下端部的保护套(5);
[0006]3)螺杆(8)配装在电机转子(6)下端部,调心装置(9)安装在电机转子(6)的下端部,采用螺母(10)配装在螺杆(8)上用于固定调心装置(9),将第一磁吸测量表(11)和第二磁吸测量表(12)分别固定在调心装置(9)的两个测量表基座(13)上,第一磁吸测量表(11)测量下部轴承室(16)内圆,第二磁吸测量表(12)测量下部轴承室(16)下端面;
[0007]4)电机转子(6)置于电机(7)的中心,电机(7)的中心是指电机的定子的理论中心;
[0008]5)旋转调心装置(9)的外环(14),第一磁吸测量表(11)显示的数值为S1,第二磁吸测量表(12)读数为S2;
[0009]其中要求:S1的测量数值:S1<0.02mm
[0010]S2的测量数值:S2<0.02mm
[0011]6)如果S1显示的数值范围不符合要求,通过旋转调节板(4)的四个第二螺栓(15)调节电机(7)的位置做调整,直到符合要求,如果S2显示的数值范围不符合要求,调整电机(7)的水平,直到符合要求即完成中心调整。
[0012]调心装置(9)包含内环(17)和外环(14),一个滚动轴承环(18)安装在内环(17)上端和外环(14)的上端,另一个滚动轴承环(18)安装在内环(17)下端和外环(14)的下端,内环(17)上端和外环(14)的上端与内环(17)的下端和外环(14)的下端分别用十六个第三螺栓(19)安装两个挡环(20)到外环(14)上,第四螺栓(21)将测量表基座(13)固定在外环(14)上,八个第五螺栓(22)将连接法兰(23)固定在内环(17)上。
[0013]内环(17)上端和外环(14)上端与内环(17)上端和外环(14)的下端夹持滚动轴承环(18),外环(14)可自由旋转,调心装置(9)装到工件后在调整中心过程中可代替工件旋转。
[0014]外环(14)上装有两个测量表基座(13)。
[0015]此种工艺方法和调心装置(9)可以应用于上电机支座与密封室的位置调整。
[0016]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
[0017]本专利技术中核主泵上电机支座与电机的中心的位置确定,实际就是核主泵上电机支座中的轴承室中心与电机转子中心的理论重合,首先要将电机转子调整到电机定子的理论中心位置,也就是本专利技术申请中所说的电机的中心位置,然后将电机转子与电机看做一个整体,将电机转子下端部安装调心装置,通过调心装置外环的旋转代替电机转子的旋转,调心装置外环的旋转即可看作是电机转子旋转,根据调心装置上测量表的读数,来确定推动电机的方向,实现调心装置外环与轴承室内圆同轴符合要求,通过基准传递的方式即电机转子与轴承室内圆同轴,即电机的中心与核主泵上电机支座同轴,从而确定核主泵上电机支座与电机的中心的位置。
[0018]本专利技术技术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创造性的在核主泵上电机支座与电机的中心调整的过程中采用调心装置来代替电机转子的旋转,通过基准传递的方式最终确定核主泵上电机支座与电机的中心,从而确定核主泵上电机支座与电机的的正确位置,本专利技术工艺方法的优点首先是可避免使用过多人员在电机上高空作业推动转子旋转带来的危险性,使用此种调心装置一人就可以在电机下部轻松操作;本专利技术第二个优点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不需要电机转子转动,电机转子上的推力盘与轴瓦就不会产生滑动摩擦,不会产生推力盘与轴瓦干磨从而导致轴瓦研伤的情况,避免了损失和隐患,本专利技术第三个优点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调整过程中电机转子和轴承室的位置固定,不会因调心装置旋转时而导致位置变化,提高了调整精度,避免了调整不合格而导致重新调整及重新装配的情况,降低了主泵机组的整体运转产生振动过大的风险,本专利技术第四个优点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原调整过程需要一周时间,此方法不到一天即可完成,本专利技术第五个优点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也可应用于核主泵上电机支座与密封室的位置调整,一种装置多个用途,大大提高了主泵旋转中心调整的准确性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第六个优点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调心装置的外环上装有两个测量表基座,可稳定吸附磁力表,在工艺工程中能同时显示径向和轴向的数值,从而确定两数值的同时有效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测量表测量位置示意图
[0021]图2上电机支座与电机调整状态示意图
[0022]图3调心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轴封核主泵机组在制造厂时首次装配时,在没有确定上电机支座与电机的中心位置时,通过安装在电机转子上的调心装置,根据调心装置上的测量表的读数,来调整位置,使其满足运行要求的位置。
[0024]一种核电站轴封核主泵上电机支座与电机的中心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如图2所示,1)上电机支座1落位于工具支架2上,分别采用两个第一螺栓3将四个调节板4固定在上电机支座1上,每隔90
°
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站轴封核主泵上电机支座与电机的中心调整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上电机支座(1)落位于工具支架(2)上,分别采用两个第一螺栓(3)将四个调节板(4)固定在上电机支座(1)上,每隔90
°
安装一个调节板(4);2)保护套(5)装入电机转子(6)下端部,电机(7)通过调节板(4)的引导落位于上电机支座(1)上,拆下电机转子(6)下端部的保护套(5);3)螺杆(8)配装在电机转子(6)下端部,调心装置(9)安装在电机转子(6)的下端部,采用螺母(10)配装在螺杆(8)上用于固定调心装置(9),将第一磁吸测量表(11)和第二磁吸测量表(12)分别固定在调心装置(9)的两个测量表基座(13)上,第一磁吸测量表(11)测量下部轴承室(16)内圆,第二磁吸测量表(12)测量下部轴承室(16)下端面;4)电机转子(6)置于电机(7)的中心,电机(7)的中心是指电机的定子的理论中心;5)旋转调心装置(9)的外环(14),第一磁吸测量表(11)显示的数值为S1,第二磁吸测量表(12)读数为S2;其中要求:S1的测量数值:S1<0.02mmS2的测量数值:S2<0.02mm6)如果S1显示的数值范围不符合要求,通过旋转调节板(4)的四个第二螺栓(15)调节电机(7)的位置做调整,直到符合要求,如果S2显示的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彬齐淑尊杨爽黄秀波张韵曾于勇杜帆王均馗裴俊丰李函霖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