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镜手术中腹压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内镜手术中腹压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针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治疗主要为内镜下全层切除术,针对胃黏膜下肿物来说,手术过程为胃镜进入胃内,将起源于固有肌层甚至更深层次的黏膜下肿瘤切除,这一过程涉及到胃的主动穿孔,即胃腔与腹腔相通。在手术过程中,术者为保证清晰的视野需保证胃腔的充盈,这时气体经胃壁进入腹腔使得腹腔压力即腹内压升高,腹内压升高会影响患者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而经胃镜无法将腹腔气体全部排出,患者清醒则会腹胀、腹痛,难以忍受。
[0003]目前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多为注射器排气法,将装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穿刺入腹腔,具体穿刺部位为脐部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上方1厘米偏左或者偏右1~2厘米,将注射器的柄拔出,较高的腹内压会通过针头经过水由注射器排出,我们通过观察气泡冒出来确定排气成功。
[0004]目前此方法存在如下问题:
[0005]1.患者皮下脂肪较厚,注射器无法穿透导致排气失败。2.需要医务人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镜手术中腹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穿刺针(1)、套管(2)、手柄(3)、用于排气的第一支管(4)、第二支管(5)、注有颜色生理盐水的溶液壶(9)、用于监测气压的气体测压仪(6);所述的手柄(3)内部设有交汇的第一通道(301)、第二通道(302)、第三通道(303)、第四通道(304);且所述的第一通道(301)、第二通道(302)的轴向位于同一水平线;交汇点位于手柄(3)内部;所述的套管(2)的首端贯穿手柄(3)的第一通道(301)、第二通道(302),且所述套管(2)的末端延伸出手柄(3)的第一通道(301);所述的第一支管(4)的一端与第三通道(303)连通;所述的第一支管(4)的另一端与溶液壶(9)的底部连通;在第一支管(4)上设有用于控制排气的锁齿轮(7);所述的溶液壶(9)的底部设有只用于排气的单向阀(8);所述的第二支管(5)的一端与第四通道(304)连通;所述的第二支管(5)的另一端与气体测压仪(6)连接;所述的穿刺针(1)穿设在套管(2)中,且穿刺针(1)的针头延伸出套管(2)的末端,所述的穿刺针(1)的针尾延伸出第一通道(301);当穿刺针(1)进行腹腔穿刺时,套管(2)的另一端也随穿刺针(1)进入腹腔,抓住穿刺针(1)的针尾拔出穿刺针(1),由气体通过套管(2)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手术中腹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通道(302)设有橡胶塞(11);所述的穿刺针(1)的针尾穿过橡胶塞(11)延伸出第一通道(3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镜手术中腹压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阀(8)为圆台形结构,并从上底面中心到下底面中心设有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洪纲,林嘉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