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房淑霞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型相变储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4516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相变储热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底座上靠近底部处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左右两侧与相邻凹槽的内腔相连通,且所述空腔的内腔设有移动机构,所述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保温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推块、导向杆、密封圈、第二弹簧、圆球、第三弹簧、横杆、固定槽和梯形块这些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顶盖的卡接固定,从而提高使用的稳定性,避免顶盖意外被打开,且通过卡接板、定位杆、第四弹簧和拉板这些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便于对套筒上的限位板进行卡接,从而对复合相变材料的稳定性提供保障,使其能够稳定工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相变储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热的
,具体为一种复合型相变储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热力学一直以来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人们多年来都在积极尝试对热力进行利用,然而热能非常容易散失,故而就需要对热量进行收集储存,以现有科技来说,使用相变材料进行潜热蓄热,使用效率是比较高的,故而一般都会使用相变蓄热罐进行热量的存储。
[0003]现有的复合型相变储热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装置不便于移动,从而导致无法对装置进行运输,且同时保温箱和套筒盖缺乏对其进行卡接的机构,导致装置的稳定性差,此外装置的复合相变材料难以取放,更换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复合型相变储热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型相变储热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底座上靠近底部处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左右两侧与相邻凹槽的内腔相连通,且所述空腔的内腔设有移动机构,所述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保温箱,且所述保温箱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贴合设有顶盖,所述顶盖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握把,且所述顶盖的左右两侧处均设有卡接机构,所述保温箱的内腔靠近底部处设有升降板,且所述升降板上设有提升机构,所述升降板的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且所述保温箱内腔的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第一滑槽的内腔,所述升降板顶部的上方处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若干个套筒,且相邻两个所述套筒之间靠近底部处均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套筒后侧的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竖杆,且所述竖杆的底端与升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套筒的顶部均贴合设有限位板,且若干个所述限位板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设有固定机构,若干个所述套筒内腔的底部处均贴合设有置物盒,且所述置物盒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贯穿设有导热棒,若干个所述套筒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移动孔,若干个所述导热棒的底端分别穿过相邻移动孔的内腔,并延伸至套筒的底部,所述升降板顶部中间位置的上方处设有若干个第一导热板,且若干个所述第一导热板从左至右依次呈线性排列,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导热板相反的一侧处均设有第二导热板,两个所述第二导热板和若干个第一导热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升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导热板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且若干个所述第一导热板上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第二通孔,若干个所述第二通孔和两个第一通孔的内腔均贯穿设有导杆,且所述导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热块,若干个所述导杆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上下两端
分别与导热块和第一导热板或者第二导热板的顶部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导热块的顶部分别与相邻导热棒的底部贴合。
[000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若干个所述支撑块以底座的底部为中心呈矩形阵列状排列。
[0007]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在相邻凹槽内腔的顶部处,且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前侧均铰接有摆动板,两个所述摆动板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承重板,两个所述承重板的底部靠近前后两侧处均铰接有万向轮,所述空腔内腔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矩形槽,且所述矩形槽内腔的顶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旋转轴,且所述旋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形齿轮,所述主动锥形齿轮的左右两侧处均啮合有从动锥形齿轮,两个所述从动锥形齿轮相反的一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蜗杆,且两个所述第二蜗杆相反的一端处均活动连接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顶部均与空腔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蜗杆的前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均啮合有第二蜗轮,且所述第二蜗轮上圆心处贯穿设有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均与空腔的内腔活动连接,且两个所述活动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齿轮,两个所述活动齿轮的后侧均啮合有齿条板,且两个所述齿条板的底部靠近相对的一侧处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两个所述导向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且所述空腔内腔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第二滑槽的内腔,且两个所述齿条板相反的一侧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杆,两个所述连杆相反的一端处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相反的一侧处均铰接有连接杆,且两个所述连接杆相反的一端分别延伸至相邻凹槽的内腔,并分别与相邻的摆动板铰接。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矩形块,所述矩形块固定连接在左侧套筒的左侧靠近顶部处,且所述矩形块的顶部靠近右侧处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腔插接有卡接板,且所述卡接板的顶部与相邻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矩形块上靠近左侧处开设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内腔的右侧处贴合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且所述固定腔的右侧开设有第一滑动孔,所述卡接板上开设有第二滑动孔,且所述定位杆的右端依次穿过第一滑动孔和第二滑动孔的内腔,并与卡槽内腔的右侧贴合,所述滑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拉动杆,且所述固定腔的左侧处开设有第三滑动孔,所述拉动杆的左端穿过第三滑动孔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拉动杆的外侧套设有第四弹簧,且所述第四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固定腔和滑动板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两个螺纹套,两个所述螺纹套分别固定连接在升降板上靠近左右两侧处,且两个所述螺纹套上圆心处均贯穿设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均活动连接有平板,且两个所述平板相反的一侧均与保温箱的内腔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均与保温箱内腔的底部活动连接,左侧所述螺纹杆的外侧靠近底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单槽轮,且右侧所述螺纹杆的外侧靠近底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单槽轮,所述第一单槽轮和第二单槽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保温箱内腔的底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且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蜗杆,且所述第一蜗杆的前侧靠近左端处啮合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固定连接在左侧螺纹杆的外侧靠近底端处。
[0011]优选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固定连接在顶盖左侧的底部处,且所述卡接块上开设有卡接腔,所述卡接腔的内腔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内腔贯穿设有导向杆,且所述卡接腔内腔的顶部处开设有第一移动孔,所述卡接腔的顶部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腔的顶部处贴合设有推块,所述导向杆的顶端穿过第一移动孔的内腔,且延伸至圆形槽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的外侧套设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的外与圆形槽的内腔侧壁贴合,所述推块的顶部开设有开槽,且所述开槽内腔的底部处固定连接有拉把,所述导向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卡接腔内腔的顶部和横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拉动杆,且所述卡接腔的底部开设有第二移动孔,所述保温箱的顶部靠近左侧处开设有放置槽,且所述放置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相变储热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底座(1)上靠近底部处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左右两侧与相邻凹槽的内腔相连通,且所述空腔的内腔设有移动机构,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保温箱(2),且所述保温箱(2)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贴合设有顶盖(3),所述顶盖(3)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握把(4),且所述顶盖(3)的左右两侧处均设有卡接机构,所述保温箱(2)的内腔靠近底部处设有升降板(8),且所述升降板(8)上设有提升机构,所述升降板(8)的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且所述保温箱(2)内腔的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第一滑槽的内腔,所述升降板(8)顶部的上方处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若干个套筒(5),且相邻两个所述套筒(5)之间靠近底部处均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套筒(5)后侧的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竖杆,且所述竖杆的底端与升降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套筒(5)的顶部均贴合设有限位板,且若干个所述限位板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设有固定机构,若干个所述套筒(5)内腔的底部处均贴合设有置物盒(6),且所述置物盒(6)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贯穿设有导热棒,若干个所述套筒(5)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移动孔,若干个所述导热棒的底端分别穿过相邻移动孔的内腔,并延伸至套筒(5)的底部,所述升降板(8)顶部中间位置的上方处设有若干个第一导热板,且若干个所述第一导热板从左至右依次呈线性排列,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导热板相反的一侧处均设有第二导热板,两个所述第二导热板和若干个第一导热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升降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导热板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且若干个所述第一导热板上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第二通孔,若干个所述第二通孔和两个第一通孔的内腔均贯穿设有导杆,且所述导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热块,若干个所述导杆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弹簧(7),且所述第一弹簧(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导热块和第一导热板或者第二导热板的顶部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导热块的顶部分别与相邻导热棒的底部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相变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9),且若干个所述支撑块(9)以底座(1)的底部为中心呈矩形阵列状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相变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在相邻凹槽内腔的顶部处,且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前侧均铰接有摆动板(34),两个所述摆动板(34)的另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承重板,两个所述承重板的底部靠近前后两侧处均铰接有万向轮(35),所述空腔内腔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矩形槽,且所述矩形槽内腔的顶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29),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旋转轴,且所述旋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形齿轮(30),所述主动锥形齿轮(30)的左右两侧处均啮合有从动锥形齿轮(39),两个所述从动锥形齿轮(39)相反的一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蜗杆(32),且两个所述第二蜗杆(32)相反的一端处均活动连接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顶部均与空腔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型相变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蜗杆(32)的前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均啮合有第二蜗轮(31),且所述第二蜗轮(31)上圆心处贯穿设有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均与空腔的内腔活动连接,且两个所述活动杆的底端均
固定连接有活动齿轮(36),两个所述活动齿轮(36)的后侧均啮合有齿条板(38),且两个所述齿条板(38)的底部靠近相对的一侧处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37),两个所述导向块(37)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且所述空腔内腔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两个所述第二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第二滑槽的内腔,且两个所述齿条板(38)相反的一侧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杆,两个所述连杆相反的一端处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淑霞
申请(专利权)人:房淑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