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r-Al合金化高锰奥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526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r

Al合金化高锰奥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合金钢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优异抗海水砂浆冲蚀性能的Cr

Al合金化高锰奥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疏浚装备的作用是高效挖掘海底岩土并通过管道实现同步远距离输送,从而实现吹沙造陆、航道疏浚、海底资源开采等功能。然而,我国现有输送管道材料在高浓度、高承压、高流速和长距离输送的严苛工况条件下,磨蚀失效非常严重。现大量使用的碳钢Q235B和Q355B在淤泥、细砂等介质条件下寿命约为1~2年,而在含较多中粗砂、珊瑚岩等介质条件下一般不超过9个月管体就会被磨穿。管道的严重磨损不仅降低了疏浚作业的安全性,也增加了管路更换和维修的费用,造成整船的停工,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突破高耐磨蚀管道材料的技术瓶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具有优异抗海水砂浆冲蚀性能的Cr

Al合金化高锰奥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疏浚管用耐蚀钢的耐蚀性能和韧性不能同时兼顾。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Cr

Al合金化高锰奥氏体钢,Cr

Al合金化高锰奥氏体钢的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8%~1.5%、Mn:10.0%~18.0%、Cr:2.0%~5.0%、Al:1.0%~3.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06]进一步的,Cr

Al合金化高锰奥氏体钢的组分还可以添加选自下列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V:0.05%~0.30%;Ni:0.1%~3.0%;Mo:0.05%~0.4%;Si:0.05%~2.0%;B:0.0005%~0.005%;Nb:0.02%~0.3%;Ti:0.05%~0.25%;Cu:0.20%~2.0%;RE:0.002%~0.10%;Ca:0.005%~0.03%。
[0007]进一步的,Cr

Al合金化高锰奥氏体钢的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可以包括:C:0.85%~1.5%、Mn:10.5%~17.5%、Cr:2.5%~5.0%、Al:1.1%~3.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08]进一步的,Cr

Al合金化高锰奥氏体钢的组分还可以添加选自下列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V:0.06%~0.29%;Ni:0.1%~3.0%;Mo:0.05%~0.4%;Si:0.05%~1.5%;B:0.0005%~0.004%;Nb:0.02%~0.25%;Ti:0.05%~0.2%;Cu:0.20%~1.5%;RE:0.003%~0.10%;Ca:0.005%~0.025%。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Cr

Al合金化高锰奥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包括:
[0010]步骤1、冶炼、浇注得到铸坯或铸锭;
[0011]步骤2、对铸坯或铸锭进行锻造得到锻坯,并对锻坯进行高温均质化处理后,进行轧制,并快速冷却至400℃以下后空冷至室温,最终获得成品钢板。
[0012]进一步的,步骤2的高温均质化处理的步骤包括:在加热炉中将锻坯加热至1100~1200℃,并在1100~1200℃保温1h以上。
[0013]进一步的,步骤2中,轧制包括多道次轧制,控制轧后压下量达到75%以上。
[0014]进一步的,步骤2中,控制轧制的终轧温度为850~1000℃。
[0015]进一步的,步骤2中,轧制过程中,后一道次的厚度变形量小于前一道次。
[0016]进一步的,步骤2中,成品钢板的组织为均一奥氏体组织。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0018]a)本专利技术的钢采用高碳高锰并加入适量铬、铝元素设计,并结合合适的热轧工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钢的组织为单一奥氏体组织,本专利技术的钢具有优异的低温韧性,具有优异的抗海水砂浆冲蚀性。
[0019]b)本专利技术的钢的力学性能如下:延伸率≥39%(例如,39%~58%),

20℃夏比冲击功KV2≥110J(例如,110~170J)。
[0020]c)本专利技术的钢在模拟3.5wt%NaCl海水酸性和3mm石英砂混合浆体冲蚀下,其抗抗海水砂浆冲蚀性能优异,并且冲蚀表面更加平整,有利于降低管道流体阻力。
[0021]d)本专利技术的钢的制备方法简单,具有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前景。
[0022]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3]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钢板的微观组织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钢板的微观组织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钢板的微观组织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对比例1的钢板的微观组织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和对比例2的钢板腐蚀后的表面形貌。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并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Cr

Al合金化高锰奥氏体钢,Cr

Al合金化高锰奥氏体钢的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8%~1.5%、Mn:10.0%~18.0%、Cr:2.0%~5.0%、Al:1.0%~3.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31]具体的,为了使合金层错能保持在TWIP效应高加工硬化能力的范围,需要使Cr的含量大于或等于Al的含量。
[0032]以下对本专利技术中所含组分的作用及用量选择作具体说明:
[0033]C:C可以增加奥氏体稳定性,更易得到全奥氏体组织;C具有较强的固溶强化效应,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但过高的C含量易导致大量碳化物生成,影响塑韧性。本专利技术中考虑
到低于0.8%时可能会导致得不到全奥氏体组织,大于1.5%时会导致碳化物大量析出;因此,本专利技术控制钢中C含量范围为0.8%~1.5%。
[0034]Mn:Mn为扩大奥氏体相区元素,有利于形成单一奥氏体组织;适当的Mn含量可以使奥氏体的层错能处于合理区间,获得较大钢的加工硬化能力和韧塑性。本专利技术中考虑到小于10%时可能无法得到全奥氏体组织且韧塑性较低,大于18%之后则层错能过高,降低钢的加工硬化能力;因此,本专利技术控制Mn含量范围为10.0%~1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r

Al合金化高锰奥氏体钢,其特征在于,所述Cr

Al合金化高锰奥氏体钢的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8%~1.5%、Mn:10.0%~18.0%、Cr:2.0%~5.0%、Al:1.0%~3.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r

Al合金化高锰奥氏体钢,其特征在于,所述Cr

Al合金化高锰奥氏体钢的组分还可以添加选自下列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V:0.05%~0.30%;Ni:0.1%~3.0%;Mo:0.05%~0.4%;Si:0.05%~2.0%;B:0.0005%~0.005%;Nb:0.02%~0.3%;Ti:0.05%~0.25%;Cu:0.20%~2.0%;RE:0.002%~0.10%;Ca:0.005%~0.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r

Al合金化高锰奥氏体钢,其特征在于,所述Cr

Al合金化高锰奥氏体钢的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可以包括:C:0.85%~1.5%、Mn:10.5%~17.5%、Cr:2.5%~5.0%、Al:1.1%~3.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r

Al合金化高锰奥氏体钢,其特征在于,所述Cr

Al合金化高锰奥氏体钢的组分还可以添加选自下列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新军王孟虎梁小凯童帅贾书君刘清友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先进钢铁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