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4330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连接外壳,通过将连接器组件中圆形凸块对准套管内壁上导向槽,并插入套管内,带动套筒外壁上圆形凸块滑入导向槽内,在通过转动使圆形凸块卡入卡槽内部,使套筒的一端抵接在插接筒的一端端部,套筒内部固定插接的插芯位于插接筒内,另一组插接有光纤的连接器组件同样操作,使两组插芯的端部在插接筒内抵接,能一定程度上避免两组光纤断开连接,同时圆形凸块和卡槽、导向槽的配合,使连接器组件便于拆装,便于二次利用;当两组插芯抵接,两组光纤导通时,能通过限位组件中旋钮带动螺纹杆转动,通过限位块对两组插芯进行辅助压持,能进一步防止两组光纤断开导通,提升两组光纤连接稳定性。提升两组光纤连接稳定性。提升两组光纤连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纤传输
,具体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光纤连接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它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这是光纤连接器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光纤连接器影响了光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各项性能。
[0003]光纤连接器经过长期的发展,对光纤连接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光纤连接器的小型化与制造简单化是目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的光纤连接器由于其安装结构的关系,往往只能够作为一次性用品,二次重复利用较为复杂,无法满足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光纤连接器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通过将连接器组件中套筒上圆形凸块对准套管内壁上导向槽,并插入套管内,带动套筒外壁上圆形凸块滑入导向槽内,在通过转动使圆形凸块卡入卡槽内部,使套筒的一端抵接在插接筒的一端端部,套筒内部固定插接的插芯位于插接筒内,另一组插接有光纤的连接器组件同样操作,使两组插芯的端部在插接筒内抵接,能一定程度上避免两组光纤断开连接,同时圆形凸块和卡槽、导向槽的配合,使连接器组件便于拆装,便于二次利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连接外壳,所述连接外壳的内部安装有插接筒,所述插接筒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连接外壳位于通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连接外壳的两端内部均固定插接有筒座,所述筒座的内部可拆卸插接有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器组件内插接有光纤;
[0007]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通槽的内部,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的内部固定插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连接外壳固定连接有旋钮;
[0008]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插接于筒座的内部,所述套筒的一端固定插接有插芯,且插芯的内部开设有芯孔,所述套筒的另一端固定插接有光纤座,所述光纤的一端穿过光纤座位于芯孔的内部,所述插芯的一端位于插接筒的内部,且两组所述插芯的一端端部抵接。
[0009]优选的,所述筒座包括环形固定板,所述环形固定板固定安装于连接外壳的一端内部,所述环形固定板的内部固定嵌装有套管,且所述套管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外壳的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壁上呈环形阵列安装有四组圆形凸块,所述套管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圆形凸块相适配的卡槽,所述圆形凸块滑动卡接与卡槽的内部。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

6所示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连接外壳1,连接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插接筒2,插接筒2的外壁上呈对称固定安装有两组连接块8,便于通过连接块8对插接筒2进行固定,两组连接块8的一端分别与连接外壳1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插接筒2的顶部开设有通槽3,连接外壳1位于通槽3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组件4,连接外壳1的两端内部均固定插接有筒座5,筒座5的内部可拆卸插接有连接器组件6,连接器组件6内插接有光纤7;
[0031]连接外壳1可以为橡胶材质,也可以为为其他材质,在此不再做过多限定;
[0032]限位组件4包括限位块41,限位块41位于通槽3的内部,限位块4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承42,转动轴承42的内部固定插接有螺纹杆43,螺纹杆43的一端贯穿连接外壳1固定连接有旋钮,连接外壳1的顶部固定嵌装有螺纹套44,螺纹杆43的外壁与螺纹套44的内壁螺纹连接,限位块41位于转动轴承4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45,伸缩杆45的顶部与连接外壳1的内顶部固定连接,便于通过限位组件4中旋钮带动螺纹杆43转动,使限位块41在转动轴承42的配合下移动,伸缩杆45对限位块41移动时进行限位,使限位块41只能上下移动;
[0033]限位块41设置为弧形,且限位块41的外径大小与通槽3的内径相适配,限位块41设置为弹性材料制成,也可以为其他材质,在此不再做过多限定,限位块41的底部与两组插芯62的顶部表面抵接,便于通过限位块41对两组插芯62进行辅助压持,能进一步防止两组光纤7断开导通,提升两组光纤7连接稳定性;
[0034]连接器组件6包括套筒61,套筒61插接于筒座5的内部,套筒61的一端固定插接有插芯62,且插芯62的内部开设有芯孔65,套筒61的另一端固定插接有光纤座63,光纤7的一端穿过光纤座63位于芯孔65的内部,插芯62的一端位于插接筒2的内部,且两组插芯62的一端端部相互抵接,便于使光纤7的内芯穿过芯孔65与另一组穿过芯孔65的光纤7内芯进行导通连接;
[0035]插芯62可以为陶瓷材质,也可以为其他材质,在此不再做过多限定;
[0036]筒座5包括环形固定板51,环形固定板51固定安装于连接外壳1的一端内部,环形固定板51的内部固定嵌装有套管52,且套管52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外壳1的内部,套筒61的外壁上呈环形阵列安装有四组圆形凸块64,套管52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圆形凸块64相适配的卡槽54,圆形凸块64滑动卡接与卡槽54的内部,套管52位于卡槽54的一侧开设有对圆形凸块64进行导向的导向槽53,导向槽53的一侧与卡槽54连通,环形固定板51的一侧与连接外壳1的一端端部齐平,环形固定板51与套管52一体成型设置。
[0037]工作原理:通过将光纤7插接在连接器组件6内,通过将连接器组件6中套筒61上圆
形凸块64对准套管52内壁上导向槽53,并插入套管52内,带动套筒61外壁上圆形凸块64滑入导向槽53内,在通过转动使圆形凸块64卡入卡槽54内部,使套筒61的一端抵接在插接筒2的一端端部,套筒61内部固定插接的插芯62位于插接筒2内,另一组插接有光纤7的连接器组件6同样操作,使两组插芯62的端部在插接筒2内抵接,能一定程度上避免两组光纤7断开连接,同时圆形凸块64和卡槽54、导向槽53的配合,使连接器组件6便于拆装,便于二次利用;
[0038]通过在插接筒2的底部设置限位组件4,当两组插芯62抵接,两组光纤7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连接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插接筒(2),所述插接筒(2)的顶部开设有通槽(3),所述连接外壳(1)位于通槽(3)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组件(4),所述连接外壳(1)的两端内部均固定插接有筒座(5),所述筒座(5)的内部可拆卸插接有连接器组件(6),所述连接器组件(6)内插接有光纤(7);所述限位组件(4)包括限位块(41),所述限位块(41)位于所述通槽(3)的内部,所述限位块(4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承(42),所述转动轴承(42)的内部固定插接有螺纹杆(43),所述螺纹杆(43)的一端贯穿连接外壳(1)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连接器组件(6)包括套筒(61),所述套筒(61)插接于筒座(5)的内部,所述套筒(61)的一端固定插接有插芯(62),且插芯(62)的内部开设有芯孔(65),所述套筒(61)的另一端固定插接有光纤座(63),所述光纤(7)的一端穿过光纤座(63)位于芯孔(65)的内部,所述插芯(62)的一端位于插接筒(2)的内部,且两组所述插芯(62)的一端端部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座(5)包括环形固定板(51),所述环形固定板(51)固定安装于连接外壳(1)的一端内部,所述环形固定板(51)的内部固定嵌装有套管(52),且所述套管(52)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外壳(1)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61)的外壁上呈环形阵列安装有四组圆形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清国王海帆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康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