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474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配电柜,包括底座组件和两个侧板,所述底座组件的上方设置有设备安装组件,所述设备安装组件上连接有顶部组件,且所述顶部组件可以在设备安装组件上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背部组件,使得电力配电柜的背部防护板呈分体式设置,工作人员在需要针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时,可以通过操作两个背板,使得两个背板相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这样可以使得配电柜内安装的电力设备后侧暴露在工作人员的视野之中,这样可以方便针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并且,背部组件打开之后,配合柜门的打开,可以形成实现配电柜的前后呈开通状态,这样光线易于从两个方向进入配电柜中,光线充足,利于电力设备检修和维护工作的进行。利于电力设备检修和维护工作的进行。利于电力设备检修和维护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配电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柜
,具体为一种电力配电柜。

技术介绍

[0002]配电柜(箱)分动力配电柜(箱)和照明配电柜(箱)、计量柜(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现有技术中,配电柜的柜体多是一体固定安装结构,柜体的背板是一个整体,这样在配电柜内电力设备需要维护或维护时,只有一个打开的工作门,工作人员不易于全面观察配电柜内的电力设备,尤其是电力设备的背面和侧面,工作人员观察不到,不方便针对配电柜的电力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就没法保证检修和维护工作的进行,并且,单个门打开的方式,光线只有一个方向进入配电柜,其他方向的光线没法进入配电柜,光线不足也不利于检修工作的进行,使用不便。
[0003]如公开号为CN115064970A的一种具有除湿除尘功能的配电柜,包括柜体、柜门,所述柜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柜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内部安装有排气扇,所述柜体的顶部连接有位于出风管上方的遮挡机构,所述柜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孔板,所述柜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内部安装有进气扇,所述进风管的下端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下侧固定嵌装有第二防尘网,所述套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围板,所述围板的底部固定嵌装有第二透气板。本专利技术具有除湿除尘的功能,能够有效避免灰尘、湿气进入柜体内部,并能够进行灰尘清理,保证进风管良好的通气性能,保持柜体内部良好的通气、散热效果,该技术方案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柜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柜体背板不可分开,这样工作人员在需要针对配电柜内电力设备进行维护时,不利于全面观察电力设备;2、只具有一个门,光线进入配电柜内的角度只有一个方向,没有其他打开机构,不利于光线从其他方向进入配电柜,不利于提升配电柜内受光面积,不利于检修工作的进行、3、柜体组成不可以相对柜体内部的电力设备进行旋转,不利于将电力设备的各个方向裸露在工作人员的视线之下,不利于电力设备检修和维护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配电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配电柜,包括底座组件和两个侧板,所述底座组件的上方设置有设备安装组件,所述设备安装组件上连接有顶部组件,且所述顶部组件可以在设备安装组件上转动,所述侧板连接在顶部组件上,其中一个侧板上通过铰链连接有柜门,所述顶部组件的后侧设置有背部组件,所述背部组件包括伸缩件一,所述伸缩件一的两端均连接有背板,所述伸缩件一的表面套设有弹性件一,所述背板上开设有异形槽,所述异形槽内壁的顶部连接有伸缩件二,两个伸缩件二的底部通过限定杆相连接。
[0006]可选的,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过线口。
[0007]可选的,所述设备安装组件包括:
[0008]中心杆,连接在所述底板的顶部,用以撑起工作结构;
[0009]安装板,连接在所述中心杆上,用以针对电力设备进行安装;
[0010]支撑板,连接在所述中心杆的顶部,且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凹槽内固定连接有旋转支撑件,所述旋转支撑件的内壁上连接有旋转轴;
[0011]稳定块,连接在所述中心杆上,且所述稳定块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2]可选的,所述顶部组件包括:
[0013]顶板,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上,且所述顶板的内部开设有驱动腔;
[0014]运动口,开设在所述顶板的底部,且所述运动口与驱动腔相连通;
[0015]通槽,开设在所述顶板上,且所述通槽与驱动腔相连通;
[0016]移动板,设置在所述驱动腔的内部,且所述移动板的一侧连接有伸缩件三,所述伸缩件三远离移动板的一端与驱动腔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7]弹性件二,套设在所述伸缩件三的表面,用以提供所述移动板运动的作用力;
[0018]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移动板上,且所述连接板远离移动板的一侧与侧板固定连接;
[0019]固定轴,连接在所述驱动腔的内部,且所述固定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受压块;
[0020]拉力杆,设置在所述通槽的内部,且所述拉力杆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活动块上连接有限位架;
[0021]拉动构成,连接在所述拉力杆上,所述拉动构成用以连接拉力杆与背板;
[0022]位移构成,设置在所述顶板上的凹槽内,用以连接所述顶板和背板,所述位移构成使得背板能够向远离顶板的方向运动。
[0023]可选的,所述拉动构成包括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两端均连接有挂环。
[0024]可选的,所述位移构成包括:
[0025]轨道,连接在所述顶板后侧的凹槽内,且所述轨道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块;
[0026]移动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内部开设的空腔内,且所述移动块上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移动块的一侧与背板固定连接。
[0027]可选的,所述伸缩件一、伸缩件二和伸缩件三均是伸缩杆,伸缩杆能够进行伸长与缩短。
[0028]可选的,所述弹性件一与弹性件二均是弹簧,弹簧在受压或拉伸作用力消失后能够恢复初始长度。
[0029]可选的,所述旋转支撑件是轴承,轴承外环的表面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轴承内环的内壁与所述旋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1]本专利技术的底座组件形成了整个配电柜的底座,并且过线口的设置能够使得电力设备电线通过。
[003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背部组件,使得电力配电柜的背部防护板呈分体式设置,工作人员在需要针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时,可以通过操作两个背板,使得两个背板相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这样可以使得配电柜内安装的电力设备后侧暴露在工作人员的视野之中,这样可以方便针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并且,背部组件打开之后,配合柜门的打开,可以实现配电柜的前后呈开通状态,这样光线易于从两个方向进入配电柜中,光线充足,利于电力设备
检修和维护工作的进行。
[003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设备安装组件,针对需安装在配电柜的电力设备进行安装的同时,使得顶部组件可以进行旋转,设备安装组件上安装板的设置充分利用力配电柜内的空间(侧板、柜门和背板围合的空间)。
[0034]本专利技术通过顶部组件的设置,可以利用工作人员打开背部组件的作用力,拉动构成受到打开两个背板传来的作用力会使得拉力杆运动,拉力杆会通过驱动杆和活动块带动挤压块运动,挤压块挤压受压块,这样使得两个受压块运动,最终会使得两个侧板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两个侧板被撑开,这样可以使得外界光线进入配电柜的角度更多,更多的光线进入配电柜中,有利于电力设备检修和维护工作的进行,位移构成的设置使得背部组件可以向远离顶部组件的方向运动。
[0035]本专利技术通过底座组件、侧板、设备安装组件、顶部组件和背部组件的相互配合,使得工作人员在检修配电柜内的电力设备时,可以打开背部组件,使得两个侧板被撑开,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组件(1)和两个侧板(2),所述底座组件(1)的上方设置有设备安装组件(3),所述设备安装组件(3)上连接有顶部组件(4),且所述顶部组件(4)能够在设备安装组件(3)上转动,所述侧板(2)连接在顶部组件(4)上,其中一个侧板(2)上通过铰链连接有柜门,所述顶部组件(4)的后侧设置有背部组件(5),所述背部组件(5)包括伸缩件一(501),所述伸缩件一(501)的两端均连接有背板(502),所述伸缩件一(501)的表面套设有弹性件一(503),所述背板(502)上开设有异形槽(504),所述异形槽(504)内壁的顶部连接有伸缩件二(505),两个伸缩件二(505)的底部通过限定杆(506)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1)包括底板(101),所述底板(101)上开设有过线口(1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安装组件(3)包括:中心杆(301),连接在所述底板(101)的顶部,用以撑起工作结构;安装板(302),连接在所述中心杆(301)上,用以针对电力设备进行安装;支撑板(303),连接在所述中心杆(301)的顶部,且所述支撑板(303)顶部的凹槽内固定连接有旋转支撑件(304),所述旋转支撑件(304)的内壁上连接有旋转轴(305);稳定块(306),连接在所述中心杆(301)上,且所述稳定块(306)的顶部与支撑板(303)的底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组件(4)包括:顶板(401),连接在所述旋转轴(305)上,且所述顶板(401)的内部开设有驱动腔(402);运动口(403),开设在所述顶板(401)的底部,且所述运动口(403)与驱动腔(402)相连通;通槽(404),开设在所述顶板(401)上,且所述通槽(404)与驱动腔(402)相连通;移动板(405),设置在所述驱动腔(402)的内部,且所述移动板(405)的一侧连接有伸缩件三(406),所述伸缩件三(406)远离移动板(405)的一端与驱动腔(402)的内壁固定连接;弹性件二(407),套设在所述伸缩件三(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耀岿姜茵王嘉寅李一徐濛韩丰蒲耀刘涛刘瑞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西安西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