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槽压式覆膜机构及包含该机构的水稻旱直播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1834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槽压式覆膜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架、膜卷支撑辊轴、压膜组件,压膜组件包括播种带压膜组件,播种带压膜组件设置在支撑架的后侧下方,播种带压膜组件包括若干等间距分布的槽压式滚轮,槽压式滚轮呈筒状结构,每一个槽压式滚轮均通过一第一连接架与支撑架铰接连接,在每一个槽压式滚轮的圆周侧壁上均设置有两个等间距分布的凹槽,膜卷支撑辊轴设置在支撑架上,且位于压膜组件的上方,槽压式滚压轮的宽度与水稻播种带宽度相同。利用该槽压式覆膜机构内的槽压式滚轮进行水稻播种带的压实时,既不形成抛物面也不存在压膜不实的现象,从而利于水稻种子的芽穿膜而出,从而可提高出苗率,提高水稻产量。提高水稻产量。提高水稻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槽压式覆膜机构及包含该机构的水稻旱直播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
,具体地说是一种槽压式覆膜机构及包含该机构的水稻旱直播机。

技术介绍

[0002]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气候变化和工业、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使本来有限的水资源与农业用水之间的矛盾日趋紧张,抗旱、节水、轻简、高产、高效栽培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水稻覆膜免打孔旱直播是一项节水、节本、增效的栽培模式,但目前水稻覆膜免打孔旱直播机械存在诸多缺点和不足,难以充分发挥水稻覆膜免打孔旱直播栽培的优势。水稻覆膜免打孔旱直播栽培要求覆盖地膜后,对播种带进行滚轮压膜,使地膜紧贴播种带的土壤表面,并且在膜上覆盖一定的土壤,才能确保水稻种子发芽穿出地膜出苗。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496092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稻旱直播覆膜一体机,包括浇水组件、播种组件、镇压轮组件、覆土组件、框架、限深轮组件;所述浇水组件包括浇水管和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安装在拖拉机前方;所述播种组件包括种箱、排种器和播种管;所述镇压组件包括高度调整组件和镇压轮;所述覆土组件包括覆土轮和覆土防护罩;所述覆膜组件包括放膜轴组件和导向轮。在该覆膜一体机中,其采用镇压轮实现水稻播种带上的地膜的滚压,由于播种带的土壤存在坑洼不平的问题且加上镇压轮同时横跨在几条水稻播种带上,在镇压轮进行滚压时,虽然压膜形成平面,但很容易在膜下产生空隙,在空隙处的水稻芽尖遇到空气后胚芽鞘迅速破裂,从而失去穿膜出苗能力,导致水稻出苗率低。
[0004]授权公告号为CN21625387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稻旱直播浇水施肥覆膜一体机,包括浇水组件、施肥组件、播种组件、旋耕组件、前球形开沟组件、覆土组件、覆膜组件、框架、后球形压膜轮组件、传动组件、限深轮组件。还包括前球形开沟轮组件,其中前球形开沟轮组件中的前球形开沟轮一由前球形开沟轮轴贯穿于开沟球体中;另外还包括后球形压膜轮组件,其中后球形压膜轮组件中的后球形压膜轮由后球形压膜轮轴贯穿于压膜球体中,且压膜球体直径小于开沟球体。在该覆膜一体机中,其采用球形压膜轮实现水稻播种带上的地膜的压置,因球形压膜轮的外侧壁呈平滑的弧形状,从而在球形压膜轮从水稻播种带上压过后形成开口向上的抛物面,导致多数水稻种子的芽向不能与膜面垂直,使水稻芽伸长穿膜方向被改变,沿着抛物曲面的切线方向生长而不能穿膜出苗,严重影响了水稻种子发芽穿膜出苗率,导致缺苗断垄,产量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槽压式覆膜机构及一种水稻旱直播机,利用该槽压式覆膜机构内的槽压式滚轮进行水稻播种带的压实时,既不形成抛物面也不存在压膜不实的现象,从而利于水稻种子的芽穿膜而出,从而可提高出苗率,提高水稻产量。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槽压式覆膜机构,包括支撑架、膜卷支撑辊轴、压膜组件,所述压膜组件包括播种带压膜组件,所述播种带压膜组件设置在
所述支撑架的后侧下方,所述播种带压膜组件包括若干等间距分布的槽压式滚轮,所述槽压式滚轮呈筒状结构,每一个所述槽压式滚轮均通过一第一连接架与所述支撑架铰接连接,在每一个所述槽压式滚轮的圆周侧壁上均设置有两个等间距分布的凹槽,所述膜卷支撑辊轴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压膜组件的上方,所述槽压式滚压轮的宽度与水稻播种带宽度相同。
[0007]优选地,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一位于所述压膜组件前方的缩膜组件,所述缩膜组件包括前压缩组件和后压缩组件,所述前压膜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轴和前压轮,若干所述前压轮等间距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轴上,所述第一支撑轴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后压缩组件包括第二支撑轴和后压轮,若干所述后压轮等间距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轴上,所述第二支撑轴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若干所述前压轮和若干所述后压轮呈左右交错状态分布,且后压轮的前部位于两个相邻的前压轮的间隙之间。
[0008]进一步地,所述压膜组件还包括两个边压轮,两个所述边压轮分别分布在所述播种带压膜组件的左右两侧,且边压轮通过一第二连接架与所述支撑架铰接连接。
[0009]进一步地,在所述边压轮和槽压式滚轮的左右两侧均设置一压紧机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支撑底座、限位螺纹杆、弹簧,所述支撑底座铰接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架或第二连接架的侧边上,所述限位螺纹杆底部与支撑底座固定连接,上部套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对应设置的限位支耳上一长圆孔内,在所述限位螺纹杆的上部设置有两个位于所述限位支耳上方的限位螺母,所述弹簧套置在所述限位螺纹杆上,且弹簧夹持在限位支耳与支撑底座之间。
[0011]进一步地,在所述膜卷支撑辊轴的两端均设置一阻尼轴承,所述阻尼轴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0012]进一步地,在所述膜卷支撑辊轴上套置有一卷地膜。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水稻旱直播机,包括上述内容所述的槽压式覆膜机构。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制造便利;槽压式滚轮呈筒状结构,从而在槽压式滚轮滚压水稻播种带时,实现平面滚压,整个水稻播种带横截面被压平,不存在抛物面使得水稻的芽不会沿着曲线生长,继而利于其直接穿过地膜实现出芽;在实际应用中,槽压式滚轮的宽度与水稻播种带的宽度基本相同,同时,因凹槽的存在,在槽压式滚轮压置播种带时,便于实现播种带土壤的压实,播种带被压实则存留在地膜内的空气少,从而降低水稻胚芽鞘的破裂率,继而便于水稻芽穿过地膜,当槽压式滚轮滚压过播种带后,在播种带上形成的凸起及凹槽均呈方形状,不存在弧形抛面,继而也便于水稻芽直接穿过地膜实现出膜;利用缩膜组件便于实现从地膜卷上输出的地膜的收缩,收缩后的地膜宽度与整个播种带压膜组件跨度基本相同,从而实现地膜的有序规整覆盖;利用压紧机构可提高边压轮及槽压式滚轮对地膜的顶压力度,从而便于实现地膜与地面的有效贴合,同时,利用压紧机构持续对槽压式滚轮的压置,利于槽压式滚轮实现地膜在播种带上的压实。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槽压式滚轮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18]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19]图中:1支撑架、11第一连接架、12第二连接架、13限位支耳、2膜卷支撑辊轴、21阻尼轴承、31槽压式滚轮、311凹槽、32边压轮、41前压轮、42后压轮、51支撑底座、52限位螺纹杆、53弹簧、6地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1

3,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槽压式覆膜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架、膜卷支撑辊轴、压膜组件,所述压膜组件包括播种带压膜组件,所述播种带压膜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后侧下方,所述播种带压膜组件包括若干等间距分布的槽压式滚轮,所述槽压式滚轮呈筒状结构,每一个所述槽压式滚轮均通过一第一连接架与所述支撑架铰接连接,在每一个所述槽压式滚轮的圆周侧壁上均设置有两个等间距分布的凹槽,所述膜卷支撑辊轴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压膜组件的上方,所述槽压式滚压轮的宽度与水稻播种带宽度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槽压式覆膜机构,其特征是,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一位于所述压膜组件前方的缩膜组件,所述缩膜组件包括前压缩组件和后压缩组件,所述前压膜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轴和前压轮,若干所述前压轮等间距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轴上,所述第一支撑轴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后压缩组件包括第二支撑轴和后压轮,若干所述后压轮等间距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轴上,所述第二支撑轴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若干所述前压轮和若干所述后压轮呈左右交错状态分布,且后压轮的前部位于两个相邻的前压轮的间隙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菲菲赵坚赵理孙运生孙运启孙运建
申请(专利权)人:施可丰山东智能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