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4251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的处理方法,步骤如下:S1.调节工业废水的PH值,得到调节PH值后的工业废水;S2.在调节PH值后的工业废水中加入絮凝剂,进行搅拌,沉淀,得到沉淀后的水体;S3.将沉淀后的水体进行纳滤膜过滤,得到纳滤膜过滤后的水体;S4.将纳滤膜过滤后的水体中加入净水剂,搅拌,静置,进行第二次纳滤膜过滤,得到第二次纳滤膜过滤后的水体;S5.在第二次纳滤膜过滤后的水体中加入阻垢剂,得到阻垢处理后的水体;S6.将阻垢处理后的水体进行膜过滤,得到可排放水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工业废水中的氨氮、镍、铬、COD等有害物质。其中,COD的去除率在99.9%、氨氮的去除率在99.9%。在99.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废水是工艺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0003]工业废水中常兼含有有机物、无机物和重金属,甚至还含有含放射性物质。如Cr、Ni、磷酸盐、氨氮化合物、有机酸等等,需进行处理达标。否则这些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必定会对生态环境及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甚至通过食物链、直接接触的路径而在生物体内富集,对生物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0004]目前,还没有一种高效处理工业废水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工业废水中的氨氮、镍、铬、COD等有害物质。其中,COD的去除率在99.9%、氨氮的去除率在99.9%。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保护一种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步骤如下:
[0007]S1.调节工业废水的PH值,得到调节PH值后的工业废水;
[0008]S2.在调节PH值后的工业废水中加入絮凝剂,进行搅拌,沉淀,得到沉淀后的水体;
[0009]S3.将沉淀后的水体进行纳滤膜过滤,得到纳滤膜过滤后的水体;
[0010]S4.将纳滤膜过滤后的水体中加入净水剂,搅拌,静置,进行第二次纳滤膜过滤,得到第二次纳滤膜过滤后的水体;
[0011]S5.在第二次纳滤膜过滤后的水体中加入阻垢剂,得到阻垢处理后的水体;
[0012]S6.将阻垢处理后的水体进行膜过滤,得到可排放水体。
[0013]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的调节PH值为调节PH值至≤7。
[0014]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的絮凝剂为聚合硫酸氯化铁铝、聚丙烯酰胺、NOC

1的一种或多种。
[0015]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的絮凝剂和调节PH值后的工业废水的固液比为200

300mg/L。
[0016]优选地,步骤S3和S4中,所述的纳滤膜均为NF270

400/34I。
[0017]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的净水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硅藻土30

35份、活性碳20

25份、磺化活性白土8

12份、复合菌剂0.3

0.5份。
[00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复合菌剂包括重量份数比为0.7:1:1.5的沼泽红假单胞菌、氧化硫杆菌、噬菌蛭弧菌。
[0019]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的搅拌的时间为20

30min;所述的静置的时间为5

6h。
[0020]优选地,步骤S5中,所述的阻垢剂为PESA、PASP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1]优选地,步骤S6中,所述的膜过滤为采用反渗透膜进行过滤,所述的反渗透膜为BW30FR

400/34。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工业废水中的氨氮、镍、铬、COD等有害物质。其中,COD的去除率在99.9%、氨氮的去除率在99.9%。
[0024](2)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处理方法得到的达标水体不会再对环境造成污染,可以二次利用,实现废水的循环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27]实施例1
[002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步骤如下:
[0029]S1.调节工业废水的PH值,得到调节PH值后的工业废水;
[0030]S2.在调节PH值后的工业废水中加入絮凝剂,进行搅拌,沉淀,得到沉淀后的水体;
[0031]S3.将沉淀后的水体进行纳滤膜过滤,得到纳滤膜过滤后的水体;
[0032]S4.将纳滤膜过滤后的水体中加入净水剂,搅拌,静置,进行第二次纳滤膜过滤,得到第二次纳滤膜过滤后的水体;
[0033]S5.在第二次纳滤膜过滤后的水体中加入阻垢剂,得到阻垢处理后的水体;
[0034]S6.将阻垢处理后的水体进行膜过滤,得到可排放水体。
[0035]步骤S1中,调节PH值为调节PH值至7。
[0036]步骤S2中,絮凝剂为重量份数比为1:1:2的聚合硫酸氯化铁铝、聚丙烯酰胺、NOC

1。
[0037]步骤S2中,絮凝剂和调节PH值后的工业废水的固液比为250mg/L。
[0038]步骤S3和S4中,纳滤膜均为NF270

400/34I。
[0039]步骤S4中,净水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硅藻土32.5份、活性碳22.5份、磺化活性白土10份、复合菌剂0.4份。
[0040]所述的复合菌剂包括重量份数比为0.7:1:1.5的沼泽红假单胞菌、氧化硫杆菌、噬菌蛭弧菌。
[0041]步骤S4中,搅拌的时间为30min;静置的时间为6h。
[0042]步骤S5中,阻垢剂为PESA。
[0043]步骤S6中,膜过滤为采用反渗透膜进行过滤,反渗透膜为BW30FR

400/34。
[0044]实施例2
[004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步骤如下:
[0046]S1.调节工业废水的PH值,得到调节PH值后的工业废水;
[0047]S2.在调节PH值后的工业废水中加入絮凝剂,进行搅拌,沉淀,得到沉淀后的水体;
[0048]S3.将沉淀后的水体进行纳滤膜过滤,得到纳滤膜过滤后的水体;
[0049]S4.将纳滤膜过滤后的水体中加入净水剂,搅拌,静置,进行第二次纳滤膜过滤,得到第二次纳滤膜过滤后的水体;
[0050]S5.在第二次纳滤膜过滤后的水体中加入阻垢剂,得到阻垢处理后的水体;
[0051]S6.将阻垢处理后的水体进行膜过滤,得到可排放水体。
[0052]步骤S1中,调节PH值为调节PH值至7。
[0053]步骤S2中,絮凝剂为重量份数比为1:1:2的聚合硫酸氯化铁铝、聚丙烯酰胺、NOC

1。
[0054]步骤S2中,絮凝剂和调节PH值后的工业废水的固液比为250mg/L。
[0055]步骤S3和S4中,纳滤膜均为NF270

400/34I。
[0056]步骤S4中,净水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硅藻土30份、活性碳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方法,步骤如下:S1.调节工业废水的PH值,得到调节PH值后的工业废水;S2.在调节PH值后的工业废水中加入絮凝剂,进行搅拌,沉淀,得到沉淀后的水体;S3.将沉淀后的水体进行纳滤膜过滤,得到纳滤膜过滤后的水体;S4.将纳滤膜过滤后的水体中加入净水剂,搅拌,静置,进行第二次纳滤膜过滤,得到第二次纳滤膜过滤后的水体;S5.在第二次纳滤膜过滤后的水体中加入阻垢剂,得到阻垢处理后的水体;S6.将阻垢处理后的水体进行膜过滤,得到可排放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调节PH值为调节PH值至≤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絮凝剂为聚合硫酸氯化铁铝、聚丙烯酰胺、NOC

1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絮凝剂和调节PH值后的工业废水的固液比为200

300mg/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和S4中,所述的纳滤膜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栋赵丞李青波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登大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