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该系统包括外壳、至少一个滤网、旋钮、以及盖板。其中,外壳表面开口形成有第一容置槽以设置滤网,滤网用于过滤空气并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旋钮转动设置在外壳上并且位于第一容置槽上方,并且旋钮的边缘凸起形成按压部。也就是说,旋钮可以通过转动使按压部按压或脱离滤网,从而固定或松开滤网。盖板上设有挂钩,并且在按压部按压滤网时通过挂钩挂置于在旋钮上,从而安装于外壳上。由此,通过设置旋钮可以轻松实现安装滤网和盖板。同时,取下盖板并转动旋钮即可更换滤网,十分方便快捷。十分方便快捷。十分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空气清洁度的问题。通常人们会使用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来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但是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中的滤网需要定期更换。现有的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结构比较复杂,滤网更换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以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更换滤网。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所述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表面开口形成有第一容置槽;至少一个滤网,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以过滤空气并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旋钮,所述旋钮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壳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上方,所述旋钮的边缘凸起形成按压部,所述旋钮通过转动使所述按压部按压或脱离所述滤网;以及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挂钩,所述盖板在所述按压部按压所述滤网时通过所述挂钩挂置于所述旋钮上。
[0005]进一步地,所述旋钮上与所述按压部相对的一侧凹陷形成有承载部;所述挂钩的底部凹陷形成有仿形槽,所述仿形槽与所述承载部相互匹配。
[0006]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锁止结构,以连接固定所述盖板的下端。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上端设有显控面板;所述盖板的上端凹陷形成有避让槽,以露出所述显控面板。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正面设有所述第一容置槽;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朝向所述第一壳体的背面开口形成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背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还包括:导风侧壁,所述导风侧壁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背面并且形成为蜗壳结构;风轮,所述风轮设置于所述导风侧壁的内侧;以及电机,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风轮的中心,并且被配置为驱动所述风轮转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底设有进风口;所述第二容置槽的上侧壁设有出风口。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的背面开口形成有第三容置槽;所述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件,所述控制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容置槽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的背面设有存放槽。
[0013]进一步地,所述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还包括: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以对被滤网过滤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
[00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该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包括外壳、至少一个滤网、旋钮、以及盖板。其中,外壳表面开口形成有第一容置槽以设置滤网,滤网用于过滤空气并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旋钮转动设置在外壳上并且位于第一容置槽上方,并且旋钮的边缘凸起形成按压部。也就是说,旋钮可以通过转动使按压部按压或脱离滤网,从而固定或松开滤网。盖板上设有挂钩,并且在按压部按压滤网时通过挂钩挂置于在旋钮上,从而安装于外壳上。由此,通过设置旋钮可以轻松实现安装滤网和盖板。同时,取下盖板并转动旋钮即可更换滤网,十分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15]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的爆炸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钮按压滤网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钮脱离滤网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壳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
外壳;11
‑
第一壳体;111
‑
容置槽;112
‑
锁止结构;113
‑
显控面板;114
‑
进风口;115
‑
第三容置槽;12
‑
第二壳体;121
‑
第二容置槽;122
‑
出风口;123
‑
存放槽;124
‑
把手;2
‑
滤网;3
‑
旋钮;31
‑
按压部;32
‑
承载部;4
‑
盖板;41
‑
挂钩;411
‑
仿形槽;42
‑
避让槽;5
‑
导风侧壁;6
‑
风轮;7
‑
电机;8
‑
控制器件;9
‑
紫外线灯;10
‑
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技术。为了避免混淆本技术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0029]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0030]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包括外壳1以及安装在外壳1上的盖板4。进一步地,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的爆炸示意图,结合图2所示,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还包括滤网2以及旋钮3。具体地,外壳1的表面开口形成有第一容置槽111,而滤网2设置于第一容置槽111内。更进一步地,旋钮3转动设置在外壳1上并且位于第一容置槽111的上方,同时旋钮3的边缘凸起形成有按压部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钮按压滤网的示意图,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表面开口形成有第一容置槽(111);至少一个滤网(2),所述滤网(2)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槽(111)内,以过滤空气并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旋钮(3),所述旋钮(3)转动设置在所述外壳(1)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容置槽(111)上方,所述旋钮(3)的边缘凸起形成按压部(31),所述旋钮(3)通过转动使所述按压部(31)按压或脱离所述滤网(2);以及盖板(4),所述盖板(4)上设有挂钩(41),所述盖板(4)在所述按压部(31)按压所述滤网(2)时通过所述挂钩(41)挂置于所述旋钮(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3)上与所述按压部(31)相对的一侧凹陷形成有承载部(32);所述挂钩(41)的底部凹陷形成有仿形槽(411),所述仿形槽(411)与所述承载部(32)相互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下端设有锁止结构(112),以连接固定所述盖板(4)的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端设有显控面板(113);所述盖板(4)的上端凹陷形成有避让槽(42),以露出所述显控面板(1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智能空气净化消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壳体(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春,李轩,李振良,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十三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