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安全应急管理分析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194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数据安全分析技术领域,公开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安全应急管理分析方法及系统,通过对目标应急管理数据进行分类,进而对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进行隐私部分处理,并在处理之后对目标应急管理数据进行开放群体、访问权限和开放时长设置,实现了对应急管理数据的针对性开放,该开放方式综合考虑到每条应急管理数据的隐私保护需求,能够在开放的同时就能够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属于前端保护,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应急管理数据在开放过程中出现隐私泄露风险,大大提高了应急管理数据的开放安全保护力度,从而不仅能够满足应急管理数据的开放需求,还能够最大化地保障隐私安全,应急管理数据开放的长远发展。理数据开放的长远发展。理数据开放的长远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安全应急管理分析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据安全分析
,特别涉及应急管理数据安全分析,具体而言是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安全应急管理分析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等手段,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0003]伴随着当前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使得突发事件发生地越来越频繁,例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传染病等,由于突发事件具有突然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一旦处置不及时,一个很小的突发灾害事件就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而要想达到较为及时的处理效果,就需要事先对突发事件具有较高程度的了解,这时候过往已发生的突发事件相关数据就可以为对当前正在发生的突发事件的快速全面了解提供参考,在这种情况下就存在对历史应急管理数据进行公开的需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相关部门也相应开设了应急管理数据开放平台,为大众提供应急管理数据访问服务。
[0004]由于应急管理数据中时常存在隐私信息,然而目前对应急管理数据的开放都是采用统一、固定化的开放模式,缺乏针对性,且对应急管理数据的隐私保护全依赖于后续大众对应急管理数据访问行为的监测,属于后端保护,很容易因监测不到位导致应急管理数据在开放过程存在隐私泄露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应急管理数据的开放安全保护力度,使得应急管理数据的开放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进一步降低了相关部门对应急管理数据的开放意愿,不利于应急管理数据开放的长远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安全应急管理分析方法及系统,能够有效弥补现有技术中应急管理数据开放存在的缺陷。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安全应急管理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开放的应急管理数据记为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并统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的数量,进而将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按照预设顺序进行编号。
[0007](2)分析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隐私度。
[0008](3)根据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隐私度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划类为普通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和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
[0009](4)将各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的隐私部分进行特殊标记。
[0010](5)判断各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的隐私部分是否具有开放价值,进而据此识别各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隐私部分的处理方式,并进行对应处理。
[0011](6)对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在开放平台上的开放群体进行设置。
[0012](7)对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在开放平台上的访问权限和开放时长进行设置,其中访问权限包括观看和下载。
[0013]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所述分析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隐私度包括以下步骤:(21)从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提取数据归属者。
[0014](22)根据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数据归属者识别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归属主体,其中归属主体包括个人和组织。
[0015](23)将相同归属主体对应的目标应急管理数据进行归类,构成个人对应的目标应急管理数据集合和组织对应的目标应急管理数据集合。
[0016](24)分别从管理信息库中提取个人隐私信息及各项个人隐私信息对应的私密指数和组织隐私信息及各项组织隐私信息对应的私密指数。
[0017](25)依次将个人对应的目标应急管理数据集合中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与个人隐私信息进行匹配,进而将匹配到的个人隐私信息记为特定个人隐私信息,此时统计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存在的特定个人隐私信息数量,并从各项个人隐私信息对应的私密指数中提取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各项特定个人隐私信息对应的私密指数,进而将个人对应的目标应急管理数据集合中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的最大私密指数作为该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隐私度。
[0018](26)按照(25)对组织对应的目标应急管理数据集合中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进行隐私度分析。
[0019]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划类为普通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和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具体划类方式为将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隐私度与设定的隐私度阈值进行对比,若某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隐私度大于设定的隐私度阈值,则将该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划类为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反之则将该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划类为普通目标应急管理数据。
[0020]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判断各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的隐私部分是否具有开放价值具体参照以下步骤:(51)从各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提取具体数据信息,并据此识别各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归类领域。
[0021](52)将各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归类领域与管理信息库中各种归类领域对应的必要开放信息进行匹配,从中匹配出各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必要开放信息。
[0022](53)将各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必要开放信息与该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存在的所有隐私部分依次进行匹配,若某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的某处隐私部分匹配成功,则判断该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的该处隐私部分具有开放价值,反之则判断该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的该处隐私部分不具有开放价值。
[0023]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处理方式包括隐藏处理和显露处理。
[0024]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识别各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隐私部分的处理方式对应的具体操作方式为若某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存在不具有开放价值的隐私部分,则识别该隐私部分的处理方式为隐藏处理,若某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存在具有开放价值的隐私部分,则识别该隐私部分的处理方式为显露处理。
[0025]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种能够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对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在开放平台上的开放群体进行设置包括以下步骤:(61)将普通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在开放平台上的开放群体设置为所有群体。
[0026](62)将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在开放平台上的开放群体设置方式如下:(621)统计各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存在的隐私部分总数量,并获取各处隐私部分对应的处理方式,若某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所有隐私部分的处理方式均为显露处理,则将该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在开放平台上的开放群体设置为所有群体,反之则将该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记为重点应急管理数据。
[0027](622)将重点应急管理数据中处理方式为隐藏处理的隐私部分作为关键隐私部分,并统计重点应急管理数据中存在的关键隐私部分数量。
[0028](623)获取各条重点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有效隐私度,并将其结合关键隐私部分数量分析出各条重点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泄露风险指数η
i...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安全应急管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开放的应急管理数据记为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并统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的数量,进而将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按照预设顺序进行编号;(2)分析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隐私度;(3)根据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隐私度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划类为普通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和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4)将各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的隐私部分进行特殊标记;(5)判断各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的隐私部分是否具有开放价值,进而据此识别各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隐私部分的处理方式,并进行对应处理;(6)对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在开放平台上的开放群体进行设置;(7)对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在开放平台上的访问权限和开放时长进行设置,其中访问权限包括观看和下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安全应急管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隐私度包括以下步骤:(21)从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提取数据归属者;(22)根据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数据归属者识别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归属主体,其中归属主体包括个人和组织;(23)将相同归属主体对应的目标应急管理数据进行归类,构成个人对应的目标应急管理数据集合和组织对应的目标应急管理数据集合;(24)分别从管理信息库中提取个人隐私信息及各项个人隐私信息对应的私密指数和组织隐私信息及各项组织隐私信息对应的私密指数;(25)依次将个人对应的目标应急管理数据集合中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与个人隐私信息进行匹配,进而将匹配到的个人隐私信息记为特定个人隐私信息,此时统计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存在的特定个人隐私信息数量,并从各项个人隐私信息对应的私密指数中提取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各项特定个人隐私信息对应的私密指数,进而将个人对应的目标应急管理数据集合中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的最大私密指数作为该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隐私度;(26)按照(25)对组织对应的目标应急管理数据集合中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进行隐私度分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安全应急管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划类为普通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和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具体划类方式为将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隐私度与设定的隐私度阈值进行对比,若某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隐私度大于设定的隐私度阈值,则将该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划类为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反之则将该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划类为普通目标应急管理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安全应急管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各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的隐私部分是否具有开放价值具体参照以下步骤:(51)从各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提取具体数据信息,并据此识别各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归类领域;
(52)将各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归类领域与管理信息库中各种归类领域对应的必要开放信息进行匹配,从中匹配出各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必要开放信息;(53)将各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必要开放信息与该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存在的所有隐私部分依次进行匹配,若某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的某处隐私部分匹配成功,则判断该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的该处隐私部分具有开放价值,反之则判断该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的该处隐私部分不具有开放价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安全应急管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方式包括隐藏处理和显露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安全应急管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各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隐私部分的处理方式对应的具体操作方式为若某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存在不具有开放价值的隐私部分,则识别该隐私部分的处理方式为隐藏处理,若某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存在具有开放价值的隐私部分,则识别该隐私部分的处理方式为显露处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安全应急管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各条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在开放平台上的开放群体进行设置包括以下步骤:(61)将普通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在开放平台上的开放群体设置为所有群体;(62)将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在开放平台上的开放群体设置方式如下:(621)统计各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存在的隐私部分总数量,并获取各处隐私部分对应的处理方式,若某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中所有隐私部分的处理方式均为显露处理,则将该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在开放平台上的开放群体设置为所有群体,反之则将该条涉密目标应急管理数据记为重点应急管理数据;(622)将重点应急管理数据中处理方式为隐藏处理的隐私部分作为关键隐私部分,并统计重点应急管理数据中存在的关键隐私部分数量;(623)获取各条重点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有效隐私度,并将其结合关键隐私部分数量分析出各条重点应急管理数据对应的泄露风险指数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孙伟利周欢陈桂红张亚姝石志国张琳曾德华万玮邢立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泰豪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