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有色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1837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绝缘薄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透明有色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透明有色复合薄膜,外观匀称,不掉色,不变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工艺简便,将透明薄膜两侧涂敷有色胶水再分别粘贴一层透明薄膜,如此,通过两侧的透明薄膜形成保护层,一方面对有色剂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加强了薄膜的整体强保证其不变形,此外,有色胶水,一方面作为粘合剂,另一方面使薄膜进行着色。进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使生产效率提高30%,能耗减少50%,产能提高50%。高50%。高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明有色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绝缘薄膜材料
,具体涉及透明有色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干式变压器广泛用于局部照明、高层建筑、机场,码头CNC机械设备等场所,简单的说干式变压器就是指铁芯和绕组不浸渍在绝缘油中的变压器:主要由硅钢片组成的铁芯和环氧树脂浇注的线圈组成,高低压线圈之间放置绝缘筒增加电气绝缘,并由垫块支撑和约束线圈,其零部件搭接的紧固件均有防松性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聚酯材料制作的透明有色薄膜作为绝缘筒,起到了良好的绝缘效果。如公开号为CN104157429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干式变压器用绝缘筒,设置于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之间,所述绝缘筒包括分别设于内层和外层的单层薄膜材料层以及设于内层和外层之间的多层预浸式绝缘材料层,所述薄膜材料层的耐温为150℃~220℃,所述绝缘筒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高压线圈和低压线圈的上下两端,所述低压线圈为箔绕不浇注式线圈。还公开了一种上述干式变压器用绝缘筒的制造方法。上述方案具有加工简易、成本低廉、形状可塑的特点,同时具有良好的绝缘特性,方便套装,解决现有绝缘筒普遍存在的加工难、周期长、成本高或形状不规则等问题,尤其适合作为椭圆截面的干式变压器和方形截面的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的绝缘筒。又如公告号为CN103072352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干式变压器用涂覆型复合材料,其特征是由薄膜层、胶粘剂层、有机或无机纤维纸层复合成五层复合材料后,在复合材料的两面各涂覆一层耐高温环氧树脂制成;所述的薄膜层两面通过胶粘剂层与有机或无机纤维纸层相粘结,所述的耐高温环氧树脂可以浸透有机或无机纤维纸层。上述还提供了一种干式变压器用涂覆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薄膜层浸渍胶粘剂后与有机或无机纤维纸层复合成五层复合材料,在制得的复合材料两面均匀涂覆耐高温环氧树脂涂覆液,加热固化后,冷却至室温即得产品。该材料室温贮存期长、耐老化、电气性能优异,适用于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铜(铝)箔绕包层间绝缘。
[0003]现有用于干式变压器绝缘筒的有色透明薄膜是在薄膜的表面上附着有色物质(有色树脂、色浆、色粉),然而附着的有色物质,上色不均匀,容易掉落缺失,无法长久停留在产品表面,产品表面稳定较差,进而影响整干式变压器的整体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透明有色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有色透明薄膜是在薄膜的表面上附着有色物质,上色不均匀,容易掉落缺失,无法长久停留在产品表面,产品表面稳定较差,进而影响整干式变压器的整体品质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透明有色复合薄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透明有色复合薄膜,包括有色层和设于所述有色层两侧的保护层,所述有色层为双面涂覆有有色胶水的透明薄膜,所述有色胶水包括复合胶水和有色溶液,所述复合胶水
与所述有色溶液的体积比为20:(1

2),所述保护层为透明薄膜。
[000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胶水包括甲组分和乙组分,所述甲组分与所述乙组分的体积比为10:1,所述甲组分为固含量53

57%的羟基组分,溶剂为乙酸乙酯;所述乙组分为固含量48

52%的异氰酸酯,溶剂为乙酸乙酯。本专利技术中的羟基组分包括聚酯多元醇。
[000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有色溶液为是30

40mol/L色粉或色浆的丙酮溶液,所述色粉、所述色浆均为金属络合染料。
[000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薄膜为PET聚酯薄膜,所述透明薄膜的厚度为0.25mm

0.35mm。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第二个技术方案为透明有色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用于第一个技术方案所述薄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S1,制备有色胶水;
[0012]S2,在透明薄膜的双面均匀涂敷步骤S1中的有色胶水,再进行高温干燥处理,获得有色层;
[0013]S3,将透明薄膜贴附在步骤S2中有色层的两侧并经过压辊压实,获得透明有色复合薄膜。
[001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0015]S11,将色粉或色浆溶入丙酮溶剂进行溶解,获得有色溶液;
[0016]S12,向步骤S11的有色溶液中加入甲组分和乙组分搅拌均匀并静置消泡,获得有色胶水。
[001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涂敷的具体操作如下:将步骤S1中的有色胶水倒入胶水槽中,再将透明薄膜牵引至胶水槽进行双面涂覆。
[0018]进一步,所述胶水槽中的有色胶水的液位为10

20cm,牵引的速度为5

10m/min。
[001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高温干燥为多段烘箱干燥,第一段的温度为70℃,第二段的温度为80℃,第三段的温度为90℃,每段干燥的时间均为1min。
[002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透明有色复合薄膜,外观匀称,不掉色,不变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工艺简便,是将透明薄膜两侧涂敷有色胶水再分别粘贴一层透明薄膜,如此,通过两侧的透明薄膜形成保护层,一方面对有色剂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加强了薄膜的整体强保证其不变形,此外,有色胶水,一方面作为粘合剂,另一方面使薄膜进行着色。进而,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使生产效率提高30%,能耗减少50%,产能提高50%。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透明有色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透明有色复合薄膜实物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透明有色复合薄膜实物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本实施例提供的透明有色复合薄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27]透明有色复合薄膜,包括有色层和设于有色层两侧的保护层,有色层为双面涂覆有有色胶水的透明薄膜,有色胶水包括复合胶水和有色溶液,复合胶水与所述有色溶液的体积比为20:1,保护层为透明薄膜。
[0028]在本实施例中,复合胶水包括甲组分和乙组分,甲组分与乙组分的体积比为10:1,甲组分为固含量53%的羟基组分,溶剂为乙酸乙酯;乙组分为固含量48%的异氰酸酯,溶剂为乙酸乙酯。
[0029]在本实施例中,有色溶液为色粉或色浆的丙酮溶液,有色溶液的浓度为30mol/L。
[0030]在本实施例中,透明薄膜为PET聚酯薄膜,透明薄膜的厚度为0.25mm。
[0031]本实施例中透明有色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0032]步骤1,将色粉或色浆溶入丙酮溶剂溶解;
[0033]步骤2,加入甲组分、乙组分搅拌20分钟;
[0034]步骤3,将有色胶水放置5分钟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透明有色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色层和设于所述有色层两侧的保护层,所述有色层为双面涂覆有有色胶水的透明薄膜,所述有色胶水包括复合胶水和有色溶液,所述复合胶水与所述有色溶液的体积比为20:(1

2),所述保护层为透明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有色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胶水包括甲组分和乙组分,所述甲组分与所述乙组分的体积比为10:1,所述甲组分为固含量53

57%的羟基组分,溶剂为乙酸乙酯;所述乙组分为固含量48

52%的异氰酸酯,溶剂为乙酸乙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有色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色溶液为是30

40mol/L色粉或色浆的丙酮溶液,所述色粉、所述色浆均为金属络合染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有色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薄膜为PET聚酯薄膜,所述透明薄膜的厚度为0.25mm

0.35mm。5.透明有色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立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立帆绝缘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