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505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响应数据传输指令,建立第一缓冲区,其中,第一缓冲区为位于第一设备中的任一存储空间,第一设备为车机中任一系统级芯片;确定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第二缓冲区为位于第二设备中的任一存储空间;填充与数据传输指令所对应的待传输数据至第一缓冲区,并依据对应关系,将待传输数据发送至与第一缓冲区对应的第二缓冲区;接收第二设备返回的待传输数据的处理结果。本申请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在车机中多个系统级芯片进行数据传输时,往往需要在内存中对传输的数据进行拷贝,造成的数据共享性能差、内存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内存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内存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数据传输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系统开始进行分布式的设计和部署,系统由原来单一的技术架构变成面向服务的多系统架构。原来在一个系统之间可以完成的业务流程如今可以通过多系统之间的多次交互来实现。
[0003]目前,在智能座舱车机中多个系统级芯片的多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相关技术往往需要在内存中对传输的数据进行拷贝,造成的数据共享性能差、内存利用率低等技术问题。
[0004]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由于相关技术在车机中多个系统级芯片进行数据传输时,往往需要在内存中对传输的数据进行拷贝,造成的数据共享性能差、内存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响应数据传输指令,建立第一缓冲区,其中,所述第一缓冲区为位于第一设备中的任一存储空间,所述第一设备为车机中任一系统级芯片;确定所述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二缓冲区为位于第二设备中的任一存储空间,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车机中除所述第一设备之外的任一系统级芯片;填充与所述数据传输指令所对应的待传输数据至所述第一缓冲区,并依据所述对应关系,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发送至与所述第一缓冲区对应的所述第二缓冲区;接收所述第二设备返回的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处理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填充所述数据传输指令中的待传输数据至所述第一缓冲区包括:将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序列化处理,其中,经过序列化处理后的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格式为可用于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格式;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第一应用程序调用目标接口获取所述第一缓冲区的第一物理地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为所述第一设备中运行的计划向所述第二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应用程序;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第一应用程序依据所述第一物理地址信息,填充所述经过序列化处理后的所述待传输数据至所述第一缓冲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填充所述经过序列化处理后的所述待传输数据至所述第一缓冲区包括:在所述经过序列化处理后的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容量大于所述第一缓冲区的数据容量的情况下,依据所述第一缓冲区的数据容量分割所述经过序列化处理后的所述待传输数据;将所分割后的多个所述经过序列化处理后的所述待传输数据依次填充至所述第一缓冲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发送至与所述第一缓冲区对应的所述第二缓冲区包括:将所述第一缓冲区中的所述待传输数据发送至分布式软总线,其中,所述分布式软总线用于提供在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通道;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分布式软总线,以控制所述分布式软总线中的驱动模块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缓冲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发送第一配对协商指令至所述第二设备,其中,所述配对协商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缓冲区的第一物理地址信息;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配对协商指令后所返回的第二配对协商指令,其中,所述第二配对协商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二缓冲区的第二物理地址信息;依据所述第一物理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二物理地址信息,建立所述对应关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对协商指令和所述第
二配对协商指令中还包括目标验证信息,其中,所述目标验证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配对协商指令和所述第二配对协商指令中的数据是否可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结果中包含所述第一缓冲区的第一标识信息,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在处理所述待传输数据后所返回的处理结果之后还包括:清除所述第一设备中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拯
申请(专利权)人:亿咖通湖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