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菌亲肤速干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1493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9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抑菌亲肤速干面料,包括双面混纺面料本体,双面混纺面料本体至少包括混纺交织的第一面料层和第二面料层,第一面料层包括四面无限循环延伸的若干个第一面料单元;同排的第一面料单元首尾相连;第一面料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Ω形环,第一Ω形环与相邻排的第一面料单元的第一Ω形环穿插套接编织;第二面料层包括四面无限循环延伸的若干个第二面料单元;第二面料单元包括多排平行的第二Ω形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抑菌亲肤速干面料,采用两组错位穿插排布的双向无限循环延伸的面料单元双面混纺,增加了穿着的舒适度,纱线选择性广泛,可随意裁剪,具备贴肤坚韧、抗菌速干的功能,同时散热透气性、柔软舒适性和双向延展性好。双向延展性好。双向延展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菌亲肤速干面料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纺织经编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抑菌亲肤速干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向读者介绍可能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各个方面相关的
技术介绍
,相信能够向读者提供有用的背景信息,从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各个方面。因此,可以理解,本部分的说明是用于上述目的,而并非构成对现有技术的承认。
[0003]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无处不在,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人体汗液里除含水分、盐分外,还含有乳酸及尿素。在多汗条件下,细菌大量繁殖并分解角质蛋白,再加上汗液中的尿素、乳酸,这样就会发出一种臭味。人体汗液里除含水分、盐分外,还含有乳酸及尿素。在多汗条件下,细菌大量繁殖并分解角质蛋白,再加上汗液中的尿素、乳酸,这样就会发出一种臭味。给贴身纺织品进行抗菌整理以达到抗菌功效的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作为功能性纺织品之一的抗菌面料倍受人们的青睐。水分是菌细胞重要的组成部分,占细胞总重量的75%~90%。大多数细菌和真菌的繁殖体在干燥空气中很快死亡,有些菌如结核杆菌对干燥耐力强,在干痰中保存数月后仍有传染性,干燥不能作为有效的灭菌手段,但细菌在湿度<15%、真菌在湿度<5%时,均不利其生长,因此干燥的环境可以在一定层度下对绝大多数细菌真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000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服装穿着的舒适性,在日常生活中,对面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夏天的来临,空气潮湿闷热,一些透气性差的服饰,容易滋生大量真菌、细菌,在穿着时容易将细菌等有害物质转移到人体内。目前,传统的抗菌整理采用的是化学药剂,该方法的特点是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但是也存在很大的缺陷:一、抗菌的持久性差,在洗涤5至10次后,抗菌的功能几乎就没有了;二、化学药剂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毒副作用,因此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很大的伤害。现有面料主要是靠致密度做到物理隔断式抑菌,采用单一的面料纤维进行编织,功能比较单一,抗菌、除臭的性能方面有所欠缺。现有的内衣里衬面料,虽然有一定抑菌效果,但是在贴肤坚韧、驱蚊抗菌等方面还做的不够好,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抑菌亲肤速干面料。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抑菌亲肤速干面料,可以有效保障面料双向良好延展性的前提下,广泛针对性选择所需纱线。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抑菌亲肤速干面料,包括双面混纺面料本体,所述双面混纺面料本体至少包括第一面料层和第二面料层,所述第一面料层与所述第二面料层混纺交织而成;
[0008]所述第一面料层包括四面无限循环延伸的若干个第一面料单元;同排的第一面料单元首尾相连;
[0009]所述第一面料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Ω形环,
[0010]当前排的所述第一Ω形环与相邻排的第一面料单元的所述第一Ω形环穿插套接编织;
[0011]所述第二面料层包括四面无限循环延伸的若干个第二面料单元;同排的第二面料单元首位相连;
[0012]所述第二面料单元包括多排平行的第二Ω形环;
[0013]所述第二Ω形环与相邻第二面料单元的同排第二Ω形环首尾相连。
[0014]本说明书所述的抑菌亲肤速干面料提供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Ω形环与所述第一Ω形环穿插套接编织。
[0015]本说明书所述的抑菌亲肤速干面料提供的另一些实施例中,
[0016]所述第二面料单元包括至少两排平行的第二Ω形环;
[0017]至少两排平行的所述第二Ω形环分别与所述第一Ω形环穿插相交。
[0018]本说明书所述的抑菌亲肤速干面料提供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Ω形环包括:包括第一弧形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部两端的两个第一侧翼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侧翼部连接;
[0019]所述第一弧形部包括第一颈部、第一腰部和第一脚部;
[0020]与当前排相邻的第一排的所述第一Ω形环的所述第一腰部穿过当前排的所述第一Ω形环的所述第一颈部与所述第一Ω形环穿插相交;
[0021]与当前排相邻的第一排的所述第一Ω形环的所述第一脚部穿过当前排的所述第一Ω形环的所述第一腰部与所述第一Ω形环穿插相交;
[0022]当前排的所述第一Ω形环的所述第一腰部穿过与当前排相邻的第二排的所述第一颈部与所述当前排的所述第一Ω形环穿插相交;
[0023]当前排的所述第一Ω形环的所述第一脚部穿过与当前排相邻的第二排的所述第一腰部与所述当前排的所述第一Ω形环穿插相交。
[0024]本说明书所述的抑菌亲肤速干面料提供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Ω形环包括:包括第二弧形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部两端的两个第二侧翼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侧翼部连接。
[0025]本说明书所述的抑菌亲肤速干面料提供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面料单元包括第一排的第二Ω形环、第二排的第二Ω形环和第三排的第二Ω形环;所述第一排的第二Ω形环、所述第二排的第二Ω形环和所述第三排的第二Ω形环分别与所述第一Ω形环穿插相交。
[0026]本说明书所述的抑菌亲肤速干面料提供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Ω形环包括:包括第一弧形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部两端的两个第一侧翼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侧翼部连接;
[0027]所述第一弧形部包括第一颈部、第一腰部和第一脚部;
[0028]所述第一排的第二Ω形环与所述第一颈部穿插相交;
[0029]所述第二排的第二Ω形环与所述第一腰部穿插相交;
[0030]所述第三排的第二Ω形环与所述第一脚部穿插相交。
[0031]本说明书所述的抑菌亲肤速干面料提供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Ω形环包
括:包括第一弧形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部两端的两个第一侧翼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侧翼部连接;
[0032]所述第一弧形部包括第一颈部、第一腰部和第一脚部;
[0033]所述第二Ω形环包括:包括第二弧形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部两端的两个第二侧翼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侧翼部连接;
[0034]所述第一排的第二Ω形环的所述两个第二侧翼部与所述第一颈部穿插相交。
[0035]本说明书所述的抑菌亲肤速干面料提供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Ω形环包括:包括第一弧形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部两端的两个第一侧翼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侧翼部连接;
[0036]所述第一弧形部包括第一颈部、第一腰部和第一脚部;
[0037]所述第二排的第二Ω形环包括:包括第二弧形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部两端的两个第二侧翼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侧翼部连接;
[0038]所述第二弧形部包括第二颈部、第二腰部和第二脚部;
[0039]所述第二颈部与所述第一颈部穿插相交;
[0040]所述第二脚部与所述第一腰部穿插相交;
[0041]所述两个第二侧翼部与所述第一腰部穿插相交。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菌亲肤速干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双面混纺面料本体,所述双面混纺面料本体至少包括第一面料层和第二面料层,所述第一面料层与所述第二面料层混纺交织而成;所述第一面料层包括四面无限循环延伸的若干个第一面料单元;同排的第一面料单元首尾相连;所述第一面料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一Ω形环,当前排的所述第一Ω形环与相邻排的第一面料单元的所述第一Ω形环穿插套接编织;所述第二面料层包括四面无限循环延伸的若干个第二面料单元;同排的第二面料单元首位相连;所述第二面料单元包括多排平行的第二Ω形环;所述第二Ω形环与相邻第二面料单元的同排第二Ω形环首尾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亲肤速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Ω形环与所述第一Ω形环穿插套接编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亲肤速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料单元包括至少两排平行的第二Ω形环;至少两排平行的所述第二Ω形环分别与所述第一Ω形环穿插相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亲肤速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Ω形环包括:包括第一弧形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部两端的两个第一侧翼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侧翼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部包括第一颈部、第一腰部和第一脚部;与当前排相邻的第一排的所述第一Ω形环的所述第一腰部穿过当前排的所述第一Ω形环的所述第一颈部与所述第一Ω形环穿插相交;与当前排相邻的第一排的所述第一Ω形环的所述第一脚部穿过当前排的所述第一Ω形环的所述第一腰部与所述第一Ω形环穿插相交;当前排的所述第一Ω形环的所述第一腰部穿过与当前排相邻的第二排的所述第一颈部与所述当前排的所述第一Ω形环穿插相交;当前排的所述第一Ω形环的所述第一脚部穿过与当前排相邻的第二排的所述第一腰部与所述当前排的所述第一Ω形环穿插相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亲肤速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Ω形环包括:包括第二弧形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部两端的两个第二侧翼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侧翼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亲肤速干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料单元包括第一排的第二Ω形环、第二排的第二Ω形环和第三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浪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爱生活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