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截面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4695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截面防护结构,主要涉及电缆防护领域。包括套设在电缆端部外侧的防护帽和防护盖,防护盖上设有通孔,电缆端部穿过通孔后伸入防护帽的内部,防护盖上朝向防护帽的侧面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上设有密封套和连接套,密封套与防护帽的外侧壁螺纹连接,防护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套,连接套滑动连接在转动套的内部,防护帽的内侧沿径向滑动连接有多个滑动架,滑动架上转动连接有压紧轮,压紧轮与电缆的侧面相接触,防护帽内设有弹性罩,电缆的端部伸入弹性罩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能够实现对电缆暴露端部的快速密封操作,且可重复使用,提高了密封防护和拆卸的效率,使得防护更加便捷和环保。使得防护更加便捷和环保。使得防护更加便捷和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截面防护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防护领域,具体是一种电缆截面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缆在使用时,其端部需要进行切割或者连接使用,因此电缆的端部暴露后在运输或者连接前需要对其进行临时密封,现有的密封方式一般是利用电力上的绝缘胶带进行缠绕,每次缠绕和拆卸时很不方便,尤其是对于尺寸较大的电缆来说,缠绕和拆卸时的工作量较大,操作时间较长,影响了电缆使用施工的效率,且造成大量的胶带浪费,因此对电缆暴露端部的防护方式有待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截面防护结构,它能够实现对电缆暴露端部的快速密封操作,且可重复使用,提高了密封防护和拆卸的效率,使得防护更加便捷和环保。
[0004]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电缆截面防护结构,包括套设在电缆端部外侧的防护帽和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上设有通孔,所述电缆端部穿过通孔后伸入防护帽的内部,所述防护盖上朝向防护帽的侧面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密封套和连接套,所述密封套位于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截面防护结构,包括套设在电缆(1)端部外侧的防护帽(2)和防护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3)上设有通孔(4),所述电缆(1)端部穿过通孔(4)后伸入防护帽(2)的内部,所述防护盖(3)上朝向防护帽(2)的侧面转动连接有转盘(5),所述转盘(5)上设有密封套(6)和连接套(7),所述密封套(6)位于防护帽(2)的外侧,所述连接套(7)位于防护帽(2)的内侧,所述密封套(6)与防护帽(2)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所述防护帽(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套(8),所述连接套(7)滑动连接在转动套(8)的内部,所述转动套(8)的一端连接有驱动件,所述防护帽(2)的内侧沿径向滑动连接有多个滑动架(9),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多个滑动架(9)的滑动,所述滑动架(9)上转动连接有压紧轮(10),所述压紧轮(10)与电缆(1)的侧面相接触,所述防护帽(2)内设有弹性罩(11),所述电缆(1)的端部伸入弹性罩(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缆截面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套(8)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滑槽(12),所述连接套(7)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滑块(13),所述滑块(13)滑动连接在滑槽(12)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缆截面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锥齿盘(14)、锥齿轮(15)、螺杆(16),所述锥齿盘(14)固定在转动套(8)的一端,所述螺杆(16)沿径向分布并转动连接在防护帽(2)的内侧壁上,所述锥齿轮(15)固定在螺杆(16)上,多个所述锥齿轮(15)同时与锥齿盘(14)啮合,所述螺杆(16)贯穿滑动架(9)并与其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缆截面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帽(2)的侧壁上阵列分布有多个龙门架(17),所述螺杆(16)转动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晨曦葛丙奎张兵侯慎雷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郓城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