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治团头鲂养殖中细菌性败血症的药物组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或其派生物的配制品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团头鲂养殖中细菌性败血症的药物组合。
技术介绍
[0002]团头鲂又叫武昌鱼,是一种淡水养殖鱼类。随着养殖技术的成熟,团头鲂养殖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在6~9月是团头鲂养殖过程中细菌性疾病的高发时期,主要出现有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败血症。引起的原因主要有:(1)饲养管理不细,鱼池水质老化、恶化、溶氧低,有害物质积累过多,鱼整天生活在不良的水环境中,导致鱼体抵抗力下降,引起感染;(2)饲料营养不全面,投喂不合理,体内脂肪积累过多,肝脏肠道受损,抵抗力下降,引起感染。
[0003]中国专利CN114681538A提供了一种防治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中药超微粉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中,按计量称取大黄、黄芩、黄柏、穿心莲、乌梅和紫花地丁,分别加入粉碎机粉碎,过筛后相互掺混,再过筛后得到成品。使用时,按一定比例与饲料混合,加入粘合剂面粉后制成药饵,晒干后连续投喂一段时间,病情逐渐得到控制,鱼群的食欲恢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治团头鲂养殖中细菌性败血症的药物组合,包括药物成分及复合助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成分以重量份计为:五倍子15~25份、乌梅15~25份、黄连15~25份、大黄15~25份、黄柏10~20份、黄芩10~20份、大青叶5~10份、忍冬藤5~10份;所述复合助悬体由不同氨基酸链结构的第一缀合体及第二缀合体组成,第一缀合体通过异戊二醇与氯乙醛缩二乙醇发生取代后继续与2
‑
溴丙酰溴发生加成反应,随后加成产物经酯化后与L
‑
天冬酰胺发生还原反应而结合,最后端溴基与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聚合,得到第一缀合体,第二缀合体则由加成产物经酯化后与L
‑
赖氨酸通过还原反应结合,其端溴基继续与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发生聚合反应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团头鲂养殖中细菌性败血症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助悬体的添加量为所述药物成分总质量的2.4~4.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防治团头鲂养殖中细菌性败血症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助悬体的制备方法如下,以重量份计:M1、氮气保护下,将2.40~3.10份氢氧化钾与13.30~17.30份异戊二醇混合均匀,加入3.25~4.25份氯乙醛缩二乙醇并进行取代反应;取代反应结束后,加入10~15份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以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有机相经饱和食盐水洗涤、干燥、减压蒸馏去除二氯甲烷,得到取代产物,备用;M2、氮气保护下,另取2.90~3.75份所述取代产物、2.35~3.10份三乙胺与60~80份二氯甲烷混合均匀,加入2.80~3.65份2
‑
溴丙酰溴并进行加成反应;加成反应结束后,过滤收集滤液,滤液经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涤后干燥,随后经减压蒸馏去除二氯甲烷,得到加成产物;另取1.70~2.20份所述加成产物与60~80份二氯甲烷混合均匀,加入70~90份三氟乙酸并进行酯化反应;酯化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去除二氯甲烷及三氟乙酸,得到酯化产物,备用;M3、另取2.75~3.55份L
‑
天冬酰胺、25~30份2
‑
甲基吡啶
‑
N
‑
甲硼烷与100~150份磷酸盐缓冲溶液混合均匀,加入5.85~7.60份所述酯化产物并进行第一还原反应;第一还原反应结束后,经离心处理收集沉淀,沉淀经去离子水洗、冷冻干燥,得到第一还原产物;另取3.30~4.30份所述第一还原产物、9.80~12.75份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与75~100份磷酸盐缓冲溶液混合均匀,加入3.55~4.60份三(2
‑
吡啶甲基)胺及0.55~0.70份氯化铜并在氮气保护下进行第一聚合反应;第一聚合反应结束后,经离心处理收集沉淀,沉淀经去离子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理,郑慧,沈炎波,孙陆宇,汪小东,罗作明,梁世仁,吴有林,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益昕葆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