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磁性多孔碳材料去除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513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害污染物去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磁性多孔碳材料去除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包括:将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磁性多孔碳材料去除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害污染物去除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Fe

ZIF

8衍生的铁掺杂铁磁性纳米多孔碳材料(Ferromagnetic iron

doped nano

porous carbon,FM

Fe

NPC)直接去除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AFB1是污染广泛、毒性大而又引起广泛关注的真菌毒素之一,其稳定性强,可随食物链传递,易污染的主要作物为花生、玉米、大米、花生油等。由AFB1导致的污染每年给中国及全世界带来巨大的粮食损失,对AFB1的产后削减是减少经济损失和降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吸附法和降解法是两种主要的产后削减方法。其中,吸附法因其脱毒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是目前最常用的AFB1产后削减方法。吸附法中使用的吸附剂主要以活性炭、粘土矿物等为主,如生物质炭,季铵盐改性蒙脱石等,以及新开发的脱毒吸附剂,如交联壳聚糖等,但这些材料对AFB1的吸附量较低,一般为1~50mg/g,所以通常在使用时吸附剂添加量较高,一般为被污染食品的0.1%~5%,而且这些吸附剂的去除效率往往在90%以下(纪俊敏等.食用植物油中常见真菌毒素及其脱除方法[J].粮油食品科技,2021,29(2):50~58)。因此对于严峻的真菌毒素污染,开发成本低、效率高的AFB1吸附材料十分必要。
[0003]传统的吸附法只能将AFB1从液相转移到固相的吸附材料上,而无法彻底消除AFB1,仍然存在污染泄露的风险,会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所以将AFB1降解为低毒或无毒产物才是去除AFB1的最终目标。而目前物理法去除AFB1需要引入声、光、热、电等能源;化学降解要加入强碱、耦合剂、氧化还原剂等;生物降解要加入微生物、酶或植物提取物等,这些物质都将会随着AFB1的去除而消耗。现有的降解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单独使用,为了提高AFB1的去除效率,采用吸附和降解协同的方式有望突破单一技术的限制。因此,开发一种低能耗、可以同时吸附并降解AFB1的材料将具有重要意义。
[0004]金属有机骨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由于具有较大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在吸附和催化研究中表现突出,如用于吸附去除水中污染物、电催化制氢、金属空气电池等。将MOFs在高温下制备成多元素掺杂纳米多孔碳(nano

porous carbon,NPC),通常会进一步提高孔体积和比表面积,改善吸附性能和稳定性。同时由于保留了MOFs中部分的杂原子官能团和不同价态的金属原子,形成不同的催化活性位点,使得NPC吸附性可与催化活性协同作用。AFB1作为一个具有疏水性平面和共轭结构的小分子,将会与NPC形成很强的疏水和π

π作用,而且AFB1含有多个C

O键,亦可能被催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MOFs衍生NPC在去除AFB1方面有很大潜力。申请公布号为CN 11356283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ZIF

8衍生多孔碳(Fe

CNP)在AFB1去除过程中作为催化剂和吸附剂,先吸附60min,然后结合氧化剂过氧单硫酸盐(PMS)再催化降解30min,在pH值为3时AFB1的去除率可达99.9%。但是,该材料制备过程中需要用到SiO2壳层保护技术,吸附与降解分开操作,且催化降解步骤中需要另外加入氧化剂PMS。
[0005]总之,现有技术中去除真菌毒素通常需要引入声、光、热、电或者加入反应试剂等
手段才能进行;开发的新的吸附材料往往由于吸附量有限而要求较大的使用量,或者吸附(降解)材料的制备过程复杂,限制其在在实际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而不添加氧化剂及酸碱调节剂,也不用引入声、光、热、电等能量就可直接吸附并降解AFB1的方法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首次提出无需引入任何其他物质和能量、仅需用铁掺杂铁磁性纳米多孔碳(FM

Fe

NPC)的AFB1去除方案。FM

Fe

NPC材料制备操作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该材料可被磁铁吸附但本身不聚集,为分离和收集吸附剂以及均匀分散吸附剂带来了极大方便;该材料对AFB1去除时吸附和降解协同作用,效率高(可大于99.9%),去除速度快(500μg/L仅15min去除完毕),残留量低(高效液相色谱无法检出)。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
[0008]一种铁磁性多孔碳材料去除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0009]1.铁掺杂铁磁性纳米多孔碳材料(FM

Fe

NPC)的制备。
[0010]首先合成Fe

ZIF

8前体,然后对Fe

ZIF

8进行碳化,即可得到铁磁性纳米多孔碳材料。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1:将FeSO4·
7H2O和Zn(NO3)2·
6H2O溶解在甲醇中,得溶液1;将二甲基咪唑溶解在甲醇中,得到溶液2,将溶液1和2混合、搅拌24h,抽滤,滤饼用甲醇洗涤三次,然后在60℃下干燥8~12小时,得到Fe

ZIF

8;
[0012]步骤2:将Fe

ZIF

8在N2氛围下于管式炉中煅烧2h进行碳化,即得FM

Fe

NPC。
[0013]进一步的方案中,上述步骤中,制备Fe

ZIF

8时所添加的FeSO4·
7H2O为Zn(NO3)2·
6H2O的3~7.5%(W%),碳化温度为700~1100℃,碳化时间为1~3h,升温速率为5~15℃/min。本专利技术发现,不同碳化条件下得到的FM

Fe

NPC铁磁性强度及其对AFB1的去除能力均有所不同,其中1000℃下碳化的FM

Fe

NPC的铁磁性最好;升温速率为10℃/min、碳化温度为1000℃、碳化时间为2h时得到的FM

Fe

NPC对AFB1的去除效果最好。
[0014]2.AFB1的去除。
[0015]将FM

Fe

NPC添加到含有AFB1的水溶液中,在室温条件下,避光振荡或搅拌进行AFB1的去除。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含有AFB1的水溶液的初始pH值为3~7。所述含有AFB1的水溶液中FM

Fe

NPC添加浓度为25~75mg/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磁性多孔碳材料去除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Fe

ZIF

8在700~1100℃下碳化,制备得到铁磁性多孔碳材料FM

Fe

NPC,将FM

Fe

NPC添加到含有AFB1的水溶液中,在室温条件下,振荡或搅拌去除AFB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磁性多孔碳材料去除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Fe

ZIF

8的制备方法为:将FeSO4·
7H2O和Zn(NO3)2·
6H2O溶解在甲醇中,得溶液1;将二甲基咪唑溶解在甲醇中,得到溶液2,将溶液1和2混合、搅拌,抽滤,滤饼用甲醇洗涤,然后在60℃下干燥,得到Fe

ZIF

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磁性多孔碳材料去除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Fe

ZIF

8时所添加的FeSO4·
7H2O为Zn(NO3)2·
6H2O的3~7.5W%。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磁性多孔碳材料去除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丽君满勇孙亚明王若冰向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