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妆品包装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155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化妆品包装瓶,喷头、进液管、瓶身、旋转底座、旋转支架和外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仓的粉液分离保证其使用时效,当喷头下压底部戳破杆穿入薄膜孔戳破粉仓的薄膜实现粉液混合,由于仓体上层的隔板为硬质材料使得喷头上的戳破杆穿入薄膜孔后喷头无法旋转,当液仓内使用完后通过活塞上升顶起戳破杆使得回升弹簧压缩,同时戳破杆脱离薄膜孔使得喷头可以实现旋转,通过喷头旋转带动旋转支架旋转再而带动旋转底座旋转从而实现仓体的切换,同时当旋转至下一薄膜孔时戳破杆没有隔板阻挡在回升弹簧的作用下穿入薄膜孔使得喷头无法旋转,完成仓体的切换,切换至下一仓体后按下喷头实现下一仓体的粉液混合,这为防止化妆品失效提供了新的方式。失效提供了新的方式。失效提供了新的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妆品包装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妆品包装瓶
,具体是一种化妆品包装瓶。

技术介绍

[0002]化妆品通过涂抹或者喷洒的方式作用到人体各个部位,以达到清洁、美容和修饰的目的。然而对于成分有效时间较短的品类现在也有产品采用双管式包装对双剂进行分开包装即采用分装的技术将两种试剂分开包装通过后期使用者自行混合后再使用,由于这种双管式包装的化妆品在后续使用时混合也较为不便带来了不好的使用体验,也有一体式的存储即将两种试剂设置在同一包装内通过特定的方式将其混合后使用,但这一类的包装依旧存在由于化妆品量大导致在成分失效前无法完全使用,上述问题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化妆品使用时效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化妆品包装瓶。
[0004]为了解决化妆品使用时效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化妆品包装瓶,包括喷头、进液管和瓶身,喷头中设置有出液管,进液管中设置有进液通道,瓶身与喷头中间设置有弹簧,化妆品包装瓶包括旋转底座、旋转支架、外瓶和底盖,瓶身设置有多个仓体,仓体上层设置有硬质材料的隔板,仓体设置有第二薄膜将其分隔成粉仓和液仓,粉仓上方设置有薄膜孔,薄膜孔内设置有第一薄膜,液仓内设置有活塞,每个液仓底部设置有通气通道,瓶身底部设置有旋转底座,外瓶底部设置有底盖,瓶身嵌套在底盖上固定,旋转底座上设置有通气孔,进液管安装于瓶身的中心腔体中,喷头上设置有戳破杆,戳破杆与喷头底部之间设置有回升弹簧,喷头上设置有导向槽,旋转支架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片套于喷头的导向槽内,旋转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旋转底座上,底盖上设置有气孔。本专利技术通过多仓的粉液分离保证其使用时效,当喷头下压底部戳破杆穿入薄膜孔戳破粉仓上层的第一薄膜进而戳破粉仓下层的第二薄膜实现粉液混合,此时戳破杆穿于薄膜孔内,并且戳破杆封堵住薄膜孔使得仓体内液体不外漏,由于仓体上层的隔板为硬质材料使得戳破杆穿入薄膜孔后喷头无法旋转,当液仓内使用完后通过活塞上升至仓体顶部,此时按压喷头不再出液,由于活塞顶起戳破杆使得回升弹簧压缩,同时戳破杆脱离薄膜孔上升至隔板上使得喷头可以实现旋转,通过喷头旋转带动旋转支架旋转再而带动旋转底座旋转使得旋转底座上的通气孔通过旋转底座的旋转从上一仓体的通气通道切换对准至下一仓体的通气通道,同时当旋转至下一薄膜孔时戳破杆没有隔板阻挡在回升弹簧的作用下穿入薄膜孔使得喷头无法旋转,从而完成仓体的切换,切换至下一仓体后按下喷头戳破粉仓下层薄膜实现下一仓体的粉液混合,这为防止化妆品失效提供了新的方式。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瓶身包括活塞和通气通道,活塞上设置有戳破杆顶起块,每个通气通道中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瓶身顶部设置有喷头阻挡块。采用该结构由于第一单向阀的设置确保外界与仓体之间的单项通气,戳破杆顶起块确保了活塞将戳破杆顶起脱离薄膜孔,喷头阻挡块保证了喷头在回升过程中不弹出瓶身。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进液管内设有的进液通道分支出4个进液支管对应到每个仓体使用,且在每个进液支管中都设置有第二单向阀。采用该结构避免了一个分支的进液支管中液体出液时倒灌入一个分支的进液支管中。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喷头设有的导向槽设置有3个径向槽。采用该结构通过旋转支架的连接片套入喷头的导向槽的径向槽内保证了喷头的旋转带动旋转支架的旋转。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旋转支架的连接片上设置有挡块套于喷头导向槽的径向槽内。采用该结构通过旋转支架套入喷头的导向槽内和固定连接在旋转底座的连接槽上实现喷头旋转带动旋转支架旋转再而带动旋转底座旋转从而实现仓体的切换。
[000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这种化妆品包装在使用时确保了化妆品内容物的使用时效不易失效,更加方便的实现一个单仓使用完后切换下一单仓的使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多仓的粉液分离保证其使用时效,当喷头下压底部戳破杆穿入薄膜孔戳破粉仓上层的第一薄膜进而戳破粉仓下层的第二薄膜实现粉液混合,此时戳破杆穿于薄膜孔内,由于仓体上层的隔板为硬质材料使得戳破杆穿入薄膜孔后喷头无法旋转,当液仓内使用完后通过活塞上升至仓体顶部,此时按压喷头不再出液,由于活塞顶起戳破杆使得回升弹簧压缩,同时戳破杆脱离薄膜孔上升至隔板上使得喷头可以实现旋转,通过喷头旋转带动旋转支架旋转再而带动旋转底座旋转使得旋转底座上的通气孔通过旋转底座的旋转从上一仓体的通气通道切换对准至下一仓体的通气通道,同时当旋转至下一薄膜孔时戳破杆没有隔板阻挡在回升弹簧的作用下穿入薄膜孔使得喷头无法旋转,从而完成仓体的切换,切换至下一仓体后按下喷头戳破粉仓下层薄膜实现下一仓体的粉液混合,这为防止化妆品失效提供了新的方式。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化妆品包装瓶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化妆品包装瓶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化妆品包装瓶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化妆品包装瓶瓶身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化妆品包装瓶喷头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化妆品包装瓶喷头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化妆品包装瓶进液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化妆品包装瓶进液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化妆品包装瓶旋转支架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化妆品包装瓶底盖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化妆品包装瓶旋转底座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化妆品包装瓶活塞整体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12,一种化妆品包装瓶,包括喷头1、进液管2和瓶身3,喷头1中设置有出液管23,进液管2中设置有进液通道34,瓶身3与喷头1中间设置有弹簧8,化妆品包装瓶包括旋转底座6、旋转支架4、外瓶
7和底盖42,瓶身3设置有多个仓体11,仓体11上层设置有硬质材料的隔板18,仓体11设置有第二薄膜19将其分隔成粉仓12和液仓13,粉仓12上方设置有薄膜孔40,薄膜孔内设置有第一薄膜39,液仓13内设置有活塞5,每个液仓13底部设置有通气通道15,瓶身3底部设置有旋转底座6,外瓶7底部设置有底盖42,瓶身3嵌套在底盖42上固定,旋转底座6上设置有通气孔20,进液管2安装于瓶身3的中心腔体中,喷头1上设置有戳破杆24,戳破杆24与喷头1底部之间设置有回升弹簧37,喷头1上设置有导向槽26,旋转支架4的上端设置有连接片30套于喷头1的导向槽26内,旋转支架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旋转底座6上,底盖42上设置有气孔33。本专利技术通过多仓的粉液分离保证其使用时效,当喷头1下压底部戳破杆24穿入薄膜孔40戳破粉仓12上层的第一薄膜39进而戳破粉仓12下层的第二薄膜19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妆品包装瓶,包括喷头(1)、进液管(2)和瓶身(3),所述喷头(1)中设置有出液管(23),所述进液管(2)中设置有进液通道(34),所述瓶身(3)与所述喷头(1)中间设置有弹簧(8),其特征在于:化妆品包装瓶包括旋转底座(6)、旋转支架(4)、外瓶(7)和底盖(42),所述瓶身(3)设置有多个仓体(11),所述仓体(11)上层设置有硬质材料的隔板18,所述仓体(11)设置有第二薄膜(19)将其分隔成粉仓(12)和液仓(13),所述粉仓(12)上方设置有薄膜孔(40),所述薄膜孔内设置有第一薄膜(39),所述液仓(13)内设置有活塞(5),每个所述液仓(13)底部设置有通气通道(15),所述瓶身(3)底部设置有所述旋转底座(6),所述外瓶(7)底部设置有所述底盖(42),所述瓶身(3)嵌套在所述底盖(42)上固定,所述旋转底座(6)上设置有通气孔(20),所述进液管(2)安装于所述瓶身(3)的中心腔体中,所述喷头(1)上设置有戳破杆(24),所述戳破杆(24)与所述喷头(1)底部之间设置有回升弹簧(37),所述喷头(1)上设置有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洪桥谢小昆韦佩林吴桂玉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伊姿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