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及细菌耐药性的检测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生物芯片
,特别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制备方法及细菌耐药性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细菌感染是导致死亡的原因之一,临床上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但随着种类繁多的抗生素进入市场,人们对抗生素的使用出现滥用的现象,导致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下降,甚至产生耐药性。因此,严格检测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确定抗生素的最佳选择及合理剂量,防止因抗生素滥用而导致耐药菌的出现是医务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临床上对细菌耐药性的检测包括对感染病人的样本采集、体外分离培养以及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等步骤。根据采集病例的样本和菌种的不同,体外分离培养得到单克隆一般需要1至3天,而进一步地对抗生素敏感性进行检测的结果通常需要再耗时1至2天,这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的及时性,甚至有错过疾病最佳治疗时间的风险。对于临床诊疗而言,缩短细菌耐药性的检测周期可以提高疾病被及时治疗的成功率,因此临床上亟需一种对细菌耐药性的快速检测手段。
[0003]现有技术中基于常规药敏实验的分析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及键合在所述基底上的PDMS层,所述PDMS层包括至少一个检测模块,任意一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培养单元及流体通道,其中:所述培养单元用于细菌培养,所述培养单元的两侧开设有若干细菌捕获通道,任意一所述细菌捕获通道的一端封闭且另一端开口;所述流体通道贯穿所述培养单元,所述流体通道为所述培养单元中培养的细菌输送营养及输送所述培养单元中细菌生长产生的代谢物,所述流体通道还用于由流体流动带走伸长出所述捕获通道的细菌以使所述捕获通道中的细菌维持稳定的细胞数量及生长空间;所有所述流体通道的一端共同连接一个流体共享出入口,其另一端分别设置有流体独立出入口;当在选择对所有的所述培养单元中施加相同的细菌或相同的抗生素时选用所述流体共享出入口作为流体的入口,以所述流体共享出入口为起点的流体通过所有所述培养单元;当在选择对所有的所述培养单元中施加不同细菌或不同抗生素时选用所述流体独立出入口作为流体入口,以所述流体独立出入口为起点的流体只经过对应的一个所述培养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至少为2个,且并列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单元的宽度大于所述流体通道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第一个进入所述捕获通道的细菌始终排列在第一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共享出入口通过各个所述流体通道的距离所述培养单元的距离足够远,不同的所述培养单元互不影响;当所述流体共享出入口作为不同的所述培养单元上不同培养条件的流体出口时,所述流体通道足够长,不同所述培养单元互不影响。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在基底上通过等离子键合所述PDMS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包括透明玻璃。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细菌耐药性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将待检测细菌通过所述流体共享出入口注入,由若干个所述流体通道输送至对应的若干个所述培养单元并进入至所述细菌捕获通道内;将含有不同抗生素条件的培养基溶液从所述流体独立出入口进入所述流体通道并经过所述培养单元;采集所述待检测细菌图像;根据所述待检测细菌图像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术强,沈雅欣,李思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