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结构电镀装置及电镀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4268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壳体结构电镀装置及电镀方法,属于电镀技术领域;壳体结构电镀装置,阴极挂钩与上板固定连接;连接件固位连接于阴极挂钩;辅助阳极通过连接件固位于阴极挂钩一侧,并穿过上板、下板定位于壳体结构内孔中心;上板与下板通过两侧连接杆固定相对位置;支撑座固定连接于下板;两个卡箍分别与左右两侧连接杆活动连接;4个电刷两两一组,每组电刷活动连接于一个卡箍,从前后两侧以点接触方式夹持壳体结构;利用该装置夹持镀件在一定参数和流程下进行电镀。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解决钢壳内深孔底部无镀层的问题,具有装置与壳体结构的接触面积小,装置简单,操作方便,镀后壳体结构内外表面无电镀接触点,镀层外观质量好,耐腐蚀性优良的特点。优良的特点。优良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体结构电镀装置及电镀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壳体结构电镀装置及电镀方法,属于电镀


技术介绍

[0002]电镀是将零件放入镀液中,电化学作用下将镀液中的金属离子沉积于零件表面,零件表面沉积的金属称镀层,如镀铜、镀镍、镀锌镍合金、镀锌等。对于壳体结构零件电镀,如钢壳镀锌,是将钢壳放入锌盐溶液中,钢壳连接电解设备的负极,阳极板连接设备的正极,接通电源,通过电解反应使钢壳上沉积上锌层的过程。目前常用的镀锌液对于外形较简单的钢壳具有较好的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但对于有深孔或盲孔的钢壳,钢壳深凹部位沉积金属镀层的能力较差。现有壳体结构——钢壳要求内外所有表面镀锌,厚度7~11微米,镀后内外表面不允许有电镀接触点。如图1

2所示,钢壳外形为圆筒瓶型,长度250mm,内孔直径φ70mm,底部中心有M20螺纹孔。采用常规的单钩铜丝作为挂具对钢壳镀锌时,镀后钢壳深孔底部约50mm

70mm范围无锌镀层,不满足产品技术要求。
[0003]为提高电镀的外观质量,解决内孔镀层不完整的问题,需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结构电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阴极挂钩、辅助阳极、连接件、上板、连接杆、支撑座、下板、卡箍和电刷;阴极挂钩,用于将钢壳及装置挂于阴极导电杆上,导通负极电流;辅助阳极,用于把部分阳极电流引到壳体结构上电流难以到达的深孔部位,使深孔底部沉积锌层;为棒料,从上到下贯穿壳体结构中心;连接件,用于从上端固定辅助阳极;上板,用于支撑固定阴极挂钩,并用于定位辅助阳极上部;连接杆,用于连接上板和下板,使二者平行固位;支撑座,用于以点接触方式多点支撑壳体结构底部;下板,用于固定支撑座,并用于定位辅助阳极下部;卡箍,用于固定电刷于连接杆;电刷,共4个,两两构成一组,用于从上部左右两侧以点接触方式定位壳体结构,并通过阴极挂钩、上板、连接杆、卡箍和电刷将负极电流导通至壳体结构;阴极挂钩与上板固定连接;连接件固位连接于阴极挂钩;辅助阳极通过连接件固位于阴极挂钩一侧,并穿过上板、下板定位于壳体结构内孔中心;上板与下板通过两侧连接杆固定相对位置;支撑座固定连接于下板;两个卡箍分别与左右两侧连接杆活动连接;4个电刷两两一组,每组电刷活动连接于一个卡箍,从前后两侧以点接触方式夹持壳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位于阴极挂钩和上板之间的支杆,以加强所述装置强度,并提供所述装置取放操作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阳极为外周包裹绝缘材料的导电金属,绝缘材料具有均匀空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阳极的导电金属为不锈钢或电镀金属。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阳极的绝缘材料为表面有孔隙的铁氟龙材质袋子或表面套扎有小孔的铁氟龙套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材质为弹簧钢,夹持壳体结构一端堆焊铜,以便与壳体结构点接触,以及避免划伤壳体结构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和连接杆材质为紫铜。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为板状圆环,设置有凹槽,凹槽内均匀放置若干个由钢夹固定的小钢球,钢球支撑壳体结构底部。9.一种电镀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

9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曙娟陈乐范玉树李超苗晓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北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