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集水坑模板防上浮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2064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井、集水坑模板防上浮的装置,包括钢筋混凝土预制板,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上预留有连接螺杆和吊环;箱形模板,侧模和底模上的加固板通过阴角加固件固定连接,对角两个阴角加固件之间通过主梁连接,相对两个加固板之间通过多个水平对撑进行加固,底模与钢筋混凝土预制板通过连接螺杆和对拉螺杆实现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梯井、集水坑模板防上浮的装置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和箱形模板,使装置形成稳定的模板加固体系和抗上浮结构,抗上浮效果好,另外箱形模板顶部不需要压重,有效防止导致吊模模板变形和安全隐患,保证了浇筑成型质量和施工质量,不影响其他工序的实施。不影响其他工序的实施。不影响其他工序的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井、集水坑模板防上浮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抗浮
,具体涉及一种电梯井、集水坑模板防上浮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基础底板施工时会涉及到电梯井、集水坑施工。电梯井、集水坑施工时通常采用吊模,在基础混凝土浇筑时,会出现电梯井、集水坑吊模整体上浮或者侧浮的情况,导致电梯井、集水坑结构严重的质量缺陷,如坑深度不够、井坑尺寸变形等,影响设备安装及使用需求,后期修补处理会对结构造成损伤,产生渗漏的风险,还会额外增加较大的施工成本。
[0003]传统的控制电梯井、集水坑不上浮的方法是将电梯井、集水坑模板安装完成后,采用顶压重量或采用对拉螺杆与底层钢筋网片连接加固使模板不上浮的原理,如申请号为CN201420692334.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的集水坑、电梯井模板底模抗浮装置,利用钢筋拉钩连接上层筋和下层筋、对拉螺杆连接基坑斜面底筋和蝴蝶卡以及支撑钢管对撑最侧边的次龙骨,实现整体模板的稳定性。但采用压重物会占据大量工作面积,影响其他工序的实施,且重物压放过程中容易导致吊模模板变形,对电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集水坑模板防上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铺设于基坑内的基础垫层、防水面层和下层钢筋以及上层钢筋,所述上层钢筋与下层钢筋通过钢筋马镫连接,所述上层钢筋在上部空间中形成一个方形安装空间;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安装于所述防水面层与下层钢筋之间,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内设置有钢筋网片,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上预留有连接螺杆和吊环;箱形模板,所述箱形模板固定安装于方形安装空间内,所述箱形模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侧模和底模,所述侧模的内壁和所述底模上均设置有加固板,所述侧模的阴角设置有阴角加固件,所述侧模和底模上的加固板通过阴角加固件固定连接,对角两个所述阴角加固件之间通过主梁连接,相对两个所述加固板之间通过多个水平对撑进行加固,所述底模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螺杆连接的对拉螺杆,所述底模与所述钢筋混凝土预制板通过连接螺杆和对拉螺杆实现连接,所述连接螺杆与对拉螺杆之间设置有止水件,所述底模顶面通过加固网加固,所述底模上预留有振捣排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梯井、集水坑模板防上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杆与所述连接螺杆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止水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组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梯井、集水坑模板防上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为一段带有止水环和两端螺纹连接头的对拉止水螺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梯井、集水坑模板防上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杆的顶端穿过所述底模上的加固板顶面并通过蝴蝶卡扣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梯井、集水坑模板防上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角加固件为三角形阴角加固件,所述箱形模板内设置有八个三角形阴角加固件,所述主梁设置于位于同一空间对角线上的两个所述三角形阴角加固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煌范强董传喜肖峰张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