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天线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5373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天线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外置射频天线连接接口、供电模块、内置射频天线和射频切换开关;外置射频天线连接接口包括第一馈电点连接端;控制器具有射频收发控制端、电压信号检测端和射频天线切换控制端;控制器的电压信号检测端连接至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第一馈电点连接端连接至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射频切换开关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一切换端和第二切换端;射频天线切换控制端根据电压信号检测端检测到的电压信号发出相应的天线切换控制信号,射频切换开关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切换端、第二切换端之间基于天线切换控制信号通过开关连接装置的切换形成第一连接通路或第二连接通路。第一连接通路或第二连接通路。第一连接通路或第二连接通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设备天线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射频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天线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一些电子设备,例如移动支付终端或收银设备,为了设备外形的美观,均将天线设值为内置天线。但是,随着通信频段和天线数量越来越多,设备内部留给内置天线的净空和尺寸空间越来越小,导致内置天线性能瓶颈越来越大,在很多弱信号环境中内置天线性能已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0003]即使在少数同时支持内置和外置天线使用的设备中,设备无法判断用户何时引入外置天线的使用,需采用人工拨码开关的方式或在相应的应用程序(APP)上进行人工选择来识别外置天线的引入。这些方式首先增加了设备结构或软件设计的复杂度,其次需要人工去干预选择实现方式;而人工干预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错误,导致电子设备未选至到正确的天线上导致电子设备彻底没有信号,无法通信和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天线控制系统,实现电子设备的内置天线和外置天线便捷高效切换,便于电子设备的顺畅运行。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天线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外置射频天线连接接口、供电模块、内置射频天线和射频切换开关;所述外置射频天线连接接口包括第一馈电点连接端;所述供电模块具有电源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控制器具有射频收发控制端、电压信号检测端和射频天线切换控制端;所述控制器的电压信号检测端连接至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馈电点连接端连接至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射频切换开关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一切换端和第二切换端;所述射频切换开关的第一连接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射频收发控制端;所述第一切换端连接至所述外置射频天线连接接口的第一馈电点连接端;所述第二切换端连接至所述内置射频天线的第二馈电点;所述射频天线切换控制端根据所述电压信号检测端检测到的电压信号发出相应的天线切换控制信号,所述射频切换开关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切换端、第二切换端之间基于所述天线切换控制信号通过开关连接装置的切换形成第一连接通路或第二连接通路。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外置射频天线连接接头和外置射频天线;所述外置射频天线连接接头包括第二馈电点连接端和接地端;所述外置射频天线的馈电点和接地端之间直接电连接或通过第一电感连通。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馈电点连接端连接至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包括:所述第一馈电点连接端通过第二高频扼流电感连接至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换端连接至所述外置射频天线连接接口的第一馈电点连接端包括:所述第一切换端通过第一隔直电容连接至所述外置射频天线连接接
口的第一馈电点连接端。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的电压信号检测端连接至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包括:所述控制器的电压信号检测端通过第二电阻连接至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模块的供电端和第一输出端之间通过第一限流电阻连接。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射频切换开关的第一连接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射频收发控制端包括:所述射频切换开关的第一连接端通过射频前端模组和射频收发机模组,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射频收发控制端。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射频天线切换控制端根据所述电压信号检测端检测到的电压信号发出相应的天线切换控制信号,所述射频切换开关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切换端、第二切换端之间基于所述天线切换控制信号通过连接装置的切换形成第一连接通路或第二连接通路包括:当所述电压信号检测端检测到的电压信号为第一电平状态时,所述射频天线切换控制端发出第一天线切换控制信号,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切换端之间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切换控制信号通过开关连接装置的切换形成第二连接通路;当所述电压信号检测端检测到的电压信号为第二电平状态时,所述射频天线切换控制端发出第二天线切换控制信号,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一切换端之间基于所述第二天线切换控制信号通过开关连接装置的切换形成第一连接通路。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置射频天线包括柔性印刷电路天线、激光直接成型天线或金属件天线。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置射频天线连接接头包括SMA接头。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感以表面贴装工艺装设于所述外置射频天线上。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置射频天线的辐射体包括倒F天线。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信号检测和控制电路的设置和应用,实现电子设备的内置射频天线和外置射频天线的自适应切换,扩展电子设备的通信频段,实现电子设备应用场景的扩展,提升设备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8]附图是为提供对本申请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申请原理的作用。
[0019]附图中:
[0020]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天线控制系统组成示意图。
[0021]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天线控制系统组成及连接状态示意图。
[0022]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天线控制系统组成及连接状态示意图。
[0023]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外置射频天线连接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外置射频天线连接接头和外置射频天线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0025]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外置射频天线连接接头和外置射频天线的结构组成示
意图。
[0026]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外置射频天线连接接头和外置射频天线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0027]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外置射频天线通过外置射频天线连接接头装设至外置射频天线连接接口的示意图。
[0028]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天线控制系统组成及连接状态示意图。
[0029]图10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天线控制系统组成及连接状态示意图。
[0030]图1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天线控制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0032]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天线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外置射频天线连接接口、供电模块、内置射频天线和射频切换开关;所述外置射频天线连接接口包括第一馈电点连接端;所述供电模块具有电源端和第一输出端;所述控制器具有射频收发控制端、电压信号检测端和射频天线切换控制端;所述控制器的电压信号检测端连接至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馈电点连接端连接至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射频切换开关具有第一连接端、第一切换端和第二切换端;所述射频切换开关的第一连接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射频收发控制端;所述第一切换端连接至所述外置射频天线连接接口的第一馈电点连接端;所述第二切换端连接至所述内置射频天线的第二馈电点;所述射频天线切换控制端根据所述电压信号检测端检测到的电压信号发出相应的天线切换控制信号,所述射频切换开关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一切换端、第二切换端之间基于所述天线切换控制信号通过开关连接装置的切换形成第一连接通路或第二连接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天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外置射频天线连接接头和外置射频天线;所述外置射频天线连接接头包括第二馈电点连接端和接地端;所述外置射频天线的馈电点和接地端之间直接电连接或通过第一电感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天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点连接端连接至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包括:所述第一馈电点连接端通过第二高频扼流电感连接至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天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端连接至所述外置射频天线连接接口的第一馈电点连接端包括:所述第一切换端通过第一隔直电容连接至所述外置射频天线连接接口的第一馈电点连接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天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的电压信号检测端连接至所述供电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包括:所述控制器的电压信号检测端通过第二电阻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玉坤林喆汪洪川李明洋邵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米开朗基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