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制茶加工用输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5456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精制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精制茶加工用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入料斗,所述安装板的右端铰接有筛分板,所述固定架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带动筛分板进行运动的施力结构,所述输送带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推板,所述外壳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带动推板进行移动的驱动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带动筛分板进行上下往复的运动,使得筛分板可以对输送的毛茶进行预筛分处理,同时还可以对堆积的毛茶进行摊平处理,方便后续的进一步加工,并且在摊平的过程中,可以对枯叶等杂质进行吸附清理,减少后续的加工。工。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制茶加工用输送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制茶加工
,具体为一种精制茶加工用输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精制茶是指将毛茶通过筛分、风选、拣剔、拼配、匀堆等工序加工得到的产品,精制茶是一种制茶工艺,茶叶是一种营养、浓香馥郁和有保健机能的食品。
[0003]精制茶在加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输送机构来对加工的精制茶进行输送,由于精制茶是通过各个工序加工所得到的,为此在进行输送时,毛茶本身中会掺杂石子等杂物,需要对其杂质进行多次处理,此种操作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并且毛茶在输送时,容易堆积在输送带的表面,导致一些毛茶无法进行有效处理,进而降低了后续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制茶加工用输送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制茶加工用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入料斗,所述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制茶加工用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入料斗(4),所述安装板(2)的右端铰接有筛分板(5),所述固定架(3)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带动筛分板(5)进行运动的施力结构(6),所述输送带(1)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外壳(8),所述外壳(8)的内部设置有推板(9),所述外壳(8)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带动推板(9)进行移动的驱动结构(10),所述外壳(8)的顶部设置有吸附结构(13),所述输送带(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折型板(14),所述折型板(14)的内侧设置有清洁辊(15),所述清洁辊(15)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带动其进行上下移动的调节结构(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制茶加工用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结构(6)包括固定板(61)、第一电机(62)、凸轮(63)、固定块(64)和弹簧(65),所述固定板(61)固定在固定架(3)的左侧,所述第一电机(62)固定在固定板(61)的右侧,所述第一电机(62)的输出轴与凸轮(63)的一侧相固定,所述固定块(64)的数量具有两个,且它们均固定在安装板(2)右侧的前后方,所述弹簧(65)固定在固定块(64)和筛分板(5)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制茶加工用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10)包括支撑板(101)、第二电机(102)、第一螺杆(103)、螺套(104)和连接板(105),所述支撑板(101)的数量具有两个,且它们均固定在外壳(8)表面的两侧,所述第一螺杆(103)的一端与左侧支撑板(101)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103)的另一端延伸至右侧支撑板(101)的右方并与第二电机(102)的输出轴相固定,所述螺套(104)的内部与第一螺杆(103)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毅孙鸿强唐晓波刘飞胡盛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百岳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