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2697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升降装置,包括底座、限位座、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装置中通过主动锥齿轮的转动带动两个从动锥齿轮以及联动螺杆同步转动,进而使对接座螺纹联动,通过对接座带动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整体呈交叉式联动,进而实现对工作台整体高度的快速调节,实现快速升降结构,且通过左右两组联动杆结构在底座、工作台之间的左右两侧同步联动,进而使其两端能够均匀受力,进而使工作台能够被稳定抬升,在本装置中限位座的一侧设置有矩形槽口,且矩形槽口与限位座中心处的卡槽贯通,矩形槽口内呈滑动式卡接有圆杆,圆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滑轮,通过限位滑轮的滚动降低联动杆与限位座之间的摩擦力。座之间的摩擦力。座之间的摩擦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升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装置,具体为一种室内升降装置,属于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室内装修是满足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生活需要,合理地组织和塑造具有美感而又舒适、方便的室内环境,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室内装修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室内装修包括了刷漆、贴砖、吊顶等等工艺步骤,传统方式是通过脚手架提升工作人员高度进行作业,但是脚手架通过人工操作进行组装的方式进行安装,组装过程较为繁琐且浪费大量人力,拉高人力成本,影响整体工作效率,因此,则需要使用室内升降装置。
[0003]然而现有的升降装置大多存在着各种问题,例如在专利号CN214059815U所公开的一种建筑用室内升降装置中,其虽然通过电机驱动交叉设置的联动杆进行联动,进而实现对工作台面的快速升降,但是其交叉联动结构仅设置有一组,其结构稳定性不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具体地,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室内升降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室内升降装置,包括:
[0007]支撑机构,其用于对工作人员进行支撑,其包括底座、限位座、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工作台,限位座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上表面以及工作台底部的前后两端,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的中心处通过转杆呈交叉转动式连接,且其上下两端均呈滑动式卡接在限位座的槽口内,且其整体结构在底座、工作台之间左右呈对称式设置有两组;
[0008]联动机构,其用于带动联动杆联动,且其连接在支撑机构上,其包括对接座、联动螺杆、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对接座连接在前后两组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构成的整体结构之间,且其位于工作台的底部,并在其中心处贯穿设置有螺孔,主动锥齿轮转动连接在工作台的底部中心处,联动螺杆水平转动连接在工作台的底部中心线上,且左右呈对称式设置有两根,并呈螺纹转动式连接在对接座的螺孔内,从动锥齿轮设置在联动螺杆的一端,且其与主动锥齿轮啮合对接,且联动螺杆上左右呈对称式设置有两组方向螺纹。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主动锥齿轮上固定有Z形结构的转杆,并在转杆上胶接有一层防滑手胶。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工作台的顶部边缘处固定有防护栏,防护栏采用不锈钢钢管整体焊接构成矩形结构。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底座的底部四角处设置有滚轮座,且滚轮座通
过其顶端的轴承与底座呈转动式连接,并在滚轮座上竖直转动式连接有滚轮。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限位座的一侧设置有矩形槽口,且矩形槽口与限位座中心处的卡槽贯通,矩形槽口内呈滑动式卡接有圆杆,圆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滑轮,限位滑轮位于卡槽内,且圆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转动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均采用高碳钢材料制作构成矩形结构,并在前后相邻两根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之间均设置有横杆。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在本装置中通过主动锥齿轮的转动带动两个从动锥齿轮以及联动螺杆同步转动,进而使对接座螺纹联动,通过对接座带动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整体呈交叉式联动,进而实现对工作台整体高度的快速调节,实现快速升降结构,且通过左右两组联动杆结构在底座、工作台之间的左右两侧同步联动,进而使其两端能够均匀受力,进而使工作台能够被稳定抬升,避免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等情况,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联动杆局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整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联动螺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座,2、限位座,3、第一联动杆,4、第二联动杆,5、限位滑轮,6、滚轮座,7、滚轮,8、工作台,9、对接座,10、联动螺杆,11、从动锥齿轮,12、主动锥齿轮,13、转杆,14、防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室内升降装置,包括:
[0024]支撑机构,其用于对工作人员进行支撑,其包括底座1、限位座2、第一联动杆3、第二联动杆4、工作台8,限位座2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以及工作台8底部的前后两端,第一联动杆3、第二联动杆4的中心处通过转杆呈交叉转动式连接,且其上下两端均呈滑动式卡接在限位座2的槽口内,且其整体结构在底座1、工作台8之间左右呈对称式设置有两组;
[0025]联动机构,其用于带动联动杆联动,且其连接在支撑机构上,其包括对接座9、联动螺杆10、从动锥齿轮11、主动锥齿轮12,对接座9连接在前后两组第一联动杆3、第二联动杆4构成的整体结构之间,且其位于工作台8的底部,并在其中心处贯穿设置有螺孔,主动锥齿轮12转动连接在工作台8的底部中心处,联动螺杆10水平转动连接在工作台8的底部中心线上,且左右呈对称式设置有两根,并呈螺纹转动式连接在对接座9的螺孔内,从动锥齿轮11设置在联动螺杆10的一端,且其与主动锥齿轮12啮合对接,且联动螺杆10上左右呈对称式
设置有两组方向螺纹;
[0026]在本装置中通过主动锥齿轮12的转动带动两个从动锥齿轮11以及联动螺杆10同步转动,进而使对接座9螺纹联动,通过对接座9带动第一联动杆3、第二联动杆4整体呈交叉式联动,进而实现对工作台8整体高度的快速调节,实现快速升降结构,且通过左右两组联动杆结构在底座1、工作台8之间的左右两侧同步联动,进而使其两端能够均匀受力,进而使工作台8能够被稳定抬升,避免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等情况,消除安全隐患。
[0027]实施例二
[0028]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除包括实施例一中的所有技术特征之外,还包括:
[0029]主动锥齿轮12上固定有Z形结构的转杆13,并在转杆13上胶接有一层防滑手胶,使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转动转杆13带动主动锥齿轮12进行转动,并提高握持时的舒适度。
[0030]工作台8的顶部边缘处固定有防护栏14,防护栏14采用不锈钢钢管整体焊接构成矩形结构,通过防护栏14对位于工作台8上的工作人员进行防护,避免跌落。
[0031]底座1的底部四角处设置有滚轮座6,且滚轮座6通过其顶端的轴承与底座1呈转动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其用于对工作人员进行支撑,其包括底座(1)、限位座(2)、第一联动杆(3)、第二联动杆(4)、工作台(8),所述限位座(2)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以及工作台(8)底部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一联动杆(3)、第二联动杆(4)的中心处通过转杆呈交叉转动式连接,且其上下两端均呈滑动式卡接在限位座(2)的槽口内,且其整体结构在底座(1)、工作台(8)之间左右呈对称式设置有两组;联动机构,其用于带动联动杆联动,且其连接在支撑机构上,其包括对接座(9)、联动螺杆(10)、从动锥齿轮(11)、主动锥齿轮(12),所述对接座(9)连接在前后两组第一联动杆(3)、第二联动杆(4)构成的整体结构之间,且其位于工作台(8)的底部,并在其中心处贯穿设置有螺孔,所述主动锥齿轮(12)转动连接在工作台(8)的底部中心处,所述联动螺杆(10)水平转动连接在工作台(8)的底部中心线上,且左右呈对称式设置有两根,并呈螺纹转动式连接在对接座(9)的螺孔内,所述从动锥齿轮(11)设置在联动螺杆(10)的一端,且其与主动锥齿轮(12)啮合对接,且所述联动螺杆(10)上左右呈对称式设置有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万智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踪乾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