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业务网络选择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1951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多业务网络选择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S1:计算业务组中各业务对应网络属性的合成权重;S2:依据所述合成权重和各业务的优先级,计算各业务的复合网络属性权重;S3:对所述复合网络属性权重进行综合处理,获取业务组的整体网络性能属性权重;S4:依据所述整体网络性能属性权重中各个候选网络与理想参考网络间的相对贴近度,确定目标网络。能够在异构无线网络选择中,根据实际业务需求,智能、高效地选择最优网络。高效地选择最优网络。高效地选择最优网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业务网络选择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
,具体涉及多业务网络选择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各种无线通信技术不仅在覆盖范围、传输速度等网络选择的决策因素方面大不相同,而且各自的应用场景也截然不同。现阶段并不存在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完完全全地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各类业务需求,因此各种无线通信技术将会共同存在于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并将该网络称之为异构无线网络。对于融合了各种无线接入技术的异构无线网络,用户可以在网络覆盖范围、移动性支持、带宽和价格等不同的限定条件之间寻求平衡,移动终端也朝着集多种接入技术为一体、智能选择接入网络的方向发展。
[0003]因此,多模移动终端如何从多种具有不同性能的无线通信技术中,选择对用户来说能够满足其丰富的通信业务需求的最佳网络进行接入,已成为当前异构无线网络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0004]现有技术的异构无线网络接入选择算法主要分为如下单业务和多业务两类。
[0005]一、单业务网络选择算法
[0006](1)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简称为RSS)的网络选择算法在异构无线网络选择算法中最先受到广泛关注的就是该类算法。该类算法会在候选网络的RSS值一旦大于当前连接网络的RSS值时就发生网络切换,因此很容易引起乒乓效应。以往的一些课题研究中提出了如下方法来缓解乒乓效应,出只有在当前连接网络的RSS值小于所设定的RSS阈值,且候选网络的RSS值大于阈值与迟滞电平之和时才触发切换机制。该算法中所设定的RSS阈值以及迟滞电平会因为异构无线网络的特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这两者的大小很难确定,从而导致算法适应能力不够高。若当前连接网络的RSS值小于候选网络的RSS值时,则开启停留时间计时器;若在计时结束之前,候选网络的RSS值始终大于当前连接网络的RSS值,则切换到符合条件的候选网络。该算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所设置的停留时间是不变的,是一个定值。通过计算候选网络的动态的信号阈值、检测移动终端的速度和信号衰弱趋势,从而来共同确定开启停留计时器的时间。当候选网络的信号强度高于阈值且移动终端速度较低、信号强度呈增强趋势时则开启;若在计时结束的时候,切换前提依旧满足,则触发切换机制。该算法的不足之处在于网络选择的准确性不够高,这是由多模移动终端的速度变化具有随机性造成的。此类算法单方面以RSS这一个网络属性参数作为标准进行网络选择接入,因此不适用于必须考虑多种判决参数进行网络选择的异构无线网络场景。
[0007]二、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选择算法
[0008]利用遗传算法对适应度函数进行求解,从而得到各个网络性能属性对应的权重,其次对先前计算得到的权重进行二次运算,从而得到对应候选网络的效用值,最后切换到最大效用值相对应的候选网络。根据基于博弈论的多接入网络选择策略选出的最佳网络是
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得到的,首先构建网络服务质量模型,其次根据各候选网络之间、用户与候选网络之间的相互竞争关系,建立非合作博弈模型和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再次求解先前所构造模型的纳什均衡,最后根据单位价格的QoS来判定接入的最佳网络。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业务网络选择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在异构无线网络选择中,根据实际业务需求,智能、高效地选择最优网络。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实施例提供一种多业务网络选择方法,包括:
[0011]S1:计算业务组中各业务对应网络属性的合成权重;
[0012]S2:依据所述合成权重和各业务的优先级,计算各业务的复合网络属性权重;
[0013]S3:对所述复合网络属性权重进行综合处理,获取业务组的整体网络性能属性权重;
[0014]S4:依据所述整体网络性能属性权重中各个候选网络与理想参考网络间的相对贴近度,确定目标网络。
[0015]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依据各候选网络的网络属性所存在的差异性,将其通过权重形式与实际业务关联起来,从而能够智能、高效地从各个候选网络中智能地选择出与实际业务最匹配的目标网络。
[0016]在一些可行实施例中,所述S4步骤中的整体网络性能属性权重为满足相容性要求的合理整体网络性能属性权重。
[0017]在一些可行实施例中,所述S1步骤包括:
[0018]S11:依据候选网络的数量和网络属性的数量,构造判决矩阵;
[0019]S12:对所述判决矩阵的网络属性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判决矩阵;
[0020]S13:对所述归一化判决矩阵进行线性加权求和计算,得到业务组中各业务对应网络属性的合成权重。
[0021]在一些可行实施例中,所述S11步骤还包括:使用极差变换法对所述构造判决矩阵中的网络属性进行标准化。
[0022]在一些可行实施例中,所述S4步骤包括:
[0023]S401:判断所述整体网络性能属性权重的判决矩阵与所述复合网络属性权重的判决矩阵是否满足相容性要求,若否则返回所述S1中对所述合成权重的判决矩阵进行修改,直至满足相容性要求,获取对应的合理整体网络性能属性权重;
[0024]S402:将所述归一化判决矩阵中的每一列与其在所述合理整体网络性能属性权重中对应的权重值相乘,得到加权归一化矩阵;
[0025]S403:分别确定正参考网络和负参考网络;
[0026]S404:分别计算所述加权归一化矩阵中各个候选网络到所述正参考网络的距离,以及分别计算所述加权归一化矩阵中各个候选网络到所述负参考网络的距离;
[0027]S405:依据各个候选网络到正参考网络的距离以及各个候选网络到负参考网络的距离,计算各个候选网络与理想网络的相对贴近度;
[0028]S406:以相对贴近度最大的候选网络为目标网络。
[0029]在一些可行实施例中,所述网络属性包括带宽、时延、抖动和丢包率。
[0030]在一些可行实施例中,所述S3步骤中,使用群组决策理论对所述复合网络属性权重进行综合处理。
[0031]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业务网络选择系统,包括:
[0032]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业务组中各业务对应网络属性的合成权重;
[0033]第二计算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合成权重和各业务的优先级,计算各业务的复合网络属性权重;
[0034]综合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复合网络属性权重进行综合处理,获取业务组的整体网络性能属性权重;
[0035]确定模块,用于依据所述整体网络性能属性权重中各个候选网络与理想参考网络间的相对贴近度,确定目标网络。
[0036]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0037]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程序;
[0038]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能够实现上述一种多业务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业务网络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计算业务组中各业务对应网络属性的合成权重;S2:依据所述合成权重和各业务的优先级,计算各业务的复合网络属性权重;S3:对所述复合网络属性权重进行综合处理,获取业务组的整体网络性能属性权重;S4:依据所述整体网络性能属性权重中各个候选网络与理想参考网络间的相对贴近度,确定目标网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业务网络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的整体网络性能属性权重为满足相容性要求的合理整体网络性能属性权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多业务网络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包括:S11:依据候选网络的数量和网络属性的数量,构造判决矩阵;S12:对所述判决矩阵的网络属性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判决矩阵;S13:对所述归一化判决矩阵进行线性加权求和计算,得到业务组中各业务对应网络属性的合成权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多业务网络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1步骤还包括:使用极差变换法对所述构造判决矩阵中的网络属性进行标准化。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多业务网络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包括:S401:判断所述整体网络性能属性权重的判决矩阵与所述复合网络属性权重的判决矩阵是否满足相容性要求,若否则返回所述S1中对所述合成权重的判决矩阵进行修改,直至满足相容性要求,获取对应的合理整体网络性能属性权重;S402:将所述归一化判决矩阵中的每一列与其在所述合理整体网络性能属性权重中对应的权重值相乘,得到加权归一化矩阵;S403:分别确定正参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新郑尚宇韩晓光占星期
申请(专利权)人:正孚信安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