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富水岩溶隧道防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5509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隧道结构及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富水岩溶隧道防排水结构。所述防排水结构包括在隧道钢筋混凝土衬砌外表面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防水板、透水钢拱架、初支喷射透水混凝土和岩土;包括隧道仰拱内表面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透水混凝土填筑层、碾压混凝土基层、碾压混凝土路面和阻燃沥青路面层;还包括隧道两侧边墙墙背的透水墙脚、隧道内隧道内碾压混凝土基层两侧的下方的侧向排水沟、隧道内隧道内碾压混凝土基层两侧的路面边沟和透水混凝土仰拱填筑层底部中心位置的中心排水管;透水墙脚通过侧墙横向导水管与所述侧向排水沟连通,侧向排水沟通过仰拱横向导水管与所述中心排水管连通;满足富水岩溶隧道季节性排水量的弹性排水需求。水量的弹性排水需求。水量的弹性排水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富水岩溶隧道防排水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结构及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高富水岩溶隧道防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铁路、公路等交通事业快速发展,隧道数量和里程不断增加。同时各种隧道病害问题接涌而来,特别是岩溶隧道的病害问题尤为严峻。岩溶隧道病害的主要来源为岩溶地下水,一方面是岩溶地下水侵蚀性对隧道衬砌结构与防排水系统的危害,另一方面岩溶地下水与地表水文有着密切的联系,雨季岩溶地下水位暴涨,发生地下水突涌,传统防排水结构设计不能满足雨季瞬时大水量的排水需求,使衬砌结构承担高外水压力,从而危及隧道结构安全,甚至造成隧道结构开裂产生渗漏水病害,严重影响隧道的安全运营。因此,针对富水岩溶隧道季节性防排水问题,研发能够适应雨季大排水量需求的新型防排水系统结构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隧道工程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富水岩溶隧道防排水结构,以满足富水岩溶隧道在季节性排水量上的需求,提高隧道弹性排水效果,削弱降雨突发涌水对衬砌结构的影响。
[0004]本专利技术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富水岩溶隧道防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排水结构包括在隧道钢筋混凝土衬砌外表面上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防水板、初支喷射透水混凝土层和岩土层,初支喷射透水混凝土层中设有透水钢拱架;所述防排水结构包括在隧道仰拱内表面由下向上依次设置的透水混凝土填筑层、碾压混凝土基层、碾压混凝土路面和阻燃沥青路面层;所述防排水结构还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隧道两侧边墙墙背的透水墙脚、两个分别设置在透水混凝土填筑层两侧的侧向排水沟和设置在透水混凝土填筑层底部中心位置的中心排水管;所述透水钢拱架的下端位于透水墙角中,所述透水墙脚通过侧墙横向导水管与侧向排水沟连通,所述侧向排水沟通过仰拱横向导水管与所述中心排水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富水岩溶隧道防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内的隧道仰拱内表面坡度不小于2%;所述侧墙横向导水管靠近侧向排水沟的一端低于其靠近透水墙脚的一端,且侧墙横向导水管铺设的坡度不小于15%;所述仰拱横向导水管靠近中心排水管的一端低于其靠近侧向排水沟的一端,且仰拱横向导水管的铺设坡度不小于10%;所述中心排水管的渗透系数小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填筑层的渗透系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富水岩溶隧道防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内碾压混凝土路面两侧设有路面边沟;所述路面边沟两侧设有通讯电缆沟,所述通讯电缆沟通过泄水管与所述侧向排水沟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岭王晋田玉江刘艳明齐特晁峰刘超向晖张宇奇王鸿儒饶邦政高文元李晶阁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研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