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312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染土壤治理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包括混凝土挡墙,所述混凝土挡墙内侧设置有分隔墙,对称位置的所述分隔墙上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上侧设置有滑动支撑架,所述滑动支撑架下侧面等间距设置有滚轮,所述滑动支撑架下部两侧均连接有钢索,所述混凝土挡墙外侧对应所述滑槽位置设置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输出端连接有卷绕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陶瓷滤筒、电极杆、卡固环槽和过滤孔,使得电化学法在处理污染土壤中的铅时,电极杆与土壤之间通过陶瓷滤筒分隔开,并在陶瓷滤筒内和电极杆之间填充电解液,保证土壤与电极之间有效的电泳和电迁移空间,使得电迁移和电渗效率得到保证。使得电迁移和电渗效率得到保证。使得电迁移和电渗效率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铅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染土壤治理修复
,具体为一种铅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人们重点关注对象。其中铅污染土壤较为严重,含铅土壤不仅影响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以及理化性质,而且会二次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并且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造成土壤铅污染的主要原因归结为燃煤、工业用铅以及汽车尾气等。电化学法是在铅污染土壤中插入电极对,通以直流电,铅的带电粒子在电迁移、电渗和电泳等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迁移、富集于阴/阳极,从而去除污染土壤中的铅。
[0003]但是,现有的电化学法在处理污染土壤中的铅时,仅仅通过电极插入到污染土壤内侧,仅仅依靠土壤中的电迁移和电渗将铅的带电粒子富集在电极上,土壤与电极之间缺少有效的电泳和电迁移空间,使得电迁移和电渗效率受到影响,同时,现有的电化学法在处理污染土壤时,电极的位置多为人工插设后固定不变,使得电极杆对土壤中铅的带电粒子富集效果得不到保证,进而保证不了土壤的治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铅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克服了电化学法在处理污染土壤中的铅时,仅仅通过电极插入到污染土壤内侧,仅仅依靠土壤中的电迁移和电渗将铅的带电粒子富集在电极上,土壤与电极之间缺少有效的电泳和电迁移空间,使得电迁移和电渗效率受到影响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铅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包括混凝土挡墙,所述混凝土挡墙内侧设置有分隔墙,对称位置的所述分隔墙上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上侧设置有滑动支撑架,所述滑动支撑架下侧面等间距设置有滚轮,所述滑动支撑架下部两侧均连接有钢索,所述混凝土挡墙外侧对应所述滑槽位置设置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输出端连接有卷绕盘,所述分隔墙内侧与所述卷绕盘对称位置设置有导向轮,所述滑动支撑架上侧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上侧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对称设置有电极杆,所述电极杆外侧套设有陶瓷滤筒,所述陶瓷滤筒上侧设置有卡固环槽,所述陶瓷滤筒外环侧设置有过滤孔。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隔墙和所述混凝土挡墙之间的区域内设置有污染土壤,所述分隔墙为混凝土浇筑制成。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凝土挡墙和所述分隔墙内侧均铺设有钢筋架,所述滑动支撑架与所述分隔墙通过所述滚轮、所述滑槽、所述卷扬机、所述卷绕盘和所述钢索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凝土挡墙底部设置有混凝土底板,
所述陶瓷滤筒伸入到混凝土底板。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板与所述液压缸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液压缸下端与所述滑动支撑架通过螺栓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轮与所述滑动支撑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电极杆与所述陶瓷滤筒通过所述卡固环槽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陶瓷滤筒内侧与所述电极杆之间填充用电解液。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陶瓷滤筒、电极杆、卡固环槽和过滤孔,使得电化学法在处理污染土壤中的铅时,电极杆与土壤之间通过陶瓷滤筒分隔开,并在陶瓷滤筒内和电极杆之间填充电解液,保证土壤与电极之间有效的电泳和电迁移空间,使得电迁移和电渗效率得到保证;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分隔墙、滑槽、卷扬机、卷绕盘、钢索、滚轮、滑动支撑架、液压缸、升降板和电极杆,使得电化学法在处理污染土壤时,卷扬机带动卷绕盘转动,进而带动钢索移动,使得滑动支撑架通过滚轮沿着滑槽横向移动,进而使得电极杆在土壤中的位置得到调节,使得电极杆对土壤中铅的带电粒子富集效果得到保证,保证了土壤的治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铅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铅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铅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中陶瓷滤筒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铅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中分隔墙和滑动支撑架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混凝土挡墙;2、污染土壤;3、分隔墙;4、滑动支撑架;5、升降板;6、电极杆;7、陶瓷滤筒;8、液压缸;9、过滤孔;10、卡固环槽;11、滑槽;12、卷扬机;13、钢索;14、滚轮;15、卷绕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一种铅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包括混凝土挡墙1,混凝土挡墙1内侧设置有分隔墙3,对称位置的分隔墙3上侧设置有滑槽11,滑槽11上侧设置有滑动支撑架4,滑动支撑架4下侧面等间距设置有滚轮14,滑动支撑架4下部两侧均连接有钢索13,混凝土挡墙1外侧对应滑槽11位置设置有卷扬机12,卷扬机12输出端连接有卷绕盘15,分隔墙3内侧与卷绕盘15对称位置设置有导向轮,滑动支撑架4上侧设置有液压缸8,液压缸8上侧设
置有升降板5,升降板5上对称设置有电极杆6,电极杆6外侧套设有陶瓷滤筒7,陶瓷滤筒7上侧设置有卡固环槽10,陶瓷滤筒7外环侧设置有过滤孔9。
[0022]本实施例中,分隔墙3和混凝土挡墙1之间的区域内设置有污染土壤2,分隔墙3为混凝土浇筑制成,分隔墙3可以将混凝土挡墙1内侧的空间分隔成四个空间,污染土壤2可以填充进混凝土挡墙1与分隔墙3之间,进而保证治理修复系统对污染土壤2的治理效果。
[0023]本实施例中,混凝土挡墙1和分隔墙3内侧均铺设有钢筋架,滑动支撑架4与分隔墙3通过滚轮14、滑槽11、卷扬机12、卷绕盘15和钢索13连接,滑动支撑架4可以在卷扬机12的带动下沿着滑槽11移动,进而使得电极杆6在混凝土挡墙1内侧的位置得到调节,进而可以对污染土壤进行有效治理。
[0024]本实施例中,混凝土挡墙1底部设置有混凝土底板,陶瓷滤筒7伸入到混凝土底板,陶瓷滤筒7可以使得电极杆6与污染土壤2之间形成电泳空间,在填充有电解液后,加快土壤中铅的带电粒子向着电极杆6移动富集。
[0025]本实施例中,升降板5与液压缸8通过螺栓连接,液压缸8下端与滑动支撑架4通过螺栓连接,升降板5可以在液压缸8的作用下进行升降调节,进而使得电极杆6的高度满足使用需求,滑动支撑架4可以带动电极杆6进行位置调节。
[0026]本实施例中,滚轮14与滑动支撑架4通过轴承连接,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包括混凝土挡墙(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挡墙(1)内侧设置有分隔墙(3),对称位置的所述分隔墙(3)上侧设置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上侧设置有滑动支撑架(4),所述滑动支撑架(4)下侧面等间距设置有滚轮(14),所述滑动支撑架(4)下部两侧均连接有钢索(13),所述混凝土挡墙(1)外侧对应所述滑槽(11)位置设置有卷扬机(12),所述卷扬机(12)输出端连接有卷绕盘(15),所述分隔墙(3)内侧与所述卷绕盘(15)对称位置设置有导向轮,所述滑动支撑架(4)上侧设置有液压缸(8),所述液压缸(8)上侧设置有升降板(5),所述升降板(5)上对称设置有电极杆(6),所述电极杆(6)外侧套设有陶瓷滤筒(7),所述陶瓷滤筒(7)上侧设置有卡固环槽(10),所述陶瓷滤筒(7)外环侧设置有过滤孔(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墙(3)和所述混凝土挡墙(1)之间的区域内设置有污染土壤(2),所述分隔墙(3)为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英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和蓝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