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拖架安装结构以及工作井电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345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拖架安装结构,包括有能够固定形成环状结构的前抱箍和后抱箍,所述的前抱箍上设置有向前伸出用于连接电缆托架的连接部;工作井电缆架,包括有固定于工作井内的立柱以及电缆托架,所述的立柱上设置有若干如上所述的电缆拖架安装结构,所述的电缆托架与对应电缆拖架安装结构的前抱箍上的连接部相连接。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工作井电缆架的立柱与电缆托架之间通过类似抱箍的安装结构连接,在前抱箍和后抱箍完全固定前,可整体沿立柱轴向上下移动,方便上下位置的调节。位置的调节。位置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拖架安装结构以及工作井电缆架


[0001]本技术涉及工作井电缆线归整
,具体地说是一种电缆拖架安装结构以及工作井电缆架。

技术介绍

[0002]工作井中分布各种电缆线,如果不对这些电缆线进行归整,这些电缆线便会杂乱无章地悬挂于工作井内,维护极为不便。现在为了使电缆线安装整体,往往会在工作井内设置电缆拖架。
[0003]其中一些电缆托架直接固定于岩壁上,如申请号为CN201720748497.4名称为“一种灵活固定型电缆桥架”的专利申请中便采用这种方式,但是由于岩壁十分坚硬,这会给电缆桥架的固定造成不少麻烦,影响安装效率,而且电缆桥架如果需要上下移动,便需要重新在岩壁上打孔,费时费力。还有一些电缆托架固定于立柱上,如申请号为CN202021037695.8名称为“一种可调节的电缆支架”的专利申请,将电缆托板固定于竖向设置的“C”型钢上,该安装结构虽然能够进行上下位置的调节,但是安装结构复杂,另外,电缆托板如需更换是需要整体拆下,影响更换效率。因此,现有电缆托架的安装结构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之目的是弥补上述之不足,向社会公开一种电缆拖架安装结构以及工作井电缆架,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电缆拖架上下位置的调节。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电缆拖架安装结构,包括有能够固定形成环状结构的前抱箍和后抱箍,所述的前抱箍上设置有向前伸出用于连接电缆托架的连接部。
[000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的措施是:/>[0008]作为改进,所述的连接部的前端设置有内缩段。内缩段的设置,方便电缆托架插入连接部,能够提高安装效率。
[0009]作为改进,所述的连接部的中部成列设置有连接孔。通过成列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固定电缆托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0010]作为改进,所述的连接部与所述前抱箍的连接处两侧分别设置有挤压槽。连接部以及电缆托架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当用螺栓固定时,连接部会发生细微形变,形变后的金属材料填充入挤压槽内,能够避免金属件之间发生“咬死”的现象,便于维修过程的拆卸。
[0011]作为改进,所述的前抱箍和后抱箍的内部分别设置有防滑凸起。防滑凸起的设置,能够增加摩擦力,使固定更为可靠。
[0012]作为改进,所述的前抱箍的两端径向向外弯折形成前固定部,所述的前固定部上设置有前固定孔;所述的后抱箍的两端径向向外弯折形成后固定部,所述的后固定部上对应前固定孔位置设置有后固定孔,所述的前固定部与对应侧的后固定部通过固定件固定,所述的前固定部与对应侧的后固定部通过固定件固定。
[0013]作为改进,所述的连接部与所述前抱箍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采用整体结构,加工方便。
[0014]一种工作井电缆架,包括有固定于工作井内的立柱以及电缆托架,所述的立柱上设置有若干如上所述的电缆拖架安装结构,所述的电缆托架与对应电缆拖架安装结构的前抱箍上的连接部相连接。立柱与电缆托架之间通过类似抱箍的安装结构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在前抱箍和后抱箍完全固定前,可整体沿立柱轴向上下移动,方便上下位置的调节。如果需要更换电缆托架,只需将电缆托架从前抱箍的连接部上拆下即可。
[0015]作为改进,所述的立柱的底部与工作井底部岩层相固定,所述的立柱的顶部与工作井井口径向向内延伸的安装板相固定。
[0016]作为改进,所述的安装板呈环形结构。采用环形结构,以方便立柱安装位置的选择。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
[0018]本技术的一种电缆拖架安装结构,包括前抱箍和后抱箍,并在前抱箍上设置连接部,采用类似抱箍的结构,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一种工作井电缆架,立柱与电缆托架之间通过类似抱箍的安装结构连接,在前抱箍和后抱箍完全固定前,可整体沿立柱轴向上下移动,方便上下位置的调节。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电缆拖架安装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21]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
[0022]图4是图1中前抱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图1中后抱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工作井电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本技术附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名称是:
[0026]前抱箍1、前固定部1a、前固定孔1b、后抱箍2、后固定部2a、后固定孔2b、连接部11、内缩段11a、连接孔11b、挤压槽11c、后抱箍2、电缆托架3、防滑凸起4、固定件5、立柱6、安装板7。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
[0028]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电缆拖架安装结构,包括有能够固定形成环状结构的前抱箍1和后抱箍2,所述的前抱箍1上设置有向前伸出用于连接电缆托架3的连接部11。
[0029]所述的连接部11的前端设置有内缩段11a。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1的主体宽度为18mm,内缩段11a的宽度为16mm,设置内缩段11a便于电缆托架3的插入。
[0030]所述的连接部11的中部成列设置有连接孔11b。
[0031]所述的连接部11与所述前抱箍1的连接处两侧分别设置有挤压槽11c。
[0032]电缆托架3插入连接部11后,利用连接孔11b通过螺栓将电缆托架3与连接部11固定在一起,电缆托架3、前抱箍1以及后抱箍2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采用铝镁合金
制成,当用螺栓固定时,金属件受挤压会发生细微变形,形变后的金属材料填充入挤压槽11c内,能够避免金属件之间发生“咬死”的现象,便于维修过程的拆卸。
[0033]所述的前抱箍1和后抱箍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防滑凸起4。防滑凸起4呈条状结构,沿前抱箍1和后抱箍2的轴向设置,通过防滑凸起4的设置来增加摩擦力,能够使固定更为可靠。
[0034]所述的前抱箍1的两端径向向外弯折形成前固定部1a,所述的前固定部1a上设置有前固定孔1b;所述的后抱箍2的两端径向向外弯折形成后固定部2a,所述的后固定部2a上对应前固定孔1b位置设置有后固定孔2b,所述的前固定部1a与对应侧的后固定部2a通过固定件5固定。固定件5优选为螺栓。
[0035]所述的连接部11与所述前抱箍1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采用整体结构,加工方便。
[0036]如图6所示,一种工作井电缆架,包括有固定于工作井内的立柱6以及电缆托架3,所述的立柱6上设置有若干如上所述的电缆拖架安装结构,所述的电缆托架3与对应电缆拖架安装结构的前抱箍1上的连接部11相连接。
[0037]所述的立柱6的底部与工作井底部岩层相固定,所述的立柱6的顶部与工作井井口径向向内延伸的安装板7相固定。
[0038]所述的安装板7呈环形结构。一般一个工作井内会根据需要设置2

4个电缆架,采用环形结构的安装板7,方便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拖架安装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有能够固定形成环状结构的前抱箍(1)和后抱箍(2),所述的前抱箍(1)上设置有向前伸出用于连接电缆托架(3)的连接部(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拖架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部(11)的前端设置有内缩段(11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拖架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部(11)的中部成列设置有连接孔(11b)。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拖架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部(11)与所述前抱箍(1)的连接处两侧分别设置有挤压槽(11c)。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拖架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前抱箍(1)和后抱箍(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防滑凸起(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缆拖架安装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前抱箍(1)的两端径向向外弯折形成前固定部(1a),所述的前固定部(1a)上设置有前固定孔(1b);所述的后抱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瑜祝嘉泽蒋善江彭延兴魏谟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红杉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