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支撑式叠合板接缝结构、施工方法及施工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784353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支撑式叠合板接缝结构、施工方法及施工设备。所述叠合板接缝结构包括底模板,设置于相邻两块叠合板的接缝下方,且所述底模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块叠合板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弹性压板,设置于相邻两块叠合板的接缝上方,且所述弹性压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块叠合板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至少一个对拉螺栓,穿设于所述底模板与所述弹性压板上,以用于限制所述底模板和弹性压板与所述两块叠合板的相对位置。该叠合板接缝结构可以在叠合板施工过程中作为接缝模板而不用下部支撑,节省了下部支模流程,节省成本,节省工期;并且,布置灵活,轻便,可便于施工和运输;此外,施工完成后可拆除,从而能够循环利用。从而能够循环利用。从而能够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支撑式叠合板接缝结构、施工方法及施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免支撑式叠合板接缝结构、施工方法及施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推广,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施工过程中,板与板之间经常需要吊模,传统的做法就是在拼缝处搭好支撑架,在拼缝下方支设模板,最后加固好。或者用铁丝穿过模板,然后将铁丝扎在叠合板的钢筋上。
[0003]目前装配式建筑工程叠合板施工中,吊模加固通常有以下几种:
[0004]第一种是采用钢管搭设脚手架,用模板配合可调节升降头来撑牢模板达到加固的目的。这种加固方法耗费人工太多,投入的钢管扣件等周转材料也较多,加固不牢可能会造成涨模、漏浆。
[0005]第二种就是用铁丝穿过模板,最后将铁丝扎在叠合板钢筋上,达到加固的目的,然而这个加固方法是简单,如果加固不到位仍然会造成涨模漏浆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免支撑式叠合板接缝结构。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免支撑式叠合板接缝施工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设备。
[0009]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免支撑式叠合板接缝结构,包括:
[0011]底模板,设置于相邻两块叠合板的接缝下方,且所述底模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块叠合板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
[0012]弹性压板,设置于相邻两块叠合板的接缝上方,且所述弹性压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块叠合板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
[0013]至少一个对拉螺栓,穿设于所述底模板与所述弹性压板上,以用于限制所述底模板和弹性压板与所述两块叠合板的相对位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底模板包括镀锌钢板和加强角钢;
[0015]所述镀锌钢板的顶部贴合在相邻两块叠合板的底部,所述加强角钢固定于所述镀锌钢板的底部,以用于加强所述镀锌钢板的结构强度。
[0016]进一步地,所述镀锌钢板顶部的两端分别通过粘胶粘贴于相邻两块叠合板的底部;
[0017]或,所述镀锌钢板顶部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相邻两块叠合板的底部。
[0018]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压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支撑螺栓连接于两块叠合板的顶部。
[001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螺栓包括:
[0020]支撑螺杆,设置于所述叠合板上,且所述支撑螺杆的顶端凸伸出所述叠合板的顶
部;
[0021]支撑垫片,套设在所述支撑螺杆上,并压设在所述叠合板的顶部;其中,所述弹性压板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且所述弹性压板套设在所述支撑螺杆上,并压设在所述支撑垫片上方;
[0022]调节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撑螺杆上,以通过旋转的方式靠近或远离所述垫片,从而压紧或松开所述弹性压板的端部。
[0023]进一步地,所述叠合板接缝结构包括多个对拉螺栓,且所述多个对拉螺栓排列呈预设形状;其中,所述预设形状至少包括直线形、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0024]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压板的中部凹陷,形成凹部,所述凹部面向所述相邻两块叠合板的接缝,以使所述弹性压板的下表面超出叠合板现浇混凝土完成面以上。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免支撑式叠合板接缝施工方法,包括:
[0026]在叠合板架设完成后,将底模板贴合在相邻两块叠合板的接缝下方,并将所述底模板的两端分别粘贴在相邻两块叠合板的底部;
[0027]将弹性压板放置于相邻两块叠合板的接缝上方,并将所述弹性压板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块叠合板的顶部连接固定;
[0028]通过对拉螺栓将所述底模板与所述弹性压板压紧固定,以限制所述底模板和弹性压板与所述两块叠合板的相对位置;
[0029]在所述接缝处绑扎钢筋,并将钢筋与所述对拉螺栓相遇处绑扎在一起;
[0030]完成钢筋的绑扎后,浇筑混凝土;
[0031]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所述弹性压板和所述底模板,完成施工。
[0032]进一步地,还包括:
[0033]判断所述对拉螺栓的突出部分是否超过建筑面层,若超过则采用切割机切除,若不超过则无需处理。
[003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建筑施工设备,包括上述叠合板接缝结构。
[003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
[0036]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叠合板接缝结构可以在叠合板施工过程中作为接缝模板而不用下部支撑,节省了下部支模流程,减少下部支模工程量,节省成本,节省工期,尤其是在高支模处更有优势。
[0037]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叠合板接缝结构布置灵活,轻便,可便于施工和运输。
[0038]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叠合板接缝结构在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可拆除,从而能够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0039]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免支撑式叠合板接缝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叠合板接缝结构使用状态下的主视图;
[0041]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叠合板接缝结构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
[0042]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叠合板接缝结构使用状态下的仰视图;
[0043]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免支撑式叠合板接缝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0044]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
[0045]1、底模板;11、镀锌钢板;12、加强角钢;101、双面胶;
[0046]2、弹性压板;21、凹部;
[0047]3、对拉螺栓;31、对拉螺杆;32、上垫片;33、下垫片;34、上螺母;35、下螺母;
[0048]10、叠合板;20、接缝;30、支撑螺栓;301、支撑螺杆;302、支撑垫片;303、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50]<第一实施例>
[0051]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免支撑式叠合板接缝结构,其包括底模板1、弹性压板2和至少一个对拉螺栓3。其中,底模板1和弹性压板2夹设在相邻两块叠合板的接缝两侧,并通过对拉螺栓3进行限位固定,从而在叠合板施工时能够免除下部的支撑,以节省了下部支模流程。
[0052]如图2至图4所示,底模板1设置于相邻两块叠合板10的接缝20下方,并且该底模板1的两端分别与两块叠合板10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底模板1包括镀锌钢板11和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支撑式叠合板接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板,设置于相邻两块叠合板的接缝下方,且所述底模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块叠合板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弹性压板,设置于相邻两块叠合板的接缝上方,且所述弹性压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块叠合板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至少一个对拉螺栓,穿设于所述底模板与所述弹性压板上,以用于限制所述底模板和弹性压板与所述两块叠合板的相对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接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包括镀锌钢板和加强角钢;所述镀锌钢板的顶部贴合在相邻两块叠合板的底部,所述加强角钢固定于所述镀锌钢板的底部,以用于加强所述镀锌钢板的结构强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合板接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锌钢板顶部的两端分别通过粘胶粘贴于相邻两块叠合板的底部;或,所述镀锌钢板顶部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相邻两块叠合板的底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合板接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板的两端分别通过支撑螺栓连接于两块叠合板的顶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合板接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螺栓包括:支撑螺杆,设置于所述叠合板上,且所述支撑螺杆的顶端凸伸出所述叠合板的顶部;支撑垫片,套设在所述支撑螺杆上,并压设在所述叠合板的顶部;其中,所述弹性压板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且所述弹性压板套设在所述支撑螺杆上,并压设在所述支撑垫片上方;调节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撑螺杆上,以通过旋转的方式靠近或远离所述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玉柱曹廷苗晓飞雷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