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灸疗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3309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灸疗头结构,包括灸疗头和导烟管,所述灸疗头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置艾内筒、艾灸外筒和外罩,所述外罩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导烟管与第一开口相连通,所述艾灸外筒的顶端向外延展形成环形片,所述置艾内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实现对艾灸外筒、隔热网板、外罩和导烟管的固定,并且采用横向插板插接于外罩及艾灸外筒之间的方式对放置艾柱的置艾内筒进行固定,可快速组装为整体装置,其操作过程快速且方便,且由该连接方式亦可使置艾内筒、艾灸外筒和外罩呈一定间隔形成多层结构,其整体结构可对艾块燃烧所产生热量实现很好的隔热效果。所产生热量实现很好的隔热效果。所产生热量实现很好的隔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灸疗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艾灸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灸疗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艾灸疗法属于中国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其是由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经点燃后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因其能达到保健兼具美容或治疗的特色功效,现已得到广泛关注和大量推广。
[0003]并且,目前市场上也具有针对艾灸疗法进行使用的艾灸仪器,通过将燃烧的艾柱或艾条放置于封闭容器内,并通过网筛处传到热力及药力并避免艾灰掉落,其艾柱或艾条燃烧产生的艾烟通过抽烟设备抽离出去,不会导致用户的不适,享受无烟的艾灸体验。
[0004]然而,在实际操作的灸疗过程中还存有一些弊端,如传统的灸疗盒体大多由外壳、盖体及艾灸燃烧部组成,其中,外壳及艾灸燃烧部通常是一体冲压成型的,在实际使用当中,针对艾灸焚烧过程中由艾烟在外壳内所熏出的污垢,一体冲压成型的灸疗盒体非常不便于清理,且未清理干净的话,在长久使用后易导致生锈从而会具有一定的异味,就会影响艾灸疗效。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灸疗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灸疗头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8](2)技术方案
[0009]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10]一种新型灸疗头结构,包括灸疗头和导烟管,所述灸疗头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置艾内筒、艾灸外筒和外罩,所述外罩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导烟管与第一开口相连通,所述艾灸外筒的顶端向外延展形成环形片,所述置艾内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顶端具有多个横向插板,所述横向插板插设于环形片的顶部与外罩的内壁顶部之间,所述环形片和外罩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外罩的下端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艾灸外筒的下端外壁与第二开口内壁相贴合,所述外罩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有覆盖艾灸外筒下端开口的隔热网板,所述置艾内筒的下端开口朝向隔热网板。
[0011]进一步地,所述置艾内筒的下端设有用于承托艾柱的托架,所述托架呈L型且数量不少于三个,多个所述托架环形等距连接于置艾内筒的下端,所述外罩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上壳体通过螺栓于下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开设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上,所述横向插板插设于环形片顶部与上壳体内壁顶部之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支架包括环形圈和多个连接于环形圈上的第一L形片和第二L
形片,多个所述第一L形片的竖端连接于置艾内筒的外侧,所述第一L形片的横端为横向插板,多个所述第二L形片的竖端连接有同一个环形筒。
[0013]进一步地,所述隔热网板包括环形安装挡片、间隙条和环形板体,所述环形安装挡片与环形板体上设有多个间隙条,相邻所述间隙条之间距离范围为0

0.05mm。
[0014]进一步地,所述置艾内筒沿径向设有随艾柱燃烧端的燃烧行程推动艾柱沿朝向隔热网板方向移动的推送装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推送弹簧,所述推送弹簧靠近隔热网板的一端设有平面螺旋线圈,所述平面螺旋线圈的另一侧设有用于固定艾柱位置的顶针,所述推送弹簧远离隔热网板的一端卡接有与导烟管内壁相抵的环形抵板,所述推送弹簧的直径、线径、圈数及长度与所述置艾内筒的内腔直径及长度呈对应比例关系。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转动连接于外罩外侧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连接有不少于两个的凸球机构,多个所述凸球机构呈环形等距离设于转盘上,所述凸球机构的底部位于隔热网板的底部下方。
[0017]进一步地,所述凸球机构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底端设有安装凹腔,所述安装凹腔内设有按摩凸球,所述转盘上开设有相连通的竖向孔和横向孔,所述调节杆沿竖向贯穿于竖向孔内,所述调节杆上开设有不少于两个的插孔,所述横向孔内设有穿入至调节杆上一个所述插孔内的固定杆。
[0018]进一步地,所述竖向孔和横向孔的数量与凸球机构数量相同,所述固定杆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横向孔内设有与固定杆外侧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0019]进一步地,至少两个所述横向孔内设有固定杆,多个所述调节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环形操作片,所述环形操作片位于外罩外侧。
[0020](3)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通过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实现对艾灸外筒、隔热网板、外罩和导烟管的固定,并且采用横向插板插接于外罩及艾灸外筒之间的方式对放置艾柱的置艾内筒进行固定,可快速组装为整体装置,其操作过程快速且方便,且由该连接方式亦可使置艾内筒、艾灸外筒和外罩呈一定间隔形成多层结构,其整体结构可对艾块燃烧所产生热量实现很好的隔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灸疗头结构的正视剖视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灸疗头结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灸疗头结构灸疗头的爆炸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灸疗头结构环形支架的结构图;
[0026]图5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灸疗头结构灸疗头、转盘与凸球机构的正视剖视图;
[0027]图6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灸疗头结构凸球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灸疗头结构图5中A处放大图。
[0029]附图标记如下:
[0030]1、灸疗头;101、置艾内筒;102、艾灸外筒;103、外罩;104、托架;2、导烟管;3、环形片;4、环形支架;41、环形圈;42、第一L形片;43、第二L形片;44、环形筒;5、横向插板;6、第一
连接件;7、第二连接件;8、隔热网板;81、环形安装挡片;82、间隙条;83、环形板体;9、推送装置;91、推送弹簧;92、平面螺旋线圈;93、顶针;94、环形抵板;10、转盘;11、凸球机构;111、调节杆;112、安装凹腔;113、竖向孔;114、横向孔;115、插孔;116、固定杆;117、环形操作片;12、按摩凸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1

7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2]实施例1
[0033]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新型灸疗头结构,包括灸疗头1和导烟管2,灸疗头1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置艾内筒101、艾灸外筒102和外罩103,外罩103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开口,导烟管2与第一开口相连通,艾灸外筒102的顶端向外延展形成环形片3,置艾内筒1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支架4,环形支架4顶端具有多个横向插板5,横向插板5插设于环形片3的顶部与外罩103的内壁顶部之间,环形片3和外罩103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6连接,外罩103的下端开设有第二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灸疗头结构,包括灸疗头(1)和导烟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灸疗头(1)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置艾内筒(101)、艾灸外筒(102)和外罩(103),所述外罩(103)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导烟管(2)与第一开口相连通,所述艾灸外筒(102)的顶端向外延展形成环形片(3),所述置艾内筒(10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支架(4),所述环形支架(4)顶端具有多个横向插板(5),所述横向插板(5)插设于环形片(3)的顶部与外罩(103)的内壁顶部之间,所述环形片(3)和外罩(103)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6)连接,所述外罩(103)的下端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艾灸外筒(102)的下端外壁与第二开口内壁相贴合,所述外罩(103)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接件(7)连接有覆盖艾灸外筒(102)下端开口的隔热网板(8),所述置艾内筒(101)的下端开口朝向隔热网板(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灸疗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置艾内筒(101)的下端设有用于承托艾柱的托架(104),所述托架(104)呈L型且数量不少于三个,多个所述托架(104)环形等距连接于置艾内筒(101)的下端,所述外罩(103)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上壳体通过螺栓于下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开设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上,所述横向插板(5)插设于环形片(3)顶部与上壳体内壁顶部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灸疗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架(4)包括环形圈(41)和多个连接于环形圈(41)上的第一L形片(42)和第二L形片(43),多个所述第一L形片(42)的竖端连接于置艾内筒(101)的外侧,所述第一L形片(42)的横端为横向插板(5),多个所述第二L形片(43)的竖端连接有同一个环形筒(4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灸疗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网板(8)包括环形安装挡片(81)、间隙条(82)和环形板体(83),所述环形安装挡片(81)与环形板体(83)上设有多个间隙条(82),相邻所述间隙条(82)之间距离范围为0

0.05mm。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保坤丁保浩陈茂彬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康瑞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