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手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4580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手环,包括拼接外壳,所述拼接外壳内腔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衔接内壳,所述拼接外壳内腔轴心处的两侧均卡接有引导滑筒,且引导滑筒的内腔螺纹连接有推进转杆,所述衔接内壳表面靠近推进转杆的两侧均插接有滑动内壳,所述滑动内壳内腔的两侧均通过切槽固定连接有加压通板。该装置能够对患者的手腕部位进行加压,从而压迫穿刺点防止出血,由于该装置不需要通过胶布对患者的皮肤进行粘贴,所以不会出现撕去胶布时会造成患者皮肤不适的问题,而且该装置的压迫块在对患者进行挤压时,能够通过数据反馈对患者的夹紧力,避免出现患者对佩戴的该装置产生夹紧过度而不适的感觉。的感觉。的感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手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装置
,具体的说是一种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手环。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患者手术过程中或病情发生变化时,多需进行桡动脉穿刺,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穿刺后穿刺点需要加压按压10

15分钟,而术中患者处于麻醉状态,无法自行按压,且不同患者对压力大小耐受程度不一样。加压按压的主要目的是压迫穿刺点防止出血,患者术后回病房大多采用胶布加压包扎,但如压迫太紧压力过大而影响末梢循环,压迫过松或者压迫移位会导致出血、皮下淤青等,此外,撕去胶布时会造成皮肤不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特设计此款一种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手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手环,包括拼接外壳,所述拼接外壳内腔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衔接内壳,所述拼接外壳内腔轴心处的两侧均卡接有引导滑筒,且引导滑筒的内腔螺纹连接有推进转杆,所述衔接内壳表面靠近推进转杆的两侧均插接有滑动内壳,所述滑动内壳内腔的两侧均通过切槽固定连接有加压通板,所述加压通板内腔远离滑动内壳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实心滑板,且实心滑板表面远离滑动内壳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凸板;该装置在使用前,需要先套在使用者的手部,由于拼接外壳的中部贯穿口较大,可以让患者的手直接穿过然后戴在手腕部位,也可以将两侧的拼接外壳打开,将该装置夹在患者的手腕部位,然后将两侧的导线与外部的接收器相连,完成佩戴工作。该装置能够对患者的手腕部位进行加压,从而压迫穿刺点防止出血,由于该装置不需要通过胶布对患者的皮肤进行粘贴,所以不会出现撕去胶布时会造成患者皮肤不适的问题,而且该装置的压迫块在对患者进行挤压时,能够通过数据反馈对患者的夹紧力,避免出现患者对佩戴的该装置产生夹紧过度而不适的感觉。
[0004]优选的,所述滑动内壳内腔远离加压通板的两侧均插接有复合限位带,所述拼接外壳内腔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贯穿口固定连接有外部探测器;所述复合限位带包括关节转壳,所述关节转壳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软带,所述橡胶软带表面远离关节转壳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压迫块,所述压迫块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外接导线。所述滑动内壳的两侧均通过竖直弹簧带与拼接外壳内腔的轴心处滑动连接,所述推进转杆的表面通过螺纹转槽与引导滑筒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推进转杆的底端与滑动内壳表面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拼接外壳的轴心处开设有大贯穿口。所述关节转壳的两端均与滑动内壳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压迫块的表面与手臂转动连接,所述外接导线远离压迫块的一端延伸至拼接外壳的外部,所述转动凸板的两端均通过内转子与拼接外壳的内嵌转动连接。该装置佩戴在患者的手腕部位时,还需要进行调整工作,此时四角的转动凸板均在内转子的作用下进行转动,而转动凸板在转动时,对侧方实心滑块的挤压作用更强,进而推动实心滑块沿着加压通板的内腔滑动,此时加压通板对滑动内壳内腔的压强增大,开始对滑动内壳内腔的复
合限位带加压,使橡胶软带在充气作用下贴紧患者的手腕部位,此时压迫块会与患者的手腕相贴,然后对患者的脉搏进行感应,通过两侧的外接导线将脉搏数值传导给接收器,当患者的脉搏数据异常时,压迫块有可能没有贴紧患者的手腕血管部位,此时可以对关节转壳的内腔进行减压,然后从外部转动拼接外壳进行调整后,保证压迫块能够与患者的手腕血管部位相贴合,进而精准反映患者的脉搏。佩戴该装置时,该装置通过两侧复合限位带的压迫块对患者的脉搏进行夹紧压迫,由于患者脉搏的侧方不需要进行感应监测,所以省去了多余的压迫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而该装置在佩戴后,可以通过转动调整压迫块对患者脉搏的挤压位置,从而避免出现校准操作过程繁琐,增加护士工作量的问题。
[0005]优选的,所述衔接内壳包括侧位软板,所述侧位软板内腔靠近推进转杆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限位压杆,所述限位压杆内腔远离推进转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振动弹簧带,所述振动弹簧带远离推进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外壳,所述滑动外壳表面远离振动弹簧带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加压壳。在压迫块工作时,可以通过两侧的加压通板对患者的手腕进行夹紧限位,从而避免该装置发生松动,此时加压壳侧压滑动外壳,然后滑动外壳通过压缩振动弹簧带的方式将限位压杆向患者的手腕侧方部位挤压,限位压杆通过摩擦力对患者的手腕进行限位。
[0006]优选的,所述加压壳包括剖面半壳,所述剖面半壳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开孔弹簧带,所述剖面半壳的两端均与衔接内壳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衔接内壳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外接夹板,所述外接夹板内腔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控制马达,所述控制马达输出轴的表面通过延长杆固定连接有弧面推板。患者的手腕部位长时间被夹持时,容易出现淤血或血液循环不畅的问题,此时可以通过加压壳周期性地对滑动外壳施加挤压力,从而使被压缩的滑动外壳牵引振动弹簧带,沿着加压通板的内腔往复滑动,随后限位压杆也在不断滑动,进而撞击患者的手腕部位,由于撞击力度较小,所以限位压杆能够对患者的手腕部位进行按摩工作。在压迫块工作时,可以通过两侧的加压通板对患者的手腕进行夹紧限位,从而避免该装置发生松动,患者的手腕部位长时间被夹持时,容易出现淤血或血液循环不畅的问题,此时可以通过限位压杆对患者的手腕部位进行按摩工作,进而起到舒缓患者手腕部位的血液流通的效果。
[0007]优选的,所述加压壳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剖面半壳的表面与衔接内壳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衔接内壳内腔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贯穿通口,所述开孔弹簧带的表面正对贯穿通口,所述弧面推板表面远离延长杆的一侧与剖面半壳的内腔转动连接。在加压壳工作时,两端外接夹板的控制马达控制两侧的弧面推板沿着剖面半壳的内壁进行转动,当弧面推板转动至左右两侧的部位时,两侧的剖面半壳被推开,但是上下两侧的开孔弹簧带被拉开,此时剖面半壳被推向侧方的滑动外壳,并且对其进行挤压,当弧面推板转动至上下两侧的部位时,两侧的剖面半壳被中部的开孔弹簧带拉缩回原位。
[0008]优选的,所述外接夹板内腔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进气切槽,且进气切槽内腔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单向转板,所述单向转板表面远离剖面半壳的一侧卡接有固定挡板,所述单向转板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力磁块。在两侧剖面半壳被拉开的过程中,由于加压壳内腔的空间整体被扩张,所以加压壳内开始吸气,此时两侧的单向转板向靠近弧面推板的一侧转动,打开外接夹板两侧的切槽通口,但是在弧面推板转动到上下两侧的过程中时,两侧剖面半壳会在开孔弹簧带的拉力作用下压缩加压壳内腔的空间,此时单向转板在吸力磁块的
吸附作用下贴紧固定挡板,封闭外接夹板的通口,所以加压壳内腔的气体只能从上方的切槽口喷出,从而对连续工作的外部探测器进行冷却工作。
[0009]优选的,所述外部探测器包括转接通管,所述转接通管远离拼接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壳,所述转动壳内腔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透明壳,所述透明壳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红外线板,所述红外线板两侧的接头处转动连接有分流导板,所述分流导板远离红外线板的一侧卡接有引流板。所述转接通管远离转动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收器,且接收器的内腔通过内置导线与红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手环,包括拼接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外壳(1)内腔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衔接内壳(5),所述拼接外壳(1)内腔轴心处的两侧均卡接有引导滑筒,且引导滑筒的内腔螺纹连接有推进转杆(12),所述衔接内壳(5)表面靠近推进转杆(12)的两侧均插接有滑动内壳(11),所述滑动内壳(11)内腔的两侧均通过切槽固定连接有加压通板(14),所述加压通板(14)内腔远离滑动内壳(11)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实心滑板,且实心滑板表面远离滑动内壳(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凸板(13);所述滑动内壳(11)内腔远离加压通板(14)的两侧均插接有复合限位带(2),所述拼接外壳(1)内腔的前后两侧均通过贯穿口固定连接有外部探测器(3);所述复合限位带(2)包括关节转壳(21),所述关节转壳(2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软带(22),所述橡胶软带(22)表面远离关节转壳(21)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压迫块(23),所述压迫块(23)内腔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外接导线(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内壳(11)的两侧均通过竖直弹簧带与拼接外壳(1)内腔的轴心处滑动连接,所述推进转杆(12)的表面通过螺纹转槽与引导滑筒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推进转杆(12)的底端与滑动内壳(11)表面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拼接外壳(1)的轴心处开设有大贯穿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转壳(21)的两端均与滑动内壳(11)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压迫块(23)的表面与手臂转动连接,所述外接导线(24)远离压迫块(23)的一端延伸至拼接外壳(1)的外部,所述转动凸板(13)的两端均通过内转子与拼接外壳(1)的内嵌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内壳(5)包括侧位软板(51),所述侧位软板(51)内腔靠近推进转杆(12)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限位压杆(52),所述限位压杆(52)内腔远离推进转杆(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振动弹簧带(53),所述振动弹簧带(53)远离推进转杆(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欣王晴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