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温室内独立设置的装配式太阳能蓄热体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3607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温室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在温室内独立设置的装配式太阳能蓄热体安装结构,包括在温室内独立设置的桁架支撑系统和蓄热体,所述桁架支撑系统由混凝土独立基础、螺栓连接到混凝土独立基础上部的格构式刚柱、螺栓连接到格构式刚柱上部的格构式桁架梁和焊接到格构式桁架梁上部的金属栏杆组成,所述蓄热体固定安装在金属栏杆上。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独立设置的蓄热体,能够仅向室内换热,而不再向室外进行散热,增加了受热面积和向室内的散热面积,能充分利用辐射、传导和对流三种热传递方式进行换热,减少了封装材料及其周围建筑材料对热传递的影响,因此,提高了蓄热材料和太阳能的利用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温室内独立设置的装配式太阳能蓄热体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温室
,具体涉及一种在温室内独立设置的装配式太阳能蓄热体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无论砖墙、土墙或其它蓄热保温墙体,都是将蓄热材料混入、嵌入、叠加到墙体(即掺混型、装填型、外挂型)蓄热,或者用保温材料直接蓄热。蓄热材料在集热、蓄热、散热的同时,又参与了保温隔热、结构承载工作。因此,具有以下共有的缺点:1.保温材料需要较低的导热系数,以使墙体有较高的热阻值;蓄热材料及其封装材料却需要求较高的导热系数,以提高其换热效率。因此,将蓄热材料混入、嵌入、叠加到墙体的构造措施是矛盾的。2.混入、嵌入、叠加到墙体的蓄热材料,实际上其阴面处于散热状态,亦即减少了受热面积和向室内的散热面积;不能被充分利用三种热传递方式换热;蓄热材料的封装容器间壁及其周围的建筑材料,降低了热传导率。因此,其集热、蓄热、散热(向室内散热)效率低下,热损失较大,太阳能利用率低。3.限制了蓄热材料的选择范围。4.限制了封装容器形状、材质的选择范围。5.多数相变蓄热材料有挥发、老化的缺陷,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温室内独立设置的装配式太阳能蓄热体安装结构,包括在温室内独立设置的桁架支撑系统和蓄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支撑系统由混凝土独立基础、螺栓连接到混凝土独立基础上部的格构式刚柱、螺栓连接到格构式刚柱上部的格构式桁架梁和焊接到格构式桁架梁上部的金属栏杆组成,所述蓄热体固定安装在金属栏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温室内独立设置的装配式太阳能蓄热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独立基础上预埋有地脚螺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温室内独立设置的装配式太阳能蓄热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支撑系统和蓄热体与温室墙体之间的距离不少于1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温室内独立设置的装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锐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科立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