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弹性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4015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髋关节弹性支具,包括:腰部护具,可拆卸的固定在腰部;腿部护具,套装在大腿上;连接件,被配置为具有中间结构件、一端分别与中间结构件上端铰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一端与中间结构件下端铰接的第三连杆、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均固定在腰部护具上,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的另一端均固定在腿部护具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具既允许关节部位在恢复期间具有一定的活动幅度,又能够起到支撑防护的作用,防止髋关节脱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体验感好,均采用常规部件制作,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髋关节弹性支具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地,涉及一种髋关节弹性支具。

技术介绍

[0002]髋关节由股骨头与髋臼相对构成,属于杵臼关节,髋臼内仅月状面被覆关节软骨,髋臼窝内充满脂肪,可随关节内压的增减而被挤出或吸入,以维持关节内压的平衡。髋关节的主要功能是承重与活动,任何髋关节病损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关节功能,甚至导致髋关节病残。髋关节病损如股骨头坏死、股骨头骨折与脱位、髋臼严重骨折、股骨颈肿瘤致骨缺损等,手术后易脱位,因此需要对髋关节进行适当固定,使髋关节不负重,防止关节脱位,而又能进行早期的屈伸活动。最早时病患做完手术后,担心髋关节脱位或者还未恢复,长期躺在病床上,不能下床活动,有些直接使用纱布固定,不易于病人的康复;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支具被研制出来,医护人员通常在术后让患者穿戴防脱位支具,使手术部位的肌肉与置换关节处更好地愈合。
[0003]髋关节术后的主要矛盾一个是肌肉力量下降,控制髋关节,控制股骨头能力下降,另一个是术后存在创伤性炎症,关节过度活动后会疼痛,但现有的设计中支撑防护设计不合理,结构过于复杂,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髋关节弹性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腰部护具(1),可拆卸的固定在腰部;腿部护具(2),套装在大腿上;连接件(3),被配置为具有中间结构件(31)、一端分别与中间结构件(31)上端铰接的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3)以及一端与中间结构件(31)下端铰接的第三连杆(34)、第四连杆(35),所述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3)的另一端均固定在腰部护具(1)上,第三连杆(34)、第四连杆(35)的另一端均固定在腿部护具(2)上;所述中间结构件(31)包括第一连接端(311)、第二连接端(312)、套筒(313)以及布置在所述套筒(313)内部的弹簧(314),所述第一连接端(311)的一端、第二连接端(312)的一端均延伸到套筒(313)的内部并分别连接弹簧(314)的顶端、底端,所述弹簧(314)在自然状态下的长度小于套筒(313)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关节弹性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311)、第二连接端(312)分别通过圆板(315)连接弹簧(314)的端部,所述套筒(313)端部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台(31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髋关节弹性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311)、第二连接端(312)、弹簧(314)均与圆板(315)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关节弹性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311)、第二连接端(312)远离弹簧(314)的一端均具有连接端通孔(3121),所述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雁张晓乐王欣毕桂娟王琪王健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