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原位不停水嵌入式缺氧MBBR模块与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5307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水处理原位不停水嵌入式缺氧模块与使用方法,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可采用笼式装置实现悬浮载体的模块化投放和捞取,但一般投放于好氧池,依靠曝气提供载体流化动力,而缺氧池悬浮载体流化需要搅拌器提供动力,笼式装置与搅拌器的安装产生冲突,无法实现箱内载体的良好流化,进而无法发挥污染物去除作用。其包括筛网箱、顶盖及连接件,筛网箱背水面和底面无开孔,迎水面和侧面有开孔且开孔率为反向梯度设置,利用自身水流作用实现悬浮载体的良好流化,无需搅拌器;球形顶盖和连接件可实现悬浮载体自浮和侧壁固定,对池体结构强度要求低,无需底部固定,实现不停水安装。实现不停水安装。实现不停水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处理原位不停水嵌入式缺氧MBBR模块与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水处理原位不停水嵌入式缺氧MBBR模块与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是污水厂提标改造的主流工艺之一,但传统施工方式需进行停水作业,工程量较大,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可采用筛网笼实现悬浮载体的模块化管理,但传统筛网箱通常放置于好氧区,好氧区通过曝气提供笼内悬浮载体的流化动力,空气通过气孔进入筛网箱使悬浮载体流化,因此无需担心悬浮载体流化动力来源问题。而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缺氧区投加悬浮载体实现池容缩减成为污水厂的发展方向之一,但缺氧区一般采用搅拌作为悬浮载体的流化动力,无曝气系统,无法通过曝气为悬浮载体提供流化动力。同时,在筛网笼内安装搅拌器也不易实现,因此筛网箱内悬浮载体的动力来源成为限制缺氧区筛网箱装置研发推广的瓶颈,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以实现缺氧区悬浮载体的模块化投加和转移,并实现模块装置的简易化、快速化安装,可不停水改造,降低工作量,并通过装置自身优化,提高装置内的悬浮载体流化和传质效果,提高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水处理原位不停水嵌入式缺氧MBBR模块,解决MBBR工艺需停水改造,工作量大且成本高的问题,以及缺氧池内MBBR悬浮载体缺少流化动力来源,易导致悬浮载体堆积、挂膜难度大、运行负荷低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水处理原位不停水嵌入式缺氧MBBR模块,包括筛网箱、顶盖及连接件,筛网箱为顶部敞口的方形箱体,其相邻的三个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0006]所述顶盖为方形的板壳结构,且固定安装于筛网箱的顶部,可将MBBR悬浮载体封存于筛网箱内,顶盖上具有多个球冠,球冠的内侧为与筛网箱相通的空腔结构。
[0007]所述连接件有两组,对称设置在筛网箱具有通孔的两个侧壁上,筛网箱可通过连接件与缺氧池的侧壁相连。
[0008]进一步地,筛网箱包括底板和四个侧板,四个侧板的相邻侧边固定密封焊接,底边与底板的对应边固定密封焊接。
[0009]筛网箱的上端具有与其一体结构的法兰一,顶盖是与筛网箱顶部敞口相匹配的方形结构,所述顶盖的外边缘与法兰一螺栓固定密封相连。
[0010]进一步地,筛网箱的前侧板及左右侧板均为网孔板,各所述网孔板的上部均为非开孔区,中下部为开孔区,网孔板上的通孔均规则排布在开孔区内。
[0011]非开孔区下端至顶盖中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80
°
≤β≤85
°
,非开孔区为防止筛网箱晃动导致球冠空气溢出,缺氧池无曝气系统,对于筛网箱的冲击更小,竖向非
开孔区更小。
[0012]进一步地,所述球冠为开口向下的半球状壳体,球冠的底部与顶盖一体成型,所有球冠以规则的方式均匀间隔排布在顶盖上。
[0013]进一步地,每组连接件均包括至少两个连接件,同组的各连接件前后间隔布置,其一端与筛网箱侧壁相连,另一端与缺氧池的侧壁相连。
[0014]进一步地,连接件采用倾斜布置的链条或者钢索,拉直状态下,连接件的轴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15
°
≤α≤30
°

[0015]进一步地,各网孔板的开孔区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依次划分为三个区段,分别为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
[0016]前侧板第一至第三区段的开孔率分别为55%~60%、45%~50%、35%~40%,左右侧板第一至第三区段的开孔率分别为35%~40%、45%~50%、55%~60%。
[0017]筛网箱的各侧壁采用有无通孔及梯度的开孔率设置,使大部分污水在迎水面底部进入筛网箱,从侧面的上部溢出筛网箱,带动MBBR悬浮载体向前向上运行,同时缺氧区反硝化产气,可以带动载体向上运行,与水流方向带动的载体相互碰撞后气泡散去,然后向下运动,而背水面为非开孔区,使污水在筛网箱内形成涡流,通过载体多个方向的运行状态强化了MBBR悬浮载体的流化效果。
[0018]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MBBR悬浮载体的直径,防止MBBR悬浮载体溢出筛网箱。
[001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上述水处理原位不停水嵌入式缺氧MBBR模块的使用方法。
[0020]水处理原位不停水嵌入式缺氧MBBR模块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1]步骤一,根据缺氧池的尺寸确定筛网箱的数量,将各筛网箱的顶部打开后,向其内部投放MBBR悬浮载体,悬浮载体填充率小于40%,由于水流带动作用会使载体偏向于筛网箱中后段,因此过高的填充率会导致末端堆积。
[0022]步骤二,MBBR悬浮载体投放完成后,顶盖放置于筛网箱的上方并与其螺栓固定连接,将MBBR悬浮载体封存于筛网箱内,将连接件的一端与筛网箱的侧壁相连。
[0023]步骤三,采用吊装设备将各筛网箱沿水流的方向依次间隔放入缺氧池内,筛网箱的前侧壁为迎水面,后侧壁为背水面。
[0024]筛网箱在缺氧池内居中放置,筛网箱左右侧壁至缺氧池对应侧壁的距离小于0.1倍的筛网箱底板边长,避免污水从筛网箱两侧出现短流,影响筛网箱内水流对悬浮载体的带动作用。
[0025]筛网箱的底部入水后,筛网箱在水中缓慢下降,当球冠的下部到达水面后,各球冠内部的封存的空气支撑筛网箱悬浮于水中。
[0026]步骤四,筛网箱两侧的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缺氧池的内壁连接,筛网箱内的MBBR悬浮载体悬浮于水中,进行生物膜挂膜,MBBR悬浮载体的生物膜挂膜成熟后比重为1.1~1.2,能够在水流的带动作用下实现良好的流化,同时比重稍大也可以在反硝化产生的气泡散去后利用重力下沉,强化流化效果。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0028]1、安装简单快速:嵌入式缺氧MBBR模块可实现不停水施工,顶部球冠为自身提供浮力,只需要与池体侧壁固定,无需进行排空污水池进行清淤和底部固定,大幅节省工作
量。嵌入式缺氧MBBR模块可提前预制,现场无需焊接,安装快速,单个模块安装时间小于24h,可实现多个模块同时施工,以5万t/d污水厂为例,施工时间小于20d。
[0029]2、解决缺氧区悬浮载体流化动力来源:针对缺氧池进行设计,通过有无开孔和梯度开孔率的布置,实现了利用不同水流速度带动悬浮载体流化的效果,解决了缺氧区采用笼式筛网箱无悬浮载体动力来源的问题。
[0030]3、节省运行成本和能耗:嵌入式缺氧MBBR模块通过自身开孔及开孔率的合理布置,利用水流作用实现筛网箱内悬浮载体的良好流化,无需再设置搅拌器,节省了前期的投资成本和后期的运行能耗及维护投入。
[0031]4、挂膜效果好:实现了缺氧池悬浮载体的模块化管理,且通过合理开孔强化流化效果,挂膜速度快,优化了传质效果,冬季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处理原位不停水嵌入式缺氧MBBR模块,包括筛网箱、顶盖及连接件,其特征在于,筛网箱为顶部敞口的方形箱体,其相邻的三个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顶盖为方形的板壳结构,且固定安装于筛网箱的顶部,可将MBBR悬浮载体封存于筛网箱内,顶盖上具有多个球冠,球冠的内侧为与筛网箱相通的空腔结构;所述连接件有两组,对称设置在筛网箱具有通孔的两个侧壁上,筛网箱可通过连接件与缺氧池的侧壁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原位不停水嵌入式缺氧MBBR模块,其特征在于,筛网箱包括底板和四个侧板,四个侧板的相邻侧边固定密封焊接,底边与底板的对应边固定密封焊接;筛网箱的上端具有与其一体结构的法兰一,顶盖是与筛网箱顶部敞口相匹配的方形结构,所述顶盖的外边缘与法兰一螺栓固定密封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原位不停水嵌入式缺氧MBBR模块,其特征在于,筛网箱的前侧板及左右侧板均为网孔板,背侧板及底板均为非网孔板,污水在内部形成涡流,各所述网孔板的上部均为非开孔区,中下部为开孔区,网孔板上的通孔均规则排布在开孔区内;非开孔区下端至顶盖中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80
°
≤β≤85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处理原位不停水嵌入式缺氧MBBR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冠为开口向下的半球状壳体,球冠的底部与顶盖一体成型,所有球冠以规则的方式均匀间隔排布在顶盖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处理原位不停水嵌入式缺氧MBBR模块,其特征在于,每组连接件均包括至少两个连接件,同组的各连接件前后间隔布置,其一端与筛网箱侧壁相连,另一端与缺氧池的侧壁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处理原位不停水嵌入式缺氧MB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迪杨忠启韩文杰周家中周宸宇张晶晶程丽洁徐康康李洪禹高伟楠赫俊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思普润智能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