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畜牧业牛类防蚊虫叮咬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4498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畜牧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畜牧业牛类防蚊虫叮咬保护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筒身、防护带和支撑杆,筒身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金属钛,筒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脖颈领口,筒身的后端活动安装有防护带,防护带两侧的筒身底部固定连接有挂钩,挂钩的内侧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亲肤层、中间层、保护层和金属钛之间的相互配合,牛尾敲打到金属钛上,钛可以放大振动效果带动周围布料振动达到驱虫效果,通过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杆和配重球之间相互配合,利用震动弹簧的弹性作用,使支撑杆带动配重球反复上下晃动对金属钛撞击敲打,可以带动周围的点振动,大大提高了驱蚊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畜牧业牛类防蚊虫叮咬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畜牧业
,具体为一种畜牧业牛类防蚊虫叮咬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畜牧业是农业重要组成部门,对满足人们的营养需求、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众所周知,蚊子不仅扰民,而且还传播各种疾病,对于人类是四害之一,其实蚊虫对家禽,对畜牧养殖行业来说,也存在极大的危害,所以需要设计一种牛类防蚊虫叮咬保护装置,其中申请号为“CN207201686U”所公开的“一种畜牧业牛类蚊虫叮咬处保护装置”,其已经解决了当出现蚊虫叮咬的时候,被叮咬处将会产生血迹,从而使牛的皮肤造成腐烂,造成病菌的感染,从而影响了伤口的愈合,对牛带来痛苦的多种弊端,再经过进一步检索发现,申请号为“CN106605973A”所公开的“一种种植园观光用防蚊虫叮咬保护服”,其通过具体的技术结构设置,切实的解决了蚊虫的叮咬严重影响了种植园中的游客的体验,影响了游客到果树种植园游玩和体验生活的积极性等技术弊端,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类似结构的防蚊虫叮咬保护装置还存在诸多缺陷,如:牛被蚊虫叮咬时,一般是通过尾巴抽打,挪动身体和四肢,达到驱虫的目的,但是尾巴的长度有限,对离尾巴比较远的蚊虫无法有效的驱逐,当牛在行走或不抽打尾巴时无法自动对蚊虫进行驱逐,所以需要设计一种畜牧业牛类防蚊虫叮咬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畜牧业牛类防蚊虫叮咬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畜牧业牛类防蚊虫叮咬保护装置,包括筒身、防护带和支撑杆,所述筒身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金属钛,所述筒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脖颈领口,所述筒身的后端活动安装有防护带,所述防护带两侧的筒身底部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的内侧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挂钩的内侧悬挂有环扣皮带,所述金属钛一侧的筒身顶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杆。
[0005]利用防护带从牛肚子底部穿过进行包裹,避免筒身滑落,通过脖颈领口合拢贴合能够对筒身进行加固,由于金属钛材料振动性强,当牛尾抽动敲打到金属钛上时,钛可以放大振动效果,带动周围的布料振动,达到驱虫效果,此外,保护层网孔较密集,振动现象明显,驱虫效果好,亲肤层网眼稀疏,孔径较大,振动微弱,不会对牛造成不适,当牛在行走扭动躯干时,从而能够带动轻绳与配重球进行上下晃动,通过配重球晃动对金属钛不断的进行撞击敲打,可以带动周围的点振动,大大提高了驱蚊效果。
[0006]优选的,所述筒身的内部分别由亲肤层、中间层以及保护层组成,且亲肤层为内层,保护层为外层。筒身的亲肤层棉料是植物纤维,吸湿、透气性好,穿着舒适,中间层的麻布面光洁平整,富有弹性,透气性好,吸湿散热性强,坚韧、耐用、吸汗、爽身,抗霉菌性能好,可以抑制细菌滋生,保护层的尼龙韧性强度比较好,抗拉伸、耐磨性。
[0007]优选的,所述筒身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魔术子贴,防护带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魔术子贴配合的第一魔术母贴。通过第一魔术子贴与第一魔术母贴相贴合,能够将防护带的一端穿过肚子部位固定在筒身前端。
[0008]优选的,所述脖颈领口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魔术母贴,且脖颈领口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魔术母贴配合的第二魔术子贴。通过第二魔术母贴有第二魔术子贴相贴合,能够对牛的脖颈处进行防护包裹。
[0009]优选的,所述脖颈领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锁环,环扣皮带与挂钩之间通过第二锁环限位固定。通过将第一锁环与挂钩进行卡合,可以对脖颈领口进行加固,避免牛剧烈活动时导致脖颈领口分离,通过将第二锁环悬挂在挂钩内侧,能够对筒身进行加固,避免筒身发生滑落。
[0010]优选的,所述挂钩与限位杆之间通过第一活动件活动连接,且挂钩的内侧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的限位槽。利用第一活动件可以方便限位杆向挂钩内侧进行翻转调节,利用限位槽能够对限位杆进行限位,避免限位杆翻转至挂钩外侧。
[0011]优选的,所述环扣皮带的一端活动安装有限位环,且环扣皮带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环配合的限位孔。通过将环扣皮带的一端穿过限位环内,利用限位孔能够方便调节环扣皮带内圈大小,并且能够对环扣皮带进行固定,可以方便将环扣皮带包裹在牛的四肢上。
[0012]优选的,所述筒身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与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二活动件活动连接。利用支撑架能够对支撑杆与第二活动件起到支撑作用,利用第二活动件可以使支撑杆进行调节晃动。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末端固定安装有轻绳,且轻绳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与金属钛配合的配重球。利用轻绳能够将配重球进行拉倒悬挂,通过轻绳拉动配重球可以方便敲击金属钛。
[0014]优选的,所述金属钛与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震动弹簧,挂钩与筒身以及脖颈领口之间通过弹力绳固定连接。利用震动弹簧的弹性作用,能够通过第二活动件使支撑杆反复进行上下晃动,通过弹力绳的弹性拉扯作用,能够对挂钩进行拉扯进行加固。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设置有亲肤层、中间层、保护层和金属钛之间的相互配合,由于钛金属材料振动性强,当牛尾抽动敲打到金属钛上时,钛可以放大振动效果,带动周围的布料振动,达到驱虫效果,筒身由三种丝线交织而成,所以交织而成的布料两条的丝线有平行与相交两种关系,当振动点发生振动时,两条相交的丝线可以在交叉点传播振动,而互相平行的丝线由于距离较近,可以通过气流来传播振动,达到驱虫的目的,此外,保护层网孔较密集,振动现象明显,驱虫效果好,亲肤层网眼稀疏,孔径较大,振动微弱,不会对牛造成不适。
[0017]2、通过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杆和配重球之间相互配合,当牛在行走扭动躯干时,利用震动弹簧的弹性作用,能够使支撑杆反复进行上下晃动,从而能够带动配重球进行上下晃动,通过配重球晃动对金属钛不断的进行撞击敲打,可以带动周围的点振动,大大提高了驱蚊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筒身展开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筒身展开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筒身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架侧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环扣皮带展开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筒身;101、亲肤层;102、中间层;103、保护层;104、金属钛;105、第一魔术子贴;2、脖颈领口;201、第二魔术母贴;202、第二魔术子贴;203、第一锁环;3、弹力绳;4、挂钩;401、限位杆;402、第一活动件;403、限位槽;5、环扣皮带;501、第二锁环;502、限位环;503、限位孔;6、防护带;601、第一魔术母贴;7、支撑架;701、第二活动件;8、支撑杆;801、轻绳;802、配重球;9、震动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6]实施例一...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畜牧业牛类防蚊虫叮咬保护装置,包括筒身(1)、防护带(6)和支撑杆(8),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金属钛(104),所述筒身(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脖颈领口(2),所述筒身(1)的后端活动安装有防护带(6),所述防护带(6)两侧的筒身(1)底部固定连接有挂钩(4),所述挂钩(4)的内侧活动连接有限位杆(401),所述挂钩(4)的内侧悬挂有环扣皮带(5),所述金属钛(104)一侧的筒身(1)顶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杆(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畜牧业牛类防蚊虫叮咬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1)的内部分别由亲肤层(101)、中间层(102)以及保护层(103)组成,且亲肤层(101)为内层,保护层(103)为外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畜牧业牛类防蚊虫叮咬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魔术子贴(105),防护带(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魔术子贴(105)配合的第一魔术母贴(6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畜牧业牛类防蚊虫叮咬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脖颈领口(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魔术母贴(201),且脖颈领口(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魔术母贴(201)配合的第二魔术子贴(20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畜牧业牛类防蚊虫叮咬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菲钟志伟王洋张刚刘鞠善朱慧王德利朱玉马全会崔丹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