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车库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235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1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库管理技术领域,提出了智能车库管理系统,包括车位状态检测电路,车位状态检测电路包括三极管Q1、电容C2、运放U2、电阻R5、变阻器RP1、变压器T1、电容C3和环形线圈L1;环形线圈L1的第一端连接变压器T1的第一输入端,环形线圈L1的第二端通过电容C3连接变压器T1的第二输入端,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5V电源,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5V电源,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通过变阻器RP1连接5V电源,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5接地,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单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检测装置检测容易出现误判断的问题。中车辆检测装置检测容易出现误判断的问题。中车辆检测装置检测容易出现误判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车库管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车库管理
,具体的,涉及智能车库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我国的车辆大量增加,对停车场的需求日趋增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了大家停车方便、快捷,许多车库增添了车辆引导系统,当有车辆进入车库时,由车辆引导系统指引驾驶者将车停进空余车位。已占用的车位由于被车辆检测装置检测到已经有车辆停放,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车辆引导系统不会将驾驶员引入该停车位置,但现有安装在车位处的车辆检测装置容易受到环境或检测装置本身的影响,从而导致当前停车位的使用状态出现误判,这样容易让车辆引导系统误将进入车库的驾驶员带入已经被占用的车位。
[0003]现在常用的车位状态检测方法有超声波车辆检测、红外车辆检测和微波车辆检测等,超声波车辆检测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红外车辆检测方法,由于红外的穿透率较弱,对于室外的车库而言,当遇到雨、雪、雾天气时,红外车辆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将会严重受到影响。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检测方法,以满足现在人们停车方便、快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智能车库管理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检测装置检测容易出现误判断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智能车库管理系统,包括车辆引导系统,所述车辆引导系统用于引导车辆进入空闲停车位,还包括控制单元和车位状态检测电路,所述车辆引导系统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车位状态检测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车位状态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三极管Q1、电阻R3、电容C2、电阻R4、运放U2、电阻R5、变阻器RP1、变压器T1、电容C3和环形线圈L1;
[0007]所述环形线圈L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环形线圈L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容C3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输入端,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
[0008]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1连接5V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阻R3连接5V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容C2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4连接所述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所述变阻器RP1连接5V电源,所述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5接地,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0009]进一步,本技术中所述车位状态检测电路还包括施密特触发器U3,所述施密特触发器U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所述施密特触发器U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0010]进一步,本技术中还包括激光发射电路和激光接收电路,所述激光发射电路
和所述激光接收电路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激光发射电路包括电容C9、电阻R14、运放U7、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感L2、激光发射器U9和电阻R18,所述电容C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电容C9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14连接所述运放U7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7的同相输入端连接Vref参考电源,所述运放U7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5连接所述运放U7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7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6连接所述电阻R17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7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感L2连接所述激光发射器U9的阴极,所述激光发射器的阳极连接5V电源,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阻R18接地。
[0011]进一步,本技术中所述激光发射电路还包括电阻R19和运放U8,所述电阻R1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所述电阻R19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运放U8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放U8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0012]进一步,本技术中所述激光接收电路包括电阻R6、激光接收器U6、运放U1和电阻R7,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5V电源,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激光接收器U6的阴极,所述激光接收器U6的阳极连接所述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接地,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7连接所述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0013]进一步,本技术中所述激光接收电路还包括电容C6、电阻R8、电容C7、电阻R9、运放U4、电阻R10、电容C8、运放U5、电阻R11和电阻R12,所述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8连接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接地,所述运放U4的同相输入端接地,所述运放U4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0连接所述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4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容C8连接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所述运放U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放U5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5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11接地,所述运放U5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2连接所述运放U5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001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15]本技术通过单线圈实现车位状态检测,将环形线圈L1作为传感元件设置在停车位的下方。由于车辆底部有金属部件,当车辆驶入停车位后,会使环形线圈L1的电感量发生变化,车位状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出环形线圈L1电感量的变化,并将该变化信号转为相应的电信号送至控制单元,当控制单元接收到该变化信号,则表明该车位已被占用,否则表明该车位没有被占用。
[0016]其中,车位状态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为:5V电源经电阻R1和电阻R2分压后加至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2两端电压低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压,三极管Q1处于导通状态。当车位没有被占用时,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接地,因此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为低电平,运放U2构成比较电路,运放U2输出高电平至控制单元。当有车辆驶入停车位时,车辆经过环形线圈L1,在车辆往停车位驶入的时候,环形线圈L1的电感量发生变化,同时环形线圈L1周围的磁场也发生变化,从而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中有感应电流,变压器T1
的次级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压,此时三极管Q1形成振荡电路,即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产生一个正弦波振荡信号送至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经运放U2比较后输出一个随着正弦波变化的方波信号至控制单元,此时表明车位已被占用。
[0017]本技术相比于超声波车辆检测和红外车辆检测而言,无论适用于室外车库还是室内车库均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避免车位状态的误判断。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车库管理系统,包括车辆引导系统,所述车辆引导系统用于引导车辆进入空闲停车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和车位状态检测电路,所述车辆引导系统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车位状态检测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车位状态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三极管Q1、电阻R3、电容C2、电阻R4、运放U2、电阻R5、变阻器RP1、变压器T1、电容C3和环形线圈L1;所述环形线圈L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环形线圈L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容C3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输入端,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1连接5V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阻R3连接5V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容C2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电阻R4连接所述运放U2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所述变阻器RP1连接5V电源,所述运放U2的同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5接地,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车库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位状态检测电路还包括施密特触发器U3,所述施密特触发器U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运放U2的输出端,所述施密特触发器U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车库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激光发射电路和激光接收电路,所述激光发射电路和所述激光接收电路均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激光发射电路包括电容C9、电阻R14、运放U7、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感L2、激光发射器U9和电阻R18,所述电容C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电容C9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14连接所述运放U7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7的同相输入端连接Vref参考电源,所述运放U7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5连接所述运放U7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7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16连接所述电阻R17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7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增健娄世慰贾永慧
申请(专利权)人:方宇世家河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