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套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1725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手套及制作方法,该智能手套包括:手套本体、第一柔性电路、第二柔性电路、电极区和分离式手腕带,其中,所述电极区设于手腕处,所述电极区设有多对导电电极,所述第一柔性电路设于每根手指上部并从手指前端延伸至手腕处与所述电极区的一对导电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电路设于两指前端并从每根手指前端侧面延伸至指缝交汇并延长至手腕处与所述电极区的一对导电电极连接,所述分离式手腕带上设有与所述导电电极对应连接的电极连接端子,所述第一柔性电路用于检测手指关节弯曲程度,所述第二柔性电路用于检测手指间张开程度,所述手套本体为丁腈材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手指交互的佩戴舒适性,并大大降低智能手套制作成本和使用成本。套制作成本和使用成本。套制作成本和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手套及制作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智能手套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可穿戴传感
发展迅速,大量智能可穿戴装置的问世,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生产、工作、学习、生活的模式。其中,智能手套作为一种典型的智能可穿戴装置,在手势识别、人机交互操作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
[0003]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手套设有弯曲传感器,弯曲传感器由柔性电路板、力敏元件、弹性封装材料组成,通过导线连接至信号处理电路。把人手姿态准确实时地传递给处理器,而且能够把与虚拟物体的接触信息反馈给操作者。使操作者以更加直接,更加自然,更加有效的方式与虚拟世界进行交互,大大增强了互动性和沉浸感。并为操作者提供了一种通用、直接的人机交互方式。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手套上附加设备较多影响了人手的体验感,同时现有的智能制作复杂,造成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手套,能够提高手指交互的佩戴舒适性,并大大降低智能手套制作成本,解决现有智能手套附加设备较多影响操作体验感以及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本体、第一柔性电路、第二柔性电路、电极区和分离式手腕带,其中,所述电极区设于手腕处,所述电极区设有多对导电电极,所述第一柔性电路设于每根手指上部并从手指前端延伸至手腕处与所述电极区的一对导电电极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电路设于两指前端并从每根手指前端侧面延伸至指缝交汇并延长至手腕处与所述电极区的一对导电电极连接,所述分离式手腕带上设有与所述导电电极对应连接的电极连接端子,所述第一柔性电路用于检测手指关节弯曲程度,所述第二柔性电路用于检测手指间张开程度,所述手套本体为丁腈材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为丁腈与导电材料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导电材料包括纳米银、碳纳米管、碳黑或纳米石墨烯导电油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区及所述分离式手腕带上设有定位标记。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套还包括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分离式手腕带上的电极连接端子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柔性电路和所述第二柔性电路的电阻值变化,并进行AI算法处理,以识别操作手势。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套还包括手腕固定夹,用于夹紧固定所述电极区和分离式手腕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手腕带上的电极连接端子与所述导电电极的连接结构为夹紧式触点结构或插入式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式手腕带为透明材质的弹性松紧带结构。8.一种智能手套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丁腈与导电材料进行混合调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婧姣孙雷
申请(专利权)人:联士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